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2013-02-01

中学语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全词妙悟美育

廖 庆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讲,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青少年充满对生活的热望,对未来的憧憬,但面对五光十色鱼龙混杂的社会万花筒,他们感到迷惘、茫然,他们在追求美,寻觅美。法国的罗丹指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为人师者,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和指导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漫步文苑,吸吮美的花蜜,涉足艺海,拾取美的贝壳。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通过课文那琳琅满目的艺术形象向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是进行美育的最有效的最直接的途径。散文中对祖国大好河山奇秀壮美的描写,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诗歌中那和谐优美的韵律,铿锵悦耳的节奏,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熏陶,意志的鼓舞,甚至达到感情的升华。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与生俱来的,如影随形的。因此,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条有效途径,把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责无旁贷的使命。

语文学科是学生了解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要阵地。

人的社会生活就像七彩阳光,既有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又有轻松有益的业余消遣。人类有别于其它的动物,就在于人有思想,有感情。因此,社会美就体现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心灵美”。语文教材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种“社会美”——《陈涉世家》《记念刘和珍君》讴歌了人民群众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英勇斗争;《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课》歌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记一辆纺车》《母亲架设地桥》赞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俭朴、真诚、善良的品质;《藤野先生》《这不是一颗流星》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纯洁的情怀……通过这些教材,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他们在实践中去培养这些优秀的品质。

自然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它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等等。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只有成了“人化的自然”才给人以美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启发学生从课文所描绘的自然美中领会作者的审美感受,并通过想象,再现于自己头脑中,引起共鸣。比如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要启发他们联系春游所见,在头脑中构成一幅春光融融,春明景和的画面,感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从而领会作者追求平等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理想,产生共鸣。课后再布置他们写一些写景抒情的散文,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加强陶冶效果。只有这样,通过阅读一想象—感受—共鸣—陶冶的全过程,才能真正达到美育的效果。

除了从课文中间接地了解社会美和自然美之外,还应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自然风光中直接感受美。“文学是人学”,语文课还必须以社会为课堂。学生如能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并随时把它们写下来,日积月累,必将大有好处。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从总体上(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把握。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妙悟”说:“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强调欣赏诗“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审美经验,设身处地,反复体验玩味,领略文中“不可言传”之意。比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要着重分析全词的基调,意境。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大江”与“风流人物”联系起来,起笔气势雄伟但又在豪放中消沉,并点出了“怀古”之意。“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写出了怀古对象的时代,人物,地点。然后用了三句写了赤壁的雄奇景象,与开头的雄伟气势浑然一体,上阕末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对于雄伟中见感喟。下阕开头集中描写了周郎的英雄形象,宏伟功绩。接下去笔锋一转,追昔抚今,由人及己,抒发了自己华发早生而功业未就的感慨。结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情调低沉,令人感到压抑。但纵观全词意境,又可体会作者的“低沉”实则志明他有所追求,于消极中见积极。全词情景交融,意象生动,表现出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感情。学生只有正确地把握了这一总体形象,才能达到“妙悟”,继而产生共鸣,激起爱国主义情感和努力奋发的斗志。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作品中字词句有更深刻的理解。

注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这一富于形象性的学科产生极大魅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把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撒播美的种子的园地。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有感情,有气质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全词妙悟美育
论公民美育
诗道亦在妙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生辰感怀
艺术感言
不吹不黑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严羽“妙悟”说的内涵
梅花引•荆溪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