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创新驱动的十大对策
2013-01-31丁俊发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 10004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日益突出”。流通业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流通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完成十八大赋予流通业的历史任务,是我国流通业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对于流通创新驱动,笔者提出以下十大对策:
1.理论创新驱动。行动是由理论指导的,必须创新流通理论,而这个理论的精髓就是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要使这一理论成为全党、全民以及各级政府的行动指南。为此,必须彻底清除计划经济时期给我们遗留下来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烙印。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时期,掌控了流通实际上就掌控了整个经济,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县的各级党政领导,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当前,还有许多人认为,只有第一、第二产业才创造财富,而包括流通业在内的服务业并不创造财富。受这种思想影响,让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本人2010年曾向国家领导人建议,中央政治局学习会应请一位流通专家讲课,由总书记讲话,引起全党对市场建设、对流通问题的高度重视。本人还建议,在国家行政学院开办省部级干部流通学习班,解决省部级干部的流通观问题。本人还曾建议,编写一本流通业的普及读本,请国家领导人作序,全国发行。
2.制度创新驱动。《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是一部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笔者认为,这个文件有四大突破:一是给流通业一个新的定位、定向、定标;二是确立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大流通理论;三是提出要用信息化与现代物流来改造和提升传统流通产业,实施创新驱动的新模式;四是运用系统论与运筹学原理,给流通业一个城市、农村、国外三维的顶层设计。但在如何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方面思路极不清晰,回避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一个国家的物流总成本中有一个管理成本,美国、日本、德国只占GDP的0.4%,而我国超过2%,是发达国家的5倍。比如,连锁企业、物流企业之所以做不大,是因为受到了国家财税体制的严重挤压,加之政府干预太多,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又如,流通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极度分散,根本形不成统一大市场,增加了交易成本,流通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造成的。因此本人认为,流通的体制性制约是流通业创新发展的一大障碍,应动一动大手术。商务部的成立晚了10年,而现在的商务部只是在流通行政管理改革方面走了第一步,并不彻底。1997年,在本人牵头完成的“跨世纪中国流通发展战略”这一国家级课题中,我们就提出“:在管理范围上,可选择实行面向全社会的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商务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上,实现内贸、外贸、旅游、工商管理、物价、质量监督等合并;在管理方式上,可以选择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与中央垂直领导两种形式并存。要彻底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政府管理的重点放在宏观调控、市场规划、流通产业政策制定、市场法规建设上。这就是我们当时流通管理大部制的设想,曾专门送给国务院领导同志,但未被采纳。
3.信息化创新驱动。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有一句话:“引进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带动传统流通产业升级改造”,这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加快经营模式创新,推动流通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国内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信息化已经被明确为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一,已经提到了战略高度。工业、农业、流通业都要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流通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创新驱动,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五件事:
(1)建立强有力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深度分析,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目前这种引导力十分不足,工业生产部门是靠自己的分析判断在安排生产,农民是靠政府的指导在安排生产,老百姓的消费带有极大的趋同性,还没有完全依靠流通的引导,没有实现理性消费。
(2)建立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并加以标准化,促进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要集中开发系统软件,并推广应用。
(3)通过信息化改革传统的有形市场销售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线上线下一起发力,电子商务是流通业依靠信息化技术掀起的一场革命。
(4)通过信息化改革传统结算支付方式,发展信用消费。
(5)推动“三网合一”,即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的有机融合。
我国流通业投入信息化的资金只占销售总额的0.1%~0.3%,而发达国家达到了1.2%~2%。我国投入信息化的硬件与软件比例为5:1,而发达国家为1:1~1:2。我国要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
4.供应链管理创新驱动。流通成本高、效率低,与物流成本高特别是供应链管理落后有极大关系。我们经常对比一个数字,即年商业流通流动资本周转次数,我国为2~3次,而日本为15~18次。2011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7.8%,而发达国家不到10%。美国物流咨询公司的研究发现,一个企业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第三方物流代替自营物流,借助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应和营运特点,可以节约成本5%;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网络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部分改进原有的物流流程,可节约成本5%~10%;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根据需要对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可实现10%~20%的成本节约。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2011年流通业的物流费用率(物资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为7.8%,而日本批发业为5.11%,零售业为4.19%。拿农产品流通来讲,由于冷链流通率低,果蔬、肉类、水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分别超过了15%、8%、10%。
流通业的供应链创新驱动要做好三件事:
(1)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竞争力外包,特别是进行物流外包。
(2)以自己为链主,打造供应链体系,优化供应链流程,彻底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3)着力打造城市、农村、城乡、城际四大配送系统与国内外分拨与中转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通企业高库存问题,才能解决资金周转慢问题。
5.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国民经济有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流通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内外贸结构、流通主体结构、业态结构、政府调控结构、批零结构等。
(1)调控结构。为保证国家对商品流通的控制力,特别是为确保市场供需平衡与应急物资保障,国家要有一定的宏观调控。调控内容包括年度与中长期目标、国家与市场储备体系、应急物资运作体系、财税政策体系、进出口调节、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物价指数、居民消费率等8个方面。在这方面,本人认为国家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又管了很多。
(2)所有制结构。由于流通行业是竞争性行业,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强调公有制为主体,但可以保留并支持一部分公有制流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要走出国门,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流通领域,要特别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启动中小流通企业立法。对外资流通企业,不能再保留任何特殊政策,要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
(3)城乡结构。流通要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农村,城市要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农村要抓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并切实做到城乡一体。
(4)流通主体结构。我们经常用零售企业前10位或前100位的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集中度,也经常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讲培育年销售额500亿元的零售企业与年销售额1000亿元的批发企业等,这些都涉及到流通运作的主体结构问题。笔者主张流通企业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形成一个大中小合理的结构。
(5)业态结构。业态是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在业态结构中,一要重点发展连锁经营,正如《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那样,到2015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二要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到2015年达到18万亿元;三要重点发展便民店,分布于大街小巷;四要重点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商品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对原有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6)批零结构。在商品交易中,批发与零售是一对双胞胎,但目前普遍重零售,轻批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要有一个批发体系在认识上十分模糊。所以要重点打造批发体系,特别是农产品批发体系。根据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批零结构,店数比为 23:77,从业人数比为 40.8:59.2。
(7)进出口结构。在商品交易、服务交易、产权交易中,进与出是每个国家都必须进行的,但进出多少、进出什么、从哪里进出、以什么方式进出都有一个结构问题,我国的进出口牵动着全球贸易的神经,目前的问题是我国缺少话语权,缺少软实力。
6.生活与商务服务创新驱动。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一定要讲到服务消费不足,服务业不发达、不配套、不完善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1)要根据当地实际,鼓励民族商品特色街、美食街、购物街、休闲娱乐街、老字号街的发展。
(2)大力发展城市特别是社区生活服务业,包括家政、再生资源回收、典当、早餐示范工程、洗染、美容美发、人像摄影、婚庆、修理、安防、保健、法律咨询等。
(3)发展餐饮特别是大众化餐饮。发展饭店业特别是经营性住宿业。
(4)鼓励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资质认证、信用评估、管理咨询、项目规划、市场调查、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
本人认为,在今后10~20年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就是这一领域,安置就业空间最大的也是这一领域,一定要做大文章,这是一个大有前景的民生工程。
7.就业创新驱动。对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讲,保证就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而流通业是最能吸纳就业的产业之一。目前,国内贸易就业人数已达1.03亿人(其中城镇0.74亿人),2015年将达到1.3亿人(其中城镇1亿人),年均增加500万人以上,这是流通业对国家的巨大贡献。我们应围绕就业工程,来引导流通业的发展。对就业人口在不同行业的分布进行评估与统计,研究其发展规律和就业人口增减趋势,从中寻找就业人口安置重点行业,并出台有关政策,是一个当前很少有人研究的领域。
既然流通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要研究如何提高这一领域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规划设计学历教育、在职教育与岗前培训,要学习国外的做法,把员工培训时间与培训经费法制化。
8.消费创新驱动。既然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消费的规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品种、消费的周期、消费的热点、消费的观念等都会对流通形成倒逼机制。比如,网购是年轻人普遍采用的一种消费方式,2011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5.9万亿元,而2012年阿里巴巴下属的淘宝网与天猫商城在自己创造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当天,就销售了191亿元,同比增长260%,是美国单日最高网购额的2.45倍。
比如旅游业,在人均GDP3000~5000美元期间,旅游业有了一个物质基础,必然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零售业、快递业、餐饮业、饭店住宿业、摄影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
比如,对于“中国制造”带来的来自国外的大量采购,流通业要提供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市场、吴江丝绸市场等流通场所,要提供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商品采购中心,要提供广州商品交易会、南宁东盟商品交易会、成都西部商品交易会、银川中亚商品交易会等会展中心。
比如人口老龄化加速与独生子女政策,使人口年龄的两端成为特殊消费群体,流通业必须适应这种消费需求。
9.市场创新驱动。所谓市场创新,笔者认为包括三层内涵:
(1)商品市场创新。包括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此外还有许多创新的空间。
(2)要素市场创新。包括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等。技术市场涉及到流通业科技含量的提高,金融市场涉及到流通支付方式的变革。要素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一定会促进流通业的创新。
(3)服务业市场创新。国家发布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有了一个设想,关键在于落实。就社会服务业与家政服务业来讲,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太大,老百姓总感到不方便,不顺心,不称心,不可信,门类少,服务差,缺规范,欠监管。
10.商业文化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包括中国流通业的复兴。商业文化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要抓好以下六件事:
(1)学习型企业。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爆炸式增长,企业必须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学习成为流通企业的新动力。
(2)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以赢利为目的,这没有错,但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如遵纪守法、业绩进步、社会安定、扶贫救灾等。
(3)以人为本。以幸福员工为前题,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诚实守信。诚信是商业的最高道德准则。要与欺诈、生产或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作斗争。
(5)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一种文化,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把创新作为一种动力。
(6)职业经理人制度。一定要与官本位思想彻底决裂,要在流通企业大力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凡企业管理层都应竞争上岗,使职业经理人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