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煎中药颗粒治疗手足口病66例观察

2013-01-31郦彩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口腔溃疡疱疹口病

郦彩霞

(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重庆 404000)

免煎中药颗粒治疗手足口病66例观察

郦彩霞

(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重庆 404000)

目的:观察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用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对照组用干扰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程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免煎中药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

手足口病;免煎中药颗粒;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16病毒和E71病毒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笔者用中药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2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9~12个月10例,1~6岁50例,7岁以上6例; 病程1~7天。对照组66例,男33例,女33例;年龄9~12个月10例,1~6岁50例,7岁以上6例;病程1~7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温、皮疹程度及白细胞计数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无发热60例,有低、高度发热72例。均有手、足疱疹,口腔黏膜溃疡,肛周及臀部有斑丘疹35例。

诊断标准[1]为有接触史,有发热和感染症状,口腔、舌、腭、颊部出现程度不等的疱疹,手足出现粟粒大疱疹和丘疹,兼有咽痛、流涎、拒食,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淋巴分类增高。排除水痘、疱疹性咽峡炎、风疹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三九免煎中药颗粒。淡竹叶1g,大青叶1g,板蓝根2.5g,青黛1g,浙贝母1g,赤芍2g,玄参1.5g,生地2g,蒲公英2g,白茅根1g,紫草1g,黄柏1g,苍术1g,石菖蒲1g,藿香1g,甘草1g[2]。疱疹、溃疡重者加用丹皮、栀子,高热者加用柴胡。每日1剂,开水冲90mL,取60mL分3次温服,30mL外擦患处、1日4次,1岁以下2日1剂,连用6天。

对照组用干扰素(运德素)1μg/kg,肌注,1日1次。连用6天。

3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及手足疱疹消退,一般情况正常,无并发症。有效:体温基本正常,口腔溃疡及手足疱疹明显减少,但未完全消退,无效:治疗5天后仍发热,口腔溃疡及手足疱疹减少不明显,出现其他并发症。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表2 。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症状及体温消退时间比较 (天)

5 讨 论

本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过唾液飞沫、手、物品传染,多发生于夏秋季,3岁以下小儿多见,临床以发热、手足疱疹、口腔溃疡等为主要特征。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和用干扰素肌注。

中医认为[4],外感时邪,内蕴湿热,留于肺脾心三经,内外合邪,而发病。病邪由口鼻而入,初起邪毒犯肺,邪毒循经上攻则见口舌疱疹,邪透肌表故疹发手足。中药淡竹叶味甘、淡、性寒,有清热、除烦、利尿之效。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蒲公英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功能。诸药合用,有抑菌,抗病毒,降温,抗惊厥,抗感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5]。

观察显示,中药治疗手足口病在退热时间、皮诊消退时间优于西药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陈永辉.儿科疾病中西医治疗(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49-553.

[2]王有鹏.自中药散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72例[J].中医药学报,1998,26(1):24.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72.

[4]李素卿.辨证治疗手足口病176例观察[J].中医杂志,1989,30(6):63.

[5]王永午.实用儿科用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R272.512.5

B

1004-2814(2013)04-249-01

2012-12-20

猜你喜欢

口腔溃疡疱疹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