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

2013-01-31徐敏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凝聚力辅导员班级

徐敏

(枣庄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班级作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不是简单的个体组合,而是有组织的群体。班级凝聚力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关,而且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显著的关系[1](P50~52),一个优秀班级的建设关键是以班级凝聚力作后盾,班级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是无形的却产生有形的力量。

一、班级凝聚力的概念

凝聚力是物理概念,指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分子间距离愈小,凝聚力就愈大。后来凝聚力也被称为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成员以及群体内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和群体内成员愿意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将班级凝聚力定义为: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整理力量。简而言之,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含有“向心力”和“内部团结”的双重涵义。

二、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性

Cattell(1948),群体会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在有凝聚力的群体中,个体对他人的需求更敏感,也更愿意帮助他人[2](P979~1001)。班级凝聚力有明确的导向、整合和育人的功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能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团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况且班级的状况跟班风、学风、校风的成败相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如果四年的大学生活都在一个团结互爱的班集体中度过,班级成员就能充满信心的发挥各自的最大潜能,也就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因此,班级凝聚力对每个大学生都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三、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在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方面,学者们各抒己见,综合文献,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因素分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指学生和辅导员两个方面,客观因素指班级的共同目标、班级规模人数、班级管理制度和班级活动四个方面。

1.主观因素

(1)学生方面:学生自身、学生之间和班干部三个方面

学生自身指不同的地域、家庭、教育方式和心理特点,如性格、需要、价值观、态度、自尊、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各不相同;学生之间指学生彼此的相似性、互补性、相互性、空间上的邻近性,可以促进大学生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友谊感;班干部是辅导员与其他同学的桥梁,是大学生中的主力军,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如果能以身作则,把班级的同学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将会成为班级的核心人物之一,会直接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和整体精神风貌。

(2)辅导员方面

领导风格对群体凝聚力产生显著的影响,高凝聚力与任务和人际双导向型指挥风格结合时或低凝聚力与人际导向型指挥风格结合时,会取得较高的绩效[3](P769~776)。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最多,是负责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又担任管理服务学生的重任;对大学生的关注力度、工作管理方法、与学生或家长的及时沟通、思想水平和人格等能决定班级凝聚力的水平,在整个班级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对班集体的教育质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总而言之,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辅导员对班级凝聚力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2.客观因素

(1)共同目标

班级凝聚力的前提条件和方向是班级共同目标,共同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或多数学生的利益一致时,学生自然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在共同目标面前会被淡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协作,形成协调一致的合力,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或集体荣誉感。

(2)班级规模人数

研究证明,群体规模与凝聚力大小成反比。如果班级规模人数越多,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越少,分歧也多,意见难以统一从而难以形成凝聚力,反之,班级规模人数越少,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就会越多,那么学生更容易融为一体,从而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3)班级管理制度

有民主的管理、班级制度的制定、奖励方式三个方面。管理方式大体上有三个类型,即专制、自由和民主。研究表明,民主的管理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更友爱团结,愿意参与班级建设,做到班级事务人人有责,因而凝聚力更强。

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应具有班规,只有班规合理,风气正,学生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制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不可过高,让学生望而却步,在具体实施和执行的过程中要力求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的制定是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基础。

奖励方式有个体奖励和集体奖励两种,会引起班级成员不同的情绪和期望,一般认为,个体奖励方式会增加成员之间的竞争力,集体奖励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其实,只有当个体奖励和集体奖励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凝聚力[4](P19~21)。

(4)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同学们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是密切师生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纽带,而且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活动能帮助班级成员更好的认识班级目标,创造团结和谐的气氛,建立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体验班级责任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检验班干部的工作效率。

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策略

1.班级的领导班子是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核心

俗话“三个和尚没水喝”,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有核心人物或组织,有主心骨的班级,才能更容易团结起来。大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在大一时最高的,随着年级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5](P43~47)。由此可见,大一是班级凝聚力的关键期,起着重要作用的是领导班子(班干部和辅导员),班级如果在大一能抓龙起来,在接下来的大学期间班级都会具有凝聚力,如果抓不起来,在后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起同样的效果。

班干部首先内部要多沟通交流,定期开班委会,针对班级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讨论,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形成团结有默契的班委团体;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对于老师交代的事情及时负责的传达给同学;在学习、生活和活动等方面要为同学们做出表率,以身作则,做事时认真负责,有细心有耐心;具有领导力、亲和力、感染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样才能在班级同学心目中慢慢树立信任和威信,特别是班长和团支书,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风貌。

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管理教育者,首先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经验是一笔花钱买不到的财富,带着虔诚的态度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其次,对学生要有责任心、细心、耐心。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频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班主任、班级的认可程度,也影响学生对班级的投入程度[5],因此要与学生多接触,通过聊天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把关心爱护每位学生能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最后无论是班干部还是辅导员在工作的方式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具有这样强而有力的领导班子,在班级凝聚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班级的共同目标是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方向

班级的共同目标是班级的指南针,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共同目标追求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目标是同学们利益的综合体,是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目标的确定应该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全班学生的集体利益出发考虑,这样才能会大多数学生认可,才会有更多学生愿意积极的参与,并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位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每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3.班级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运动员对球队的信任度可以有效预测球队的团体凝聚力[6](P85~91);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不断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凝聚力,从而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途径[7](P50~53),由此可见,活动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环节中必不可少的。

活动的形式可多样化,按照目的可以氛围学习型、娱乐型和感情型,如主题班会、交流会、体育运动会、团体辅导活动、晚会各种竞赛活动等,活动最好以“趣味竞赛”的形式进行,把“游戏”与“拓展”,“素质”与“素质”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拓展,在拓展中成长。每次活动都要根据本班学生的需求和学院学校的要求精心的准备,尽量让学生参与进去,这样通过活动学生之间接触的频数和深度会不断增加,加强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增进友谊和合作意识;另外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不断激励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激发拼搏向上的精神。

[1]马春林.群体凝聚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

[2]Tziner,Aaradi,Yoav.Effects of command style and group cohensiveness on the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 of selfselected tank crew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2,67(6).

[3]张梅,何赣湘.如何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9).

[4]孙迎晖.高校班级凝聚力现状及建设意见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

[5]于少勇.篮球运动员对球队的信任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团队凝聚力的关系[J].体育科学,2010,30(6).

[6]王全军.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

[7]Derek,C Man and Simon S K Lam.The effects of job complexity and autonomy on cohesiveness in collectivistic and individualistic work groups:a cross cultural analysi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3,24.

[8]Schnake,M.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a review,proposed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Human Relations,1991,44.

猜你喜欢

凝聚力辅导员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