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的二律背反

2013-01-31

职教通讯 2013年9期
关键词:经验理念理论

张 健

课程改革的二律背反

张 健

二律背(悖)反是18世纪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指双方各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间的矛盾冲突。抑或亦可看成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彼此冲突排斥的现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就存在着这种二律背反现象。

1.课程改革理念与行动的背反。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课程改革也日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表现为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已织入人们思想的经纬,成为普遍的共识。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职业教育姓“职”,而不姓“知”,必须摒弃传统课程“致知”性的教学方式,而切入到“致能”性的课程改革路径上来。于是,便催生了众多的课改课程。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化课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块化课程等。但反观课改实践,在趋同的理念、热闹的模式和喧宏的声浪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进展和成效,而形成了理念与行动的背反和落差。表现为:(1)虽然刷新了理念,但并没有养成与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的教学行为习惯,多数情况下依然沿用了过去已经习惯的教学做法,常态的教学行为依然是陈旧的、传统的。(2)有的院校虽然启动了课程改革,但还停留在“点”上,尚未拓展到“面”上。或者说只是少数人在改,多数人在看;少数课程在改,多数人未动的局面。这一局面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会有所改观,但要想使课程改革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习惯,还须假以时日。

2.课程改革理论与经验的背反。经验即人的经历和体验,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获致的一种可供参照、借鉴的先在的行为模式。经验与课改理论的背反表现在经验上不去和理论下不来,始终没能很好地整合与融合。一方面,经验上不去是指教师的课程行为大多停留在做法层面、实践层面、感性层面,乐于在稳定而习惯的经验中浸淫,造成了对经验的过度依赖、信奉和迷恋,不能上升到“形而上”的理性层面,缺乏对经验的超越。而且经验的简单叠加,也不能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反而有可能造成教师迷恋经验,被经验所羁缚而固化、僵化、匠化。另一方面,理论下不来是指理论是在阁楼上向壁虚构的产物,没有走下来“踩到坚实的泥土”,与课程实践始终隔了一层;同时,我国的课程理论基本都是源于国外的“进口”的理论,缺乏“本土化”的转化,更缺乏与我国课改实践的有效糅合,适应性和对接度都还存在不小的距离。上述背反的结果必然是: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势必缺乏指导性;理论失去经验支撑,又不具备有效性。理论与实践、与经验之间始终存在着“异步差”和“两张皮”的问题,这就是当下课程改革面临的又一背反困境。

3.课程改革目标与效果的背反。目标是课程改革实施者所欲追求和确立的东西,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水平。它是一种应然的追求和价值期待。效果是人的追求所完成和实现的成效与结果,它是事物实然的状态。职业教育的课改目标与效果之间也存在着背反的情形。(1)课改目标与课改效果的落差。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追求的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他们提供“谋生之准备”的本领和技能,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知识传授的越位,实习实训的缺位,使得学生核心关键能力的培养始终没能完全兑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承诺也沦为一种空谈。目标的美好与效果的缩水形成一种反差。(2)课改设计与课改实践的变异。课程改革不是一种“价值无涉”的盲目的实践,而是一种具有自觉的价值追求的教育活动。因而必须要遵循课程改革的规律和要求,认真设计规范的课程改革方案。例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化课程对学习情境的设计和项目的选择,要求做到大小适中、难易适度、多少有数、高下有别,讲究典型性、递进性、普适性和可行性,但在课改实践中,项目的选择和情境的设计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总是与方案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当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3)课改要求与课改能力的背离。课程改革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对教师的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而我们的老师由于缺乏这种历练,能力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往往畏惧改革,即使改了,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在课改中学会课改,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逐步的成功中培养自信,最终成为课改的佼佼者,成为能师或名师。

(作者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经验理念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神秘的混沌理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