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2013-02-01关丽嫦徐丽姝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果糖

关丽嫦 徐丽姝 邓 罡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80)

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关丽嫦 徐丽姝 邓 罡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盆底表面肌电,治疗前后行便秘症状总分与盆底表面肌电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02%,对照组6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Glazer盆底肌评估中快速收缩阶段最大收缩波幅、持续收缩阶段收缩波幅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负相关(P<0.05),持续收缩阶段变异性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生物反馈和乳果糖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参考依据。

生物反馈;乳果糖;功能性便秘;盆底表面肌电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状反复,甚至诱发严重器质性疾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影响。本文观察应用生物反馈和乳果糖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便秘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年龄62~92〔平均(79.56±12.06)〕岁。病程1~30年。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以上;(2)符合罗马Ⅲ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3)经电子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疾病;(4)已行改善饮食增加活动等一般治疗无效。排除标准:(1)全身性疾病、药物性因素所致继发性便秘;(2)严重心律失常,装有心脏起搏器;(3)不能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1.2.1 分组 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53例。治疗组予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前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 仪器检测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采用南京伟思公司生产的新一代Myotrac生物刺激仪,触发电刺激生物反馈方案(trigstim)及凯格尔训练(Kegel exercise):采取短期强化治疗方案,1次/d,30 min/次,5次/w,10 d为1个疗程,连续做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均行表面肌电评估。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正常的排便机制,说明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指导患者掌握如何根据肌电变化调整排便动作,学习如何放松盆底肌,需经反复训练建立条件反射来实现。治疗期间回家后继续练习同样的动作,15 min/次,2~3次/d。乳果糖治疗采用杜秘克口服15 ml,2次/d。两组疗程均为4 w,4 w后评价疗效,并随访至6 w,记录复发例数。

1.2.3 效果评估

1.2.3.1 临床疗效评估 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编制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1〕,该问卷共分六方面问题:①排便困难;②粪便性状;③排便时间;④下坠、不尽、胀感;⑤排便频度;⑥腹胀。每个问题评分均为4级标准,根据不同程度分别记0~3分,得分越高代表该问题症

状越重,六方面问题得分相加为便秘症状总分。评估时间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第4周和第6周。临床痊愈:症状消失,总分为0,保持2 w以上;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总分较治疗前降低≥2/3,保持2 w以上;有效:症状好转,总分较治疗前降低≥1/2;无效:症状无改善,总分无降低;复发:治疗后第6周总分较第4周上升≥1/2。总有效率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率。

1.2.3.2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法 采用Glazer盆底肌评估方案(Glazer Protocol)〔2〕。检查共分五个阶段进行,包括:①前基线,记录肌电波幅、变异性、中值频率;②快速收缩,记录最大收缩波幅、反应时间;③持续收缩,记录平均收缩波幅、变异性、中值频率;④耐受测试,记录平均收缩波幅、变异性、中值频率;⑤后基线,记录肌电波幅、变异性。评估时间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第4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便秘症状总分为(10.90±2.99)分和(10,85±3.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5.65±2.60)分和(7.30±3.18)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9例,复发8例;对照组分别为 3、15、18、12、1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3.02%)明显高于对照组(67.18%)(P<0.05),停药后2 w复发率(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45.95%)(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发生率分别为11.3%、3.7%,对照组分别为9.4%、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2.2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结果 治疗前后Glazer盆底肌评估中快速收缩阶段最大收缩波幅、持续收缩阶段收缩波幅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负相关(P<0.05),持续收缩阶段变异性与便秘症状总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便秘症状总分与盆底表面肌电值的相关性

3 讨论

老龄是慢性便秘的高危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逐渐增高,60~64岁年龄段为8.7%,>85岁者高达19.5%〔3〕。老年人慢性便秘增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盆底结构老化、精神心理障碍、活动度减少,还有全身疾病和服用各种药物作用等。生物反馈训练是将近代心理学、精神生理学与物理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专门的电生理仪器将与生理活动有关的体内的某些生物学信息加以放大处理,并通过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出来。患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识,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生理活动,经过反复训练,形成生物反馈通路,通过大脑皮质、下丘脑产生神经体液变化,调整生理反应,纠正偏离正常范围的生理活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生物反馈训练对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07,扬州)中生物反馈治疗被推荐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美国应用精神生理学和生物反馈协会(AAPB)根据盆底生物反馈与常规治疗系统评价,慢性便秘的有效率为62.4%〔5〕,翟力平等〔6〕应用生物反馈治疗老年人排便困难50例,有效率68%。邓罡等〔7〕用生物反馈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86例,有效率67.44%。从以上研究资料来看,生物反馈对便秘治疗的疗效肯定,非创伤性,无不良反应,不易复发,但也存在疗程较长、起效较泻剂缓慢、受病人主观能动性影响大等缺点。老年患者自身生理调节差、肌肉力量较弱,接受能力减退,往往增加了训练难度,起效也更慢,可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怀疑,不愿坚持按疗程治疗,因而直接影响疗效。乳果糖是A级推荐的治疗慢性便秘的药物,起效快,但常有腹胀腹痛、腹泻的不良反应,停药后易复发。本研究提示生物反馈与乳果糖联用有协同作用。

目前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的疗效评估方法不一,有临床症状、肛门直肠测压、肌电图评估等,导致了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本研究尝试采用Glazer盆底评估法(Glazer Protocol)评价治疗效果。薛雅红等〔8〕采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盆底失弛缓患者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存在明显差异。丛芳等〔9〕在对不同损伤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的肛门括约肌进行Glazer盆底肌表面肌电评估时也发现Glazer评估中各个收缩阶段的盆底sEMG检测值与SCI肠功能问卷调查5项指标、SCI残损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本研究也提示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有助于定量地评估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的变化,据此可考虑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可成为评价便秘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总之,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新兴行为疗法,被推荐作为慢性功能性排便障碍的首选治疗,与乳果糖联用有协同作用,可快速有效缓解老年患者慢性便秘的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便捷、实时、定量的检测方法,能够指导盆底生物反馈方案的实施及监测治疗效果,并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参考依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6.

2 Glazer HI.Biofeedback vs electrophysiology〔J〕.Rehav Manag,2005;18(9):32-4.

3 于普林,李增金,郑 宏.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2):132-4.

4 屈承瑞,孙秀兰,黄秉宪.生物反馈和自身调节〔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8;11(3):166-9.

5 Heymen S,Jones KR,Scarlett Y.Biofeedback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acritical review〔J〕.Dis Colon Rectum,2003;46(9):1208-17.

6 翟力平,安贺娟,王晓伟.生物反馈治疗老年人排便困难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167-8.

7 邓 罡,张瑛华.生物反馈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86例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43-5.

8 薛雅红,丁曙晴,丁义江,等.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盆底表面肌电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12):1025-9.

9 丛 芳,李建军,周红俊,等.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3):201-5.

R574.4

A

1005-9202(2013)12-276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3.12.016

关丽嫦(1975-),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功能性胃肠病研究。

〔2012-07-15收稿 2012-11-22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果糖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