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实践
2013-02-01钟陈香
钟陈香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迅速波及到各种年龄阶段的学生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崭新理论与实践,并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教师角色定位、学生素质培养、减轻课业负担、生成教学资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整合;实践;研究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为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的综合性质决定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人文性、实践性较强的思想品德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信息技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
1、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思想品德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整合实践
1、整合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科特点来构建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思想品德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出现的时机是否恰当,一味长期使用。其实,笔者认为,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越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就会越短,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构建适宜的整合模式。
2、整合中要注重综合利用、重点突出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难点,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删繁就简。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和播放,还是上网进行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
3、整合中要紧扣教学目的进行合理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单一课件的编制,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设计,设计工作都应科学而合理:在设计初,要考虑实用性原则,要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设计中,要简明清晰,而不是繁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等;每一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填满学生的硬盘空间,而是要帮助他们发展成为有综合能力的和理解力强的信息处理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是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四、小结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实践情景来进行反思,以后再结合具体的任务和情境来设计整合的教与学,从而提高整合的层次,尽快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