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发展学视角下的柳腔艺术研究

2013-11-20杨瑞萍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剧种戏曲音乐

杨瑞萍

(曲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我国的地方小戏始于明清时期,距今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曾以其独特的魅力娱乐着一方百姓。但近些年来,由于信息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戏曲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许多剧种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或灭绝,或频危。作者试图从戏曲发展学的角度对柳腔艺术的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其生存和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这一戏曲艺术振兴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关于柳腔

据考证:柳腔发源于青岛地区的的大沽河一带,距今约有二百余年历史。《中国地方戏曲集成》中载:“‘本肘鼓’,是由民间说唱的‘肘鼓子’形式发展演变形成的。‘肘鼓子’产生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三四百年历史,山东地方戏曲多由此演变发展而成的。”①(P117)

流传于即墨、平度、莱西、莱阳一带的肘鼓子吸收融汇了当地一些民间曲调,并由“一个人要饭‘唱门子’”到“三五人搭班‘唱地摊’”,发展到“一家为伍在村头场院‘盘凳子’”,到20 世纪初,由于受当时一些小型地方戏曲剧种的影响,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破性发展,演出场地上开始出现剧中人物,从有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开始有了简单的化装,这就是柳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

关于柳腔的名称的由来,老艺人们说柳腔刚开始被称为“溜腔”,那是因为演员的唱腔与伴奏乐器四胡(即胡琴)的配合不是很协调,只能随着伴奏往上溜,所以被称为“溜腔”,后因“溜”字不雅,取谐音为柳腔。柳腔与其它戏曲艺术一样,是沿着民间歌舞——曲艺演唱——戏曲这一发展规律衍化形成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借鉴、吸收、融化了其它一些剧种的艺术精华,逐步形成了艺术特点鲜明、地方色彩浓厚的地方小戏,尤其在即墨和平度两地广为流传,成为该地区的一个主要地方戏。平度被称为“柳腔窝子”,即墨被称为“柳腔之乡”。

任何地方戏都有其突出的地方特色,是其他剧种所不能替代的,柳腔也不例外。它的第一个特色便是:唱腔的灵活性,同一唱段,演唱者的唱出的戏味差异很大,有的戏味浓重,有的戏味寡淡。其二,伴奏乐器的固定性,四胡、唢呐是柳腔戏的主打乐,没它们伴奏,就不能称之为柳腔。四胡演奏时其声铮脆悦耳,哀婉细腻;唢呐则是悲弓调(哭腔)之后的尾声,渲染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其三,语言的地方色彩更是地方戏的特色。“方言是地方剧种的根,戏曲起源于地方语言,戏曲是方言的艺术。”②(P2)柳腔戏曲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为柳腔戏份外添色增彩。如《赵美蓉观灯》中赵美蓉唱段:“这班灯观过去,那厢又闪来菜园灯;黄瓜灯,一身刺;茄子灯来紫莹莹;芫荽灯,一蓬松;白菜灯,支不楞;萝卜灯那个青凌凌,冬瓜长刺一身青。”这些生动活泼的地方语言,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每盏花灯的特色,入情入理,散发着亲切、真实的生活气息。

二、柳腔的现状

戏曲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一定的文化艺术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给一定的社会基础以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必然要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古老剧种的发展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其兴衰存亡的变化仍在继续进行。柳腔在经历二三百年的发展之后,目前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处于濒危的边缘。特别是1987年以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由此带动了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戏曲艺术的观众群体急剧缩小。“戏曲艺术是一种直接面对观众进行现场演出的特定综合艺术,换句话说,失去了观众,就失去了戏曲艺术存在的价值与根基。”③(P142)在这种情况下,柳腔的演出市场开始出现萎缩,演员也开始向大龄化发展。从几年的演出场次及其演员的年龄对比,就可以看出其下滑状态。下图是平度市姚家经柳腔剧团近二十年来的演出演出场次及演员年龄变化表:

1978 年~1998 年演出场次及其演员年龄的变化

由此可以发现:1987 年以后,柳腔由先前的红红火火慢慢转淡,演员群体开始趋向大龄化,演出的场次也在急剧减少。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柳腔悲切的音调与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柳腔艺术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一些专业剧团先后解散,散布于民间的戏曲班社曾经是戏曲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但由于其人员时多时少,进出无序,聚散随意,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又受到经济方面的制约,大都自由解散了。仅存的柳腔剧团由于体制不健全,设备、人才、资金缺乏以及受现代娱乐媒体的冲击,已经几年不搞一台新剧目,目前只能维系一些小型演出,并且多出现在丧葬、庙会及一些民间礼仪上,很少出现在剧场里和媒体中。

1984 年以来即墨柳腔剧团在编人员分析表

2007 年山东省政协委员杨乃瑞的政协提案《关于加大力度抢救、挖掘、扶持“即墨柳腔”剧种案》建议:相关部门、地区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或者政府财政给予倾斜扶持,或者政府扶持和剧团演出收益相结合,或者是政府财政补给和大企业冠名扶持。总之,应加大抢救力度,重视对在世柳腔艺人的关心和爱护,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切实使柳腔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剧种得以存续和发展。2008 年6 月柳腔被列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为了让柳腔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能继续传承与发展,青岛市的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对即墨柳腔的发掘、研究,使其在韵律、唱腔等方面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不断开发创作受观众青睐的新剧目。为了让柳腔更好地传承下去,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不辞辛苦的言传身教,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唱腔、念白、表演绝活,一点不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古老的剧种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保护与策略

我国戏曲艺术是典型的民族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因素,是适应了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而昌盛、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戏曲剧种都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与农村、城镇观众有着血肉联系。广大群众在面临多种艺术形式的选择中对戏曲仍然情有独钟,并选择它作为娱乐的主要内容,这种相生相依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地方戏曲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不断吮吸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养料,滋养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柳腔作为一种地方戏,既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是一种地方的文化特产,更是祖国戏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成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柳腔的挖掘整理,籍以丰富我国的民族音乐研究的内容,并希望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使柳腔艺术不至于沉沦和消失。鉴于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设想:

1.柳腔作为一个剧种,要想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就必须有一个传承的载体——剧团。在这方面笔者设想: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剧团,在演职人员的编制方面达到正常演出需要的相应人数;政府给剧团提供财政支持,解决剧团和剧院职工的工资保障问题;建立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并进行聘用制改革;在管理体制方面研讨承包、搞股份制或采取商业运作,增加演职人员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另外振兴业余柳腔剧团,让其扎根农村,服务于广大农民,各级政府要给予扶持和帮助,在这方面可以鼓励一些有文化意识的企业家投资兴办,或由老艺人带头招兵买马,自主经营。对于这些剧团要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保证一定的演出质量,控制人员的相对稳定和有序流动。对于班社急需的艺术创作人才与教学人才,也要想办法进行支持。

2.柳腔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积淀,群众基础比较深厚,因此可以利用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大作文章、广为宣传,政府及现代传媒多给铺路搭桥,增加地方戏的演出机会。也可以借鉴其他省份振兴地方戏的做法:搞比赛或打擂,在这方面非常成功的范例就是河南豫剧,在如今戏曲市场急剧萎缩的情况下,河南豫剧凭借《梨园春》这个河南电视台的精品栏目,创造了当今社会戏曲艺术领域的奇迹。还有这几年凭借影视作品而红遍大江南北的“二人转”,这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另外在地方杂志或期刊中也可加入对柳腔的介绍及民间艺人的专访等等。这样可使柳腔艺术有更多地机会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引起大众对它的关注,保持它在群众中的热度,有利于柳腔的振兴和繁荣。

3.如今,柳腔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我们仍可利用一些人为因素,为其营造出人工的生存环境。在音乐学界已有人提出“通过人为因素的参与调控”为中国传统音乐构建一个“人工——自然环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新环境的最终形成并非仅靠中国音乐学界就能奏效,而须将民间行为和政府行为相结合,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从而变成全国性的自觉行动。”④(P23)在培养柳腔后备力量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让柳腔走进校园。从国民教育入手,在当地的学校音乐教育中,适当安排柳腔艺人的表演或者把柳腔作为欣赏课放到音乐课堂中,以加强青少年对柳腔的了解。也可以在一些社区开设柳腔培训班,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开拓其发展空间。另外柳腔也可以走进当地高校课堂,组织在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采风学习,使柳腔独特的作曲技法得以传承和发扬。从笔者的采风情况来看,应该加强对民间柳腔艺人的重视,因为老艺人都具有娴熟的表演技巧,但他们年事已高,对于这些老艺人不仅要将他们现在的表演情况做成录音、录像资料进行保存,更要深入地研究他们的表演艺术。本地的音乐工作者,应当利用工作之便,多与老艺人交流,搜集记录各种柳腔剧本,访问整理与柳腔有关的资料,为今后柳腔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4.音乐唱腔是戏曲艺术的一大特色,柳腔的主要唱腔是[悲调]和[花调]。[悲调]是柳腔的基本腔调,体现着柳腔本质音乐的特点,其哭中带诉、哀怨凄凉,因此有人把柳腔的悲调叫做“哭坟”。现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就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地许多重要的喜庆的演出场合是不请柳腔戏的,其原因是柳腔悲悲切切的唱腔,不能适合演出的场境。由此可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柳腔要想生存就必须创新,这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其实从中国戏曲形成的那天开始,多种声腔剧种的兴衰更迭就在无休止的进行着。创新就有发展,守旧就要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在我国的戏曲发展史上,有许多古老的剧种通过创新获得了新生,依旧以曼妙姿态,挺立在我国的戏曲舞台上。因此柳腔艺术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突破自身的束缚,尝试大胆的创新,并在创新中保持自己的特色风格。在此方面笔者有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唱腔上,对柳腔唱腔的改革与创新,应在保持原有的唱腔的基础上,要大胆的吸收和借鉴其它艺术形式的演唱技法,以此来丰富和充实柳腔的唱腔,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当然在这里要解决好创新与守旧的问题。第二语言上,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普通话成为各地方群众交流的媒介。而今依旧使用方言演唱的柳腔艺术,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但听众的范围受到了限制,不宜于柳腔的流传和发展。因此要加强演员的普通话训练,在唱词上尽量摆脱方言的束缚,籍以拓宽柳腔的生存空间。

5.曲目陈旧,演出场所简陋,服饰单一,演员表演呆板无生气,也是困扰柳腔发展的原因。例如:在柳腔传统剧目《赵美容观灯》中,剧中人物赵美蓉的观灯唱段多达720 句,长达一个多小时,其唱腔音乐在上下句上不断地重复,身着长衫的演员在台上的形体动作也就是不停地摇扇子和来回踱步,表演非常单一。这种表演形式老年人可以接受,但是对现代的年轻人就缺乏吸引力。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有如下的几点建议:

(1)柳腔艺术除了在思想、生活上需要磨练提高之外,还得要求演员演唱和表演技巧上的提高,在演唱上对他们进行声乐辅导,从声乐学的角度全面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认识,减少费嗓子的现象,延长演员的艺术生命力。

(2)在表演上从手、眼、身、法、步五个方面加强演员的形体训练,在此基础上演员对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要认真揣测,舞台表演要求细致入微,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要准确到位。

(3)在演出剧目方面要保持和发展群众喜爱的风格特色,在力求作品完整统一的前提下,不排除适当的铺叙、插,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有机结合。还要适应时代的心理需要,不断地推出、上演一些投合观众欣赏趣味的比较通俗、比较有可看性、娱乐性的剧目。同时加强对传统剧目梳理革新,给它注入时代的内容,让柳腔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

(4)提高演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文化底蕴,是演员准确把握戏曲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为了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通过看录像或观摩演出等手段,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使他们的表演与观众所确认的审美心理有一个交叉点。

戏曲发展的历史证明:戏曲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新的创新、新的综合。柳腔艺术要想改变目前的颓势,就必须在思想创新与艺术创新互补互存的情况下,有秩的变化和发展。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柳腔艺术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继续服务于喜欢它的观众。

注释

①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②吴乾浩.当代戏曲发展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③游汝杰.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

④蔡济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2003,(2).

[1]地方戏音乐集成·青岛分卷[M].青岛:青岛市艺术研究所,1999.

[2]即墨市文化志[M].即墨:即墨市文化局,2004.

[3]即墨柳腔选萃[M].即墨:即墨市文化局,2003.

[4]李赵壁,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中史料汇编[G].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5]钱茸.古国乐魂[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6]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7].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8]张兵著.中国古代梨园百态[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9]《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M].济南:1996.

[10]吴乾浩.当代戏曲发展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11]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剧种戏曲音乐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现状与思考——写在江西剧种普查之后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