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

2013-02-0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丹红患肢传导

沈 巍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锦州 121000)

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

沈 巍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DPN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其中60例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为观察组,60例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及患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 73.3%)(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3.9±0.7)mPa·s、(1.38±0.21)mPa·s,(4.12±1.60)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1.2)mPa·s、(1.70±0.33)mPa·s,(6.50±1.67)g/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肢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56.0±4.3)m/s,(50.1±3.8)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9.2 ±3.7)m/s,(45.9 ±4.1)m/s〕(P <0.05);患肢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49.2±4.0)m/s,(43.3±3.5)m/s〕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2.5±4.1)m/s,(37.9±3.8)m/s〕(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DPN有效率高,可显著改善患肢神经传导及血流动力学,且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鼠神经生长因子;糖尿病;周围神经;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调查显示其在T2DM中的发病率近80%。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造成神经纤维缺血缺氧,糖代谢障碍及组织氧化代谢增加,致神经组织损害〔1〕,控制效果不佳时容易引起足部神经性溃疡、坏疽,甚至需要截肢。目前临床针对DPN并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本文对DPN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红治疗,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DPN患者120例,均符合WHO关于T2DM及DPN的诊断标准〔2,3〕,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急慢性感染以及合并外伤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8~69岁,平均(56.4±7.5)岁;糖尿病病程3~19年,平均(10.4±2.2)年。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51~73岁,平均(57.4±6.0)岁;糖尿病病程5~16年,平均(11.0±2.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原来的降糖、调脂、饮食、运动等糖尿病控制方案保持不变,严格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北京舒泰神药业有限公司)30μg肌内注射治疗,1次/d,3 w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5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同样治疗3 w。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来血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并采用神经肌电图仪器行患肢神经电生理检查,测定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1.3 疗效评价 评价参考文献〔4〕中的评定标准,显效:患肢疼痛及麻木缓解,腱反射恢复正常,痛觉及温度感觉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改善幅度>5 m/s。有效:患肢疼痛及麻木减轻,痛温觉及腱反射有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但幅度<5 m/s。无效:患者感觉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以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对数转换后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3 w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减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s,n=6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s,n=60)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组别 全血黏度(mPa·s)血浆比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治疗前 5.6±1.3 1.90±0.35 6.54±1.63治疗后 3.9±0.71)2) 1.38±0.211)2) 4.12±1.601)2)对照组治疗前 5.5±1.5 1.89±0.32 6.55±1.84治疗后 5.0±1.21) 1.70±0.331)6.50±1.67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 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n=6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n=60)

组别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MNCV SNCV MNCV SNCV观察组治疗前 42.5±4.8 38.7±3.2 37.1±4.2 32.0±1.9治疗后 56.0±4.31)2)50.1±3.81)2)49.2±4.01)2)43.3±3.51)2)对照组治疗前 42.8±6.4 38.5±2.9 36.9±4.7 32.3±2.7治疗后 49.2±3.71)45.9±4.11)42.5±4.11)37.9±3.81)

3 讨论

DPN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高血糖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DPN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周围神经元损伤〔5〕,启动坏死凋亡机制,引起神经元及神经膜细胞的凋亡坏死。因此,临床治疗DPN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取改善微循环、增强神经营养等措施。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实验研究显示,NGF具有良好的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神经营养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6,7〕,且外源性NGF对机体周围神经病变的减轻或恢复有积极意义。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功效。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中提取的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很广泛。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在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方面具有良好效果〔8〕。

本文观察组患者给予NGF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一方面可以缓解微血管病变,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神经细胞的血供及氧供,进而减轻症状;另一方面在改善血供的同时,由NGF修复病变神经纤维、增加传导速度,改善神经感觉症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改善及患肢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用NGF的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由此可见,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DPN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肢微循环及神经感觉运动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1 王植深,陈根本,杨启木.神经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7):645-7.

2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2.

3 胡仁明,樊东升,纪立农,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638-40.

4 Ning SX,Li TR.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sof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methycobal for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China Pharmaceuticals,2011;20(8):70-1.

5 李 琳,刘振宅.神经生长因子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5):30-3.

6 Fang XM,Wang YR,Ye WC,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Med Theory Practice,2012;25(6):627-8.

7 谭万江,高 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促神经损伤恢复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09;33(12):1125-6.

8 张 斌,范小芳,岳灵芝.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777.

R587.1

A

1005-9202(2013)12-274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3.12.006

沈 巍(1981-),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研究。

〔2012-06-15收稿 2012-10-19修回〕

(编辑 徐 杰)

猜你喜欢

丹红患肢传导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