APP下载

论语文课堂上的巧妙设疑

2013-02-01李枢密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巧妙设疑中学语文

【摘要】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巧妙设疑,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和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决定着老师授课质量和效率的高低。而目前在我们有些学校的语文课堂上,常常由于老师的不恰当的提问和设疑,导致学生不知所云,无法回答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学语文课堂的设疑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设疑要合理,设疑要适当,设疑要适时,通过分析和研究,最终达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柳暗花明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巧妙;设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在中学语文的课程学习,也是如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学老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这个问题也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效提问,进行巧妙设疑的方法,无疑在提起学生兴趣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设疑要合理

设疑要合理,即是指设疑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性思维为目标。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发挥出来,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在设疑问题上,就是要求老师设疑要合理。

首先,要求老师在提问上,要避免空泛,设疑上要注意层次。应该由浅到难,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进行提问和设疑,而不是忽视学生自身情况,在学生对课堂学习还没有深层次的掌握基础上,就要求学生进行整体性的领悟。比如,在《敬畏生命》一文中,我们要分层次对学生进行设疑和提问,由易到难。第一,在该文章中,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话语有哪些?第二,表现作者感情的语言有哪些?第三,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活动和感情?第四,作者是如何看待生命这个词语的?等等。

其次,设疑要合理还要求老师设疑要经常变化。不是我们经常听到老师的所谓“该文章有几段?怎么给文章划分段落?该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之类的话语。而是要学会结合文章特点和学生情况,让学生学会发散性,跳跃性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囚绿记》一文中,启发学生去寻找一些有关绿的记载,作者是怎么描述绿的。通过该描述,我们从文章背后看到作者对绿的感情色彩是什么。作者对绿又寄托了怎么的深刻含义。这样做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比较深层次的思考上。

再次,我们还应该注意,在设疑时要新颖。切记不能老一套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自然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对文章的注意力。比如,我们在学习《枣核》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事先用一则比较能表达类似感情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来作为切入点,一上课,就先让学生们把这首歌唱一篇,接着提问在该首歌曲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随后问问学生,他们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些感情的。这样的提问方式和设疑事先为文章的学习做个铺垫,很好的让学生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二、设疑要适当

设疑要适当,要求我们在进行设疑时,要明白在教学课程中,什么地方该设疑,什么地方不该设疑,什么地方应该突出强调设疑,什么地方应该一笔带过。我们不可能在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进行设疑,也不可能在每一段落都不设疑。关键是我们要在合适的地方做恰当的设疑。

首先,在课程开始时,进行设疑,目的是让学生进入课程气氛。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幽默、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文章中,老师可以类似提出一些问题,在你们的心目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留意过自己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影会让我们联想到什么呢?文章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跟我们心目中的父亲背影有什么区别吗?通过这些提问,让学生首先结合自己的情况,联想到自己父亲背影的样子,触景生情,然后在借助该感情让学生进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去深刻的理解作者对父亲的一种感情,相信学生们对该篇文章的学习一定会异常的刻骨铭心。

其次,在课程的关键处或难点处,进行设疑,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真实意思。我们都知道,在学习每篇文章时,都会有文章的难点和非难点。而老师教学的关键也就在于将这些难点,浅显易懂的让学生明白和领悟。如果仅仅是生硬的将课程给学生灌输,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要想达到学生心有领悟,在这个关键时刻,就需要老师运用一点技巧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时,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老师在这个时候,不妨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设疑,让学生发动自觉性,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问,我们知道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是开心的,快乐的。可是作者对三味书屋是什么感情呢,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通过提问,学生会从文章中寻找作者的此种感情,最终发现作者并不喜欢去三味书屋,但是那些童年往事,也确实给作者留下了很多回忆。

再次,在课程的疑问处进行设疑,目的是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比如,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老师可以从该句语言中发问,为什么不宁静?这种心境与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协调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等等。通过类似问题的提问,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三、设疑要适时

设疑要适时,就是老师在进行提问和设疑时,要选好时机,避免盲目性,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知道,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聚精会神,这就要求老师在合适的时机提出设疑,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刚开始的阶段,学生普遍是比较专心的,精力也比较充沛。但是到了学习的中间阶段,学生往往都比较容易疲惫,这时候也易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要掌握住学生学习的这个特点,避开学生思想不集中的时间,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和设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位老师在讲《变色龙》一文时,一开始就问,作者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目?警官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上是如何变化的?在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快便融入到了课文的学习中。通过简短的时间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到学生的注意力明显不如之前,开始出现开小差等分散的现象,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趁此机会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时,不变的是什么,变化的又是什么?变色龙这个文学形象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意义?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很快抓住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你一句我一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随着更加深刻,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也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又比如,我们举一个反面例子。在文章《拿来主义》一文中,老师问,文中穷青年最后得到了一个大宅子,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到,例证法。老师慌忙说,不对。你们再想想。通过老师这样的说词,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们说,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问,例证法所举的例子具有什么特点?本文中这个譬如是一件真实的事例,还是虚构的事情?学生才恍然大悟,例证法所举的例子通常都是现实中比较典型的事例,而文章中这个譬如并不是真实的例子,而是作者虚构的。学生立刻回答,是比喻论证。通过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要急于去否定学生,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

因此,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在什么时候进行设疑,在什么时机告诉正确答案,就显得极为的重要。不过,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的内容,选准时机,巧妙的进行提问和设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伴随着新课标的推广,老师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巧妙设疑的方法,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还克服了老师死板教条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危害,学生喜欢学习,老师喜欢讲课,此种景象是我们一生所追求。合理的、适当的、适时的进行提问和设疑,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爱好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老师恰到好处的设疑,最终能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枢密,江苏盐城高等师范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巧妙设疑中学语文
巧妙的过渡,流畅的节奏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巧妙”还是“坑人”?我看到的星巴克策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