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理念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3-01-31汪立亮
汪立亮
基于高职理念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汪立亮
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途径,也是内涵发展和示范校建设的目标要求。教改的核心就是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来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学校的质量品牌。围绕教改的思路和要求,提出了课改与建设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思路方向及实践方法。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理论基础;模式
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课程建设和改革,这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到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不仅涉及所有教师,更是关系到全体学生。教改的核心就是通过对高职办学思想的正确认识,在课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学校的质量品牌。
一、高职人才培养思想的再解读
2002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思想。前期对此的理解和认识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但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教育所特别强调的,也是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充分就业,使办学效果得到社会认同,这是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产学研结合,就是要实现产业、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多元化合作办学,这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
这一办学思想从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而近期,教育部门的一些文件精神及领导的讲话中,又多次重提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对此,笔者认为,应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解读。
高职教育为产业一线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即具有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背景的、掌握专门技艺的、以手为主、手脑并用的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以满足产业、企业的需求为办学定位,以为产业、企业服务为宗旨,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据统计,高职学生中,有70%~90%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读书实现就业是家庭和孩子最重要、最基本的夙愿,而就业率也是社会稳定的标志之一,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也是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产、学、研”结合的首要目的是探索实施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具体而言,“产”就是产教结合、产业支撑;“学”就是专业学习、实践教学,质量工程和教改;“研”就是“二个创新、三个构建”,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职教体系构建的研究。
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高职发展客观现实的要求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就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欧盟2020战略”要实现的教育目标中首推的就是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制造产业发展吸纳了城乡一半以上就业人口,但由于产品低端、能耗污染大,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急需产业升级和转型,而服务业尚有10%的上升空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强劲。从高等教育市场来看,高校快速扩张的后果和生源快速萎缩的前景,加剧了市场竞争,加快了优胜劣汰。有调研表明,生源下降将持续到2020年左右,部分三本和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从生源质量来看,山东的最低录取分120分(满分750分),江苏已经实现无门槛入学,全国三至五年以后,将基本呈现相同的局面。有研究报告表明,青少年学生中有90%左右的擅长或者是适应形象思维,只有10%左右的擅长或者是适应抽象思维,而入读高职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前者。
面对现实,适者生存,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刻不容缓。课程改革就是要针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以过程性知识和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培养其岗位技能,使其真正成为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
目前,一些院校实施“多元合作构筑两大平台、产学结合实现三级贯通、理实一体推进三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构筑校与行业、校与企业合作平台,实现专业办学的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贯通,专业办学的质量标准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之间的贯通;实现专业办学的教师主导的教与学生主体的学之间的贯通;实施教师在课程层面上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实施,以及学分制、双师制、双证书制等,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的融合,评价标准与岗位要求的融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确定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培养模式的成效,重点要通过课程改革来保障实现。
(三)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要求
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特色专业(群)为主线、以主干专业为龙头、以核心课程为改革单元,推进“教、学、做”一体化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优化课程体系,精简总课时量,整合课程内容;压缩传统课堂和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单位课时效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专业是珍珠项链,课程是一颗颗闪烁的珍珠,而连接珍珠的系绳就是课程体系。只有通过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才能打造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课程教改既是高职形成特色和品牌的基础,更是学校内涵质量建设的动力,也是高职教育永恒的主题。
三、高职教育课改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论
课程的理论基础将影响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一般认为,课程的基础领域包括学生、社会、知识(学科、专业)三个方面,课程的理论基础应从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哲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应用。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尤其需要根据实际,学习、研究和应用相应的、最适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
教学理论从心理学划分有基于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它们都以学习者为目标,但分别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过程)、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的起因与学习的意义)。从教育社会学划分主要有教育本质论、教育功能论、师生关系论等。它们分别关注的是课程开发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划分主要是关系到课程开发和实施中需要注重的哲学思想。主要有系统化设计思想(客观规律与系统优化)、人性化设计思想(尊重个性)、技术化设计思想(客观规律与技术方法)。
在上述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其中在20世纪末较为流行的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理解、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协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构建的,重视情境设计、协作学习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和运用教学策略,都离不开教师,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证,因此,必须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这是教育专家所倡导的“双主”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是有利于创造新思维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进入21世纪,最为流行的是混合型教学理论,它同时适用于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混合型理论正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其特点是现代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的融合,是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是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混合型教学理论既代表教学理论发展的趋势,也是职业教育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中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的教学模型。其主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体现出指导思想和目标、教师作用、学生地位、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九个要素。其核心在于教学的理念、实践的方法以及评价的标准。
受就业市场的影响,高职教育存在两类总的课程教学导向:一是基于认知导向的通才教学(抽象思维为主),即基础平台+专项技术,基于传统教育理念,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较大;二是基于行为导向的专才教学(形象思维为主),即工作过程导向+岗位任务引领+技能项目驱动,所培养的学生专项技能好,就业能力强。就具体的教学模式而言,主要有混合型、一体化、交互式、情景化、案例法、实作型、虚拟性等等,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之中,要因“课”制宜,采用最合适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混合型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混合型教学模式”是将一个学习过程分成多个模块,然后再去选择适当的教学环境,并组合适用的多种教学媒体将这些模块呈现给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混合型教学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强调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教学技术达到最好的教学目标。这与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思想上虽有差异,在方法上却是一致的。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理论与实践融合,更加注重实践。它通过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和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技能),并以学生获得的岗位能力作为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评价标准。相对而言,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适合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
四、高职教育课改思路与实践
(一)高职教育课改的思路
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如果参考机械行业的质量概念来理解的话,需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质量观:第一是精度,它是所加工的产品或零件的性能指标与其设计指标的一致性的要求,在专业办学和课程教学中,精度就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一致性的要求,就是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的一致性的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是成本,它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经济关系的要求,产出必须大于投入,在课改中,就是要根据教改目标进行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第三是效率,它是单位生产时间的产出率的要求,在课改中,就是课程教学周期内单位课时的利用率或教学效果,它不仅仅体现在教了多少学生,更要体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技能的提升水平、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等方面。
课程精度、课改成本、课时效率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施一体化教改,若总课时不变,其单位课时的教学容量应该远远大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应该明显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或者说若课程教学容量不变,其总课时将可以缩减。
课改的总体思路是:在上述课程质量观的引导下,优化公共类课程,精简基础类课程,强化核心类课程。具体而言,教学计划是基础,成本核算是前提,基本工作量是保障,校企合作是方向,学生技能是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公共类课程素质化、基础类课程职业化、核心类课程岗位化”。
(二)高职教育课改的方向
高职教育课改的方向具体体现为:少学时——确保基本工作量,提高单位课时效率;多课程——适应学分制要求,培养职业素质;重实践——压缩抽象的理论知识和传统的课堂面授,培养岗位能力;出成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如:采用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效果评价等;教师和学校的教学成果,如一体化教材、教学论文、教学条件完善、技能大赛成绩等;强技能——学生的岗位能力,如技能大赛成绩或优秀作品、双证书(岗位证书)、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用人单位评价等;高质量——学校必须形成在社会和学界有影响的品牌课程和教学名师,学生必须有一批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要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教改成效的重要指标。
(三)高职教育课改的实践
在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可以课程群管理为基础,从“六项任务”去实施,即: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团队、重塑教师能力、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共享教学资源、共育学生岗位能力。
重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依托相关行业,选择1~3个典型企业,依据对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及任务的深入分析,确定职业目标和岗位能力,重新研究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设置,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和能力的递进性。
重组教学团队。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内共享等途径,按照生师比、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要求,重新组建能够达到一体化教改目标的“混编教学团队”。
重塑教师能力。要从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上提升教学水平。借助于各种工作室或研发中心的平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每个专业学院必须形成一批校级品牌课程和教学名师,并争取拥有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
共建实践教学体系。一个学院或几个学院合作,打破现有的教研室格局,探索和构建基于课程和课程体系层面上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行之有效、共建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类似于教育部2011工程的思路和方法)。
共享教学资源。首先要整合各类资源,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核心类课程要以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要以开放大学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共享课程资源;支持并完善高职学分制的改革与运行。
共育学生岗位能力。通过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水平提高、核心课程打造和实践教学体系淬炼,最终获得课改成效,在学生能力提升方面形成一批标志性的成果。
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必须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学校内涵发展和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只有如此,才能稳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岗位能力。
校企合作路漫漫,内涵建设无尽头,课程改革和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像一体化教改中所倡导的那样,在学中教、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高职教育在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中取得成效,课改质量在培养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上得到充分体现。
G712
A
1674-7747(2013)09-0008-04
汪立亮,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职业教育出版中心专业教材分社社长,副编审,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材出版。
[责任编辑 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