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2013-02-01陆祖春
陆祖春
(杭州第四机械技工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22)
技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陆祖春
(杭州第四机械技工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22)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技校的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说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重点,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求职、上岗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技工学校没有升学压力,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应用能力;就业准备
技工学校的教学通常把重点放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上,学生学专业、重操作的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对语文则往往缺少足够的重视,因而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从学校管理层角度来看,虽然未明确否定语文课的重要性,但对语文教学研究的关心程度、对语文教学所需设备的投入力度都大不如其他学科。语文真的可有可无?技校语文教学真的无足轻重?
其实,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也证明,技校学生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语文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比起其他学科更具有一定的优势,用处更大、更广。
技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不妨从语文教学的基础功能性来认识一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人类庞大的知识大厦中无穷丰富的内涵能够得以充分完美的表达,所有的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所借用的强有力的工具主要是语言文字。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语言既是认知的符号,也是人们交流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语文是各学科基础中之基础,学好语文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技校学生无论学习任何专业,均离不开语文基础,尤其是欲成为本专业中的出类拔萃者,更需具备深厚的语言素质功底。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说:“如果让我们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第一科先考语文,语文考不及格,以后的科目不用考了。”苏教授如此强调语文的重要性,据说是由于他修改数学专业研究生的论文,花在语言文字上的时间比花在数学上的还要多,才引出这番感慨。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2012年4月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时强调:“人文决定一个民族的存亡,民族文化关系着国家的强弱;对个人而言,文化严重关系到一个人涵养的深浅。”他作为研究机械工程的专家,却特别在意学生的人文素质,曾说学生不会背《论语》、《老子》,就不收他做博士生。语言文字是人类知识大厦基石的基石。这是加强技校语文教学的理由之一。
其次,语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最为实用的学科。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已处在一个交往日益频繁,关系日渐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面临一个共同的学问——处世技巧和人际关系学。故而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均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熏陶。另外,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因为语言文字表达错误或表达不准,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而造成错误的判断,带来失误或损失的实例是很多的。一个语言文字知识贫乏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既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不能确切理解他人的表达,其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之难可想而知。语言文字知识的贫乏只有通过后天努力学习才能解决。因此,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提高他们的书面语及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有机会在未来竞争中取胜,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使命。这是加强技校语文教学的理由之二。
再次,语文教学的美感、教化作用能促进人格的完善。谢冕先生说过:“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我国教育传统历来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说修身当先学诗,立身当学礼仪,音乐则可以使人的理想人格得以完成。在现今的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蕴含着高尚精神情操和深邃哲理的文章。如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可以学会拷问自己的灵魂,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一碗清汤荞麦面》表现了普通人身上可贵的坚韧、顽强的品质;读《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可使我们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品质和内在的探究精神;《天堂与地狱比邻》是一封家书,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写给儿子的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企业家是如何看待劳动、看待职业,又是如何对待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这些经过千锤百炼,融合了人类进步理想情操的人物群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着情感熏陶。这些形象体系投射出来的感召力必将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一些作品的人物形象则可从另一个侧面影响学生的情感,如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当学生欣赏作者精彩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曲折的小说情节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玛蒂尔德的向往和痛苦、追求和遭遇,体会到玛蒂尔德不幸的遭遇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己性格的原因,特别是她的虚荣心等等,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只有立足现实,努力奋斗,才能真正走上幸福之路。语文教学是美感和教化的统一,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人文关怀。这是加强技校语文教学的理由之三。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既然语文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在当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呢?我们应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把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堂教学虽然是主阵地、主渠道,但还要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学与课外读写沟通,与其他学科沟通,与生活沟通,不能把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如此,则发展语文教学就会有广阔的天地。
其一,要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封闭式”的训练中,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教室里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思想生活,更远离社会实践,导致学生毕业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突破以“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实践”的积弊。从近几年技校毕业生的信息来看,当下社会对技校毕业生的要求,更多的是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语文素质方面,最突出、最迫切地需要学生“能说善写”。“能说善写”就是具有较好的口才,善于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具有较好的文字书写水平与应用文写作能力。而这一现象也顺应了近几年已经出现的“情绪商”这一概念。心理学家发现,在一个人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因素仅占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等情绪智力因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表现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但情绪商不同于智商,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可以改变的。这就告诉我们,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技校语文教学常常重“文”轻“语”,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将来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师就课本教课本,学生就课本学课本,考生为考试而考试,基本上还是中学语文“升学教育”的沿袭。从而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学校成绩很好的学生,结果在社会实践中成绩平平,反而不及一般的甚至调皮的学生。这样脱离实际的语文教学,自然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陷入困境之中。要改变旧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要变革技校语文教学的模式,按“能说善写”的要求,依托课文,把口语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其二,要设置情境教学,锻炼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就是培养学生的口才。口语表达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交际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越来越显得重要。所以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心理素质训练、普通话训练、语言表达训练、演讲训练、辩论训练等综合性质的训练。笔者认为,要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最简捷易行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复述、诵读、讨论等方面的训练。如在讲《守财奴》一文时,要求学生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并要求从语气上表现人物的性格,在讲《中国,水的困惑》一文时,要求学生介绍有关水资源的知识。“复述”这个要求并不高,却可以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组织能力。“诵读”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训练学生语感的好方法。课本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字面上较易理解,但字里行间的意蕴有时却不可言传,而通过朗读能使人心领神会,在诵读过程中激发情感,在诵读过程中实现说话能力的提高。“讨论”更具思辨性,如在讲《项链》一文时,作者那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给人以悬念和想象。我让学生4人一组,讨论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的心理反应,看谁的结尾最符合情节逻辑。结合课文讨论,使学生有话可说,这样以小组为单位,用创优争先的方法改变了课堂的气氛,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
技校学生多数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技校教师总是把这样的学生当作“后排生”,其实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技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重要的转折时期,有很强的参与需要和表现欲望。如在讲授诗歌单元时,学生对诗歌的诵读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笔者适时地举办了一次诗歌散文朗诵比赛。事前,只是给予一定的顺序策划,将“朗诵至自我感动”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然后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组织,去主持,并郑重其事地制定了节目表,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列在上面,使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朗诵会上,对许多学生而言是第一次走上讲台,但我看得出他们内心的不平静,他们羞涩、快乐、感动的情感混杂在一起,那份投入令人感动。教师则给予适时的点评,对朗读优秀者大大赞扬一番,对一般者也给予积极的鼓励,结果使朗读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诗歌作为雅俗共赏的文体,是最擅长以优美和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体裁,即使是对诗歌最不感兴趣的人,通过大量的诗歌阅读和欣赏,也可以对自己的审美情趣、表达能力以及对其他艺术的鉴赏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具体的教学中,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笔者购买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等传统课外读物,让学生在早自修时诵读。同时还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设置模拟情境,如应聘、推销,到医院看望病人,向陌生人问路,给别人解决纠纷等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景训练中学会不同场合的口语表达和交往技巧。通过系统训练,使学生敢说、好说、善说,具备良好的口才能力。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到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其三,要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
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看,应用文已成为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将伴随我们终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经贸往来的频繁,应用文写作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应用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其重要性也就越来越明显。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技工学校,在语文课上应加强应用文教学,可以说从初中进入技校的学生在应用文方面有许多空白,技校语文教师应将应用文知识转化为日后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有时教师会感到应用文写作教学空间狭窄,“没教头”,学生也觉得应用文枯燥乏味,“没学头”,但如果我们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许就“有教头”和“有学头”了。如学生的求职过程,从收集信息到自我推荐、求职简历、面试竞聘演讲、自我介绍、应聘对话、签订意向合同、上岗演说等等,都离不开应用文。这种教学法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联系实际,进入工作状态的思维,写作的真实感很强。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还不以为然,但在观摩了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过程后,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近期我校还开展了“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的活动。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非常发达的今天,提笔写信越来越成为一件稀罕事。在这些家书中,有的学生写得情真意切,充满着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情感,而是缺少情感表达方式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具体的实际工作案例为写作内容和着眼点,广泛吸收各门学科的知识,这样在熟悉写作格式的同时,又能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比如谋求职业,一般都要经过递交求职信和参加面试两个环节。假如已经进入面试程序,那么面试时的交谈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招聘方推荐自己,让对方接受自己、记住自己,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谈吐,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文化素质。这些体验,将会为学生今后就业,迅速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还能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实践得来的真知与写作的文本相互印证、对照,互为补充,进而掌握应用文写作的要领。
总之,技校教育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技校的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说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重点,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求职、上岗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技工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需要我们结合技校教育的特点加以探讨,紧密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语文教学转向新的机制,出现新的生机,为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新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1]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林正范,贾群生,任顺元.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改变[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G712
A
1672-5727(2013)12-0109-03
陆祖春(1956—),男,浙江杭州人,杭州第四机械技工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语文和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