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实训课教学的思考

2013-02-01吴国新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开放性课题实训

吴国新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对高职实训课教学的思考

吴国新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要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必须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一定要紧紧抓住“职业与就业”这个基本概念。因此,一些教学研究、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此概念。能否从事专业工作,关键要看技能。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也正在于能否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本文结合对高职教学工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实训课教学;思考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还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即 “分离式教学”。这主要表现在三个分离:一是管理分离,设有系部和实训中心;二是教师分离,表现为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分家教学;三是教材分离,有理论课教材和实训课教材,教材内容重叠,浪费有效课时。这种分离式教学的弊端是一个专业两套教学管理机构,浪费人才且工作效率低;两套师资队伍重复性讲授浪费课时;两套教材不统一,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从现实角度来看,老一套教学模式必须彻底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应向“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化,即“管理一体,教师一体,教材一体”。

笔者在多年高职实训教学中深有体会,要解决现实需要,就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使之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赢得社会认可,要有发展后劲,必须提高认识,确立一种模式,带出一支队伍,建好一个基地。

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思想认识

要想解决现实需要,就必须与时俱进,要正确认识形势、任务、目标。现实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是重技能,企业最急需的也是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把培养目标定在专业技能上,定在市场需求上。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把握“基础课够用为度,专业课扎实为准,实训课能力为主”,形成一套不脱离现实的系统化教学管理体制。多年来,分离式的教学管理阻碍着实训教学的深化改革。具体表现在课时利用率低,教研活动开展不通畅,实验课开设管理不善,实训课内容定位不准,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各唱各的调,各开各的药,一道菜两人做”的局面。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局面的存在与发展,直接阻碍着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削弱了我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二)实训教学模式

模式决定工作效果和效率。当前在实训教学方面,各个院校有着不同的模式,既然模式决定效果,因此,我们探讨模式非常必要。笔者在多年的实训教学中发现我校实训模式并没有跳出课堂训练这个圈子。旧的训练模式表现在训练效率低、实用性差、应用性不强,更缺乏生产意识,还停留在书本、黑板、讲、演、练的结合上。要跳出这个死板僵化的圈子,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改革。

实现 “分槽喂养” 要在设置好基础训练平台的同时,分出不同层次的课题供学生选题参加训练。不同的课题技能难度不同,分值不同,经训练后分化出不同层次技能的学生。这样可提高实训课的效率,加大课时与设备的利用率。具体操作应打破班级训练制,实现“分槽喂养”,解决各班学生能力差别大与进度要求一致的矛盾,解决设备少与课题一致的矛盾,解决课题特点与教师特长的矛盾。充分利用好场地、师资、设备,使其发挥最佳优势。

向产学研结合方向发展 实训教学要从消耗性实训向效益性实训发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跳出教室式的实训,走向车间型的实训。要做到这一步,必须面向市场,向市场要课题,向市场要效益。实现这一步的最有利条件是我们有低价的劳动力,有专用的设备与场地,这就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不利因素是现有的体制与机制不灵活,“双师型”教师与高技能型人才短缺,是制约实训教学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基本功训练与思维创新式训练相结合 笔者认为,实训教师也要模仿教练员。既要教基本功,又要给学生创造创新空间。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题模块的设计上,要打破以往一个计划一个课题的模式,而改为一个课题多个模块,方向不同、发展空间不同的模式。特别注意培养特长生、尖子生,为其创造发展空间,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本专业特色。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使其在实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应用电教设备的同时,必须讲究它的实效性,反对为了应用而应用,而占去大量训练时间的做法。要科学使用,使其在实训的关键点上发挥作用,解决示范难度大、直观性差、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训练。课件制作要有实践性,最好在生产实践中采集编制。

采取分组式训练方法 有些课题不必每人一套,可以组织课题小组集中大家的智慧与能力,可以把一个课题交给不同小组讨论,选出小组课题带头人负责组织。课题的制作从分工到合作做到以点带面,强弱结合。这样做,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发挥团队精神。

注重定单式培养 要把专业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定向培养,做到不求数量求质量。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教师授课前必须做到多参加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备课。把生产与专业实训课教学的训练课题紧密联系起来,有部分训练课题可以放在企业里进行。笔者多次参加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工作,收效良好。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深入实践去调研,把企业需求与专业训练课题结合起来,编写出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确定模式至关重要,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找到专业训练课题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点,实训教学模式会自然确定。当前企业急需“实用型”人才,只有在实训教学中抓住这三个字,一切教学课题内容都围绕 “实用型”这三个字,真正做到有用的东西就讲,无用的东西不讲,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把专业建设好,得到企业的认可。

(三)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制约着专业建设与发展。从现实来看,各院校的理论课教师偏多,实训课教师偏弱,双师型教师短缺。要带出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教学的急需。笔者认为,要真正搞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应从三个方面抓紧落实。一是培养,二是引进,三是结合。培养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方向,有对象,不能全面开花;引进必须做到选用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采用新的用人机制,走一校两制的道路;结合就是专业课与实训课教师强强联合,共同教研,讲练结合,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的实体。通过这三条途径,才能壮大师资队伍,真正成为一只实力强、有特色、“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有特长和专业强项的教师的培养与使用,使其发挥好作用。另外要鼓励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只有抓好以上几个方面,师资队伍才有实力、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对日常教学训练效果十分重要。基地建设应把握模式、实用、现代、现实、空间等几个关键的问题。否则,只见投资,不见效果。笔者认为,以上几个问题需要上下结合,共同协商,加以论证。要走出去,请进来,认真思考,不能异想天开。在基地建设中,一定要做到模式与实用结合起来,或者说是“确定模式别忘了实用”。基地训练不是用来展览的。笔者认为,目前教学训练模式应从教室式改为车间式。真正做到实训、实验两个样。在构建思路上要模拟生产,让学生建立一种生产意识。不能换个位置还是教室,换个教师还是讲课。只有改变基本模式,教师的意识、管理的意识、学生的意识才能发生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展示真正的实训。

基地必须有现代化的设备,但它也绝不能脱离现实。“现实”就是我们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现有经济实力。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到位。在设备选择上一定要把握住够用、实用,而且要有空间的概念。空间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场地面积要有空间,为发展留有余地;二是设备选型要有空间,要为专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留有余地。

对开放性实训课的思考

(一)正确理解开放性

正确地理解“开放性”是做好开放性实训课的前提。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训教学的开放不是时间上的开放,更不等于占用课余时间。真正的开放应是用活实训基地,搞活实训课程,让实训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开放性实训要为学生创造课堂以外学习与实践的条件,沟通学生与教师的课下交流,以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创新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使用开放时间

实训课的开放,首先应安排好好课堂内容。既要避免无针对性的训练,更要防止“时”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为确保实践基地在开放性实训中有效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对开放时间做合理安排。首先,要保证实训课的正常进行,开放时间可利用课余时间(如晚上、周六、周日);其次,在开放时间内一定要有充实的课题、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实训课题的确立

要想搞好搞活开放性实训课题,合理安排课题是关键。任课教师必须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笔者认为,进行开放性实训的目的是提高与创新,要提高就不能老调重弹,要创新就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因此,课题的设计应遵循三点:(1)要与教学大纲相吻合;(2)从实际出发,与新技术相结合;(3)使学生有创新思维的空间。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学习主动性强,想利用开放的条件搞一些创造性的课题制作;有些学生课堂学习认真,但缺少实践经验,想利用开放时间参加实践锻炼;有些学生需要通过开放时间对自己的技能加以巩固、提高等。对于方方面面的需求,教师都应有针对性指导,做到课题随着需求变,把服务、启发、创新作为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放的目的,才能将课题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才能把开放性的课堂搞活,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总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开放性实训课,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上都有所提高。

(四)指导教师如何发挥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因此,课前指导教师既要有思想上的准备,又要有心理上的准备;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做一个称职的指导教师应满足以下要求:(1)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到,开放性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不是“走形式”;(2)要有责任感,课前认真备课,保证课堂容量与课堂效果;(3)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手段灵活;(4)知识储备量要大,掌握新技术。

因此,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开放式教学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思想也要开放,要防止授课的随意性与单调性。

(五)教学质量的保障

搞开放性实训必须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秩序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学的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是一句空话。对于这一问题,不仅学生要认识到,教学管理、任课教师也要认识到。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关于开放性教学”的思想教育,讲明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开放性”。开放性教学不存在任何不确定因素,应按指定的时间、班次有序开展。学生管理部门要参与管理,对在课堂上不按要求去做或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管理部门要给予教育。任课教师有权取消学生的实训资格,形成从学管部门到各系部班主任,从实训中心到任课教师一条龙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开放性教学的正常进行。

教师的基本素质 从事开放性实训工作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掌握本专业教学大纲,能把握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有独特的教学思路,敢于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予正确的示范、纠正。在讲授与演示中,应具备较强的感染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对合理展开重点知识,具备向学生传授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应用技巧的能力,并能组织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创作课题,丰富学生课余学习时间,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六)开放与常规实训课协调发展

在做好开放性实训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常规的实训教学。“开放性”教学应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常规教学。基础性实训是与理论课教学同步进行的,开放式实训应成为它们的补充与提高。因此,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按大纲要求完成常规的实训课内容,为“开放性”实训奠定基础,走双轨并存的发展道路。另外,为防止有些学生利用开放性的实训条件搞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必须加强两方面的考核。把完成常规实训课题的成绩作为参加开放性实训课的参考,凡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参加。

(七)如何做大、做强开放性实训

要把开放性实训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必须有充足的实训设备和场地,如果条件不具备,则应联合企业办学,走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2)应把消耗性实训转化为效益性实训;(3)教学体系要适应开放需要,适应高职特定的教学模式;(4)要建设自己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构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质是开放性的特色,就是做大、做强开放性实训的基础。

(八)开放性实训设备共享是方向

对于开放性实训,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设备不足。同一专业共享实训设备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条思路。笔者认为要共享,关键要建立新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在使用时间上给予保证。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共享设想。

设想一:专业课教学可模块式,按模块考核。学生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自选模块,学校根据学生选出的模块,编排实训教学计划及设备共享的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地利用设备与场地,使设备随教学需求动态调整,达到一室多用,一台设备多个课题共享的效果。

设想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可在一个教学场地下完成,真正达到设备的共享,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完成这一改革的关键,一是解决思想统一认识问题;二是要解决师资力量的问题。

(九)开放性实训的管理模式

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课题建设都存在一个障碍,那就是教学管理不统一。理论课教学管理与实训课教学管理的不协调给日常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训基地的管理、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管理模式一定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针对搞好开放性实训提出两点要求:(1)教学管理必须统一,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有利于结合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2)管理人员要精通教学,并且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状况和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教材的选用与师资的配备等)并能把握住教学进度,督导教学改革。

总之,无论是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还是开放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均受到了教学体系的制约。因此,必须改革教学体制,用“科学发展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找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王英大.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

[2]孙斌.贴近市场需求提升职教吸引力[J].现代教育,2011(1).

[3]马蒙蒙.新世纪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魏文胜.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5]过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创新理念及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2).

[6]邹瑞睿.美国高职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

[7]席东梅.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作者介绍:

吴国新(1961—),男,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专业教学和职业教育。

G712

A

1672-5727(2013)12-0031-03

猜你喜欢

开放性课题实训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