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研究与经济理论的借鉴与融合
2013-01-31陈炜煜
陈炜煜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 101149)
独立审计质量评价是一个众说纷纭但并未真正解决的理论问题。审计质量问题广受世界各国关注,国外学者针对独立审计质量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理论价值颇高。本文对独立审计质量的研究,以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有效市场假说及经济后果学说等理论为基础,试图探索一条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的新思路。
一、交易成本理论与契约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
1937年,科斯(Coase)发表《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Firm)一文,创立了交易成本理论。[1]交易成本理论从交易成本角度研究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内容涉及企业存在、企业规模边界等。科斯认为,利用市场机制对提供产品和劳务所耗费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定价,交易成本很高,而利用企业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因为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而存在。张维迎指出,按照交易成本理论,交易者数量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2]参与交易的人越少,交易成本越低。就审计而言,如果利益相关者都要通过与企业进行私人谈判方可获得真实的财务信息,或者都能识别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则交易成本将会高得令人难以接受。
2.契约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将企业视为黑箱,不能对其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考察。契约理论根据各利益主体的内在关系解释了公司运行机制。契约理论的理论派系庞大而复杂。①经典契约理论由科斯于1937年创建。20世纪70年代,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Alchian & Demsetz)、威廉姆森(Williamson)、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 Meckling)、利兰和派尔(Leland & Pyle)、罗斯(Ross)等在科斯经典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了各自的学派。到了20世纪80年代,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 Hart)、霍姆斯特姆和梯若尔(Holmstrom & Tirole)以及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张五常(Cheung)等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契约经济学衍生出了新的观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哈特和摩尔(Hart & Moore)、阿格因和波顿(Aghion & Bolton)以及杨和黄(Yang & Huang)在前者研究基础之上,不断丰富和拓展契约理论。[3]这些学派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将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Nexus of Contracts),认为企业是包含多个理性主体的集合体。这些理性主体与公司订立了显性或隐性的契约,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主体与公司签订的契约形式和性质不同,权利和义务也不同;不同主体对企业的贡献不同,从公司获取的利益也不同。但是,主体都是追逐利益的理性“经济人”。契约是人们用以寻找、辨别、商讨交易机会的工具,是人们进行产权交换的前提条件,是市场交易范围确定的依据。在公司的契约模型中,公司只是为各经济主体提供平台,各经济主体在平台上按照契约规则的要求去实现各自目标函数的最大化。
3.借鉴与融合
第一,财务信息是契约履行效率的重要依据。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可定量部分最终以财务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两权分离条件下新增的契约关系,对财务信息的要求更高。利用财务报告数据,契约关系人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降低契约关系主体的决策成本,提高决策质量。财务信息是各理性主体缔结契约的重要信息源。
第二,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够增加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并解释了企业存在的机理,企业的存在以及股份制的发展是独立审计产生的渊源。按照契约理论,股份制下的两权分离实质上是在社会中增加了新的契约关系。契约的不完备性客观上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对股份制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鉴证。独立审计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鉴证,以增加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可见,独立审计是用来解决企业内部契约不完备性的机制安排。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理论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Agent 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詹森和梅克林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他人根据委托方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方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该理论认为,呈层级分布的企业组织会形成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是股东、董事会及董事会、经理层的代理关系。委托方与代理方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是导致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委托授权方希望代理方根据委托方的经济利益从事经营活动,但代理方由于“经济人”本性,并不能总是按照委托方的意愿采取行动,反而有可能利用自身掌控公司经济资源的优势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背离维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委托方的目标利益。对于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詹森和梅克林认为,代理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剩余损失,其中监督成本和剩余损失由委托方承担,保证成本由代理方承担。[4]委托方为降低代理成本,需要设计制度来激励、约束代理方履行代理职责,这种机制就是内部“公司治理”。
2.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界定包括组织机构论与制度安排论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的关系就像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关系一样,缺一不可。公司治理结构的外在表现是组织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组织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精髓是约束与激励机制,用以支配委托代理关系,使委托方与代理方都能实现自身经济利益。
3.借鉴与融合
第一,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委托方对代理方激励机制产生作用的基础是财务报告真实、客观、公允。绝大多数股东不具备专业知识,以一己之力验证财务报告成本过高,理想的制度安排是股东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审计是在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交易双方根据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的要求,经长期搜寻而产生的制度安排。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明晰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权利与责任。
第二,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是制定公司有效治理机制的需要。公司治理组织机构的构架和以支配委托代理关系为目标的制度安排,必须以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为基准,否则构架不合理、制度安排不当只能导致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就成为了有效的监督方式。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是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是社会选择所致。这种选择的本质在于通过了解真实的财务信息,准确判断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三、博弈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1.博弈论
博弈论是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Von.Neumann)和经济学家莫根施特恩(Morgenstern)1944年创立的方法论。美国数学家纳什(Nash)、经济学家海萨尼(Harsanyi)、泽尔腾(Selten)成功地运用博弈论阐释了多种经济现象。莫里斯(Mirrlees)、维克里(Vickrey)、阿克尔洛夫(Akerlof)、斯蒂格利茨(Stiglitz)、思朋斯(Spence)运用博弈论研究不对称机制下的信息经济学,使博弈论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的基本分析工具。[5]博弈论主要研究参与人之间相互行动的决策选择问题。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20世纪50年代之后,研究转向非合作博弈——现代博弈理论。当某个主体采取行动时,不仅需要考虑对手的行动策略,还要预测对手将来要采取的行动策略以及自己的应对策略。在他人策略给定的条件下,每个参与人都选择可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策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策略形成最优策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按照参与人信息是否完全,可以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指在经济活动中,参与人之间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往往是不对称的(Asymmetric),一些参与人比另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对信息量掌握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行为相对者的决策: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Action Model)与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Information Model)。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是现代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的重点,该模型是委托方因掌握的信息有限,只能观察到代理方的行动,不能观测到代理方自然状态时的选择。为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经济学家们设计了多种解决机制,如信号传递(Signaling)机制、信息甄别(Screening)机制、信誉(Credibility)机制。
3.借鉴与融合
第一,多重博弈关系制约审计质量的形成。财务报告由公司管理层编制,外部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最终披露的财务信息是管理层与外部注册会计师双方谈判的结果。[6]、[7]按照博弈论的观点,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政府监管部门等多重利益主体拥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函数。审计质量受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影响。不同主体对审计质量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多重博弈关系的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方、政府监管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部门与公司管理当局之间博弈关系的动态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独立审计质量的形成。
第二,不对称信息的解决机制要求高审计质量客观存在。由于信誉机制的存在,为缓解道德风险,注册会计师不能利用信息优势谋求短期利益,而必须珍视自己的“声誉”,如果审计质量得不到投资人的信任,注册会计师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因安然事件而倒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不对称信息的解决机制解读了高审计质量存在的价值。
四、有效市场假说与经济后果学说
1.有效市场假说
1970年,美国著名财务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ama)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P)。[8]他认为,在有效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任何投资者都不能通过技术分析或者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获取超额收益,因为所有证券的价格都是其均衡价值的真实反映。在一段时期内,证券价格的实际变化与证券价格的预期变化之间没有差异。假说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众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相互独立的投资者参与证券评价与分析;(2)与证券相关的信息事件是独立、随机发生的;(3)当获得新的信息时,投资者都试图马上调整原来的证券价格以反映新的信息。根据不同时间维度下信息与证券价格的关系,法玛把有效市场划分为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定义和分类都是描述性的。后来的研究者根据法玛的思想,沿着两条路径对有效市场进行了检验:其一,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界定“价格完全反映了可获得信息”,再建立随机模型进行检验;其二,寻找市场均衡条件下的证券价格,用统计方法判断实际价格与均衡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判断这种差异是否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收益。
2.经济后果学说
经济后果学说(Economic Consequences)由斯蒂芬·A·泽弗最早提出,[9]对会计、审计研究产生了质的影响。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会计信息的披露策略会影响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最终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经济后果学说认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首先影响公司管理层。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策略的不同,管理层很有可能因此改变行为策略,而管理层经营行为的改变将影响投资者决策,投资者可能会利用手中的资金支配权对其聘用的管理层施加压力,并根据经营状况对投资策略作出调整,影响公司价值。同样,政府也会充分考虑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实施管控。由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契约的不完全性,管理层可能通过调整会计信息披露策略,使经营成果失实,误导投资者判断,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经济后果对公司价值产生刚性约束。
3.借鉴与融合
第一,审计质量具有经济后果。经济后果学说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之上提出,尽管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不会对公司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却会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及公司价值产生间接影响,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特征。审计报告是对会计信息进行鉴证的手段,是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公允性的保证,属于广义的会计信息范畴。只有建立在可靠性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才具有相关性。因此,审计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判断,具有经济后果。
第二,有效市场假说可以解释审计质量与股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弱式有效市场,当前证券价格完全反映了蕴含在证券历史价格中的全部信息;对于半强式有效市场,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公开的可用信息;对于强式有效市场,由于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与该证券有关的信息,无论是公开发布的信息,还是内幕消息都已经得到反映。绝大多数研究结论支持弱式有效市场和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但无论是弱式有效市场还是半强式有效市场,财务报告作为历史信息,都是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告更容易令投资者信服。因此,审计质量的高低与投资者决策直接相关,与股价间接相关。
注释:
①古典契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从宗教源头追溯,可从《圣经》中找到相关表述。
[1]Coase R.H..The Nature of Firm[J].The Journal of Law and Business,l960(10):5.
[2]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8-30.
[3]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1-12.
[4]Jensen,M.C.,Meckling,W..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1976(3):305-360.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0.
[6]Anue,R.,Nalebuff,B..Conservatism and Auditor-Client Negotiations[J].Journal Accounting Research,1991(29):31-54.
[7]Frankel,R..M.Johnson,K.Nelson.The Relation between Auditor's Fees for Non-audit Servic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Review,2002(77):71-105.
[8]Eugene F.Fama.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Journal of Finance,1970(25):383-417.
[9]斯蒂芬·A·泽弗,贝拉·G·德兰.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M].夏冬林,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