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系统构架

2013-01-31彭雅慧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要素区域经济

马 骥,彭雅慧

(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作为一项内容复杂、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对国家、省份以及各个城镇的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人、社会、经济与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系统构架的角度出发认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对于深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理论认识、提升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水平、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系统论的角度界定区域经济联动的意义和内涵

1.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网络组织

从字面意思上解释“联动”一词的含义的话,联动就是一种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带动其他相关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都可能在一方的带动下,借助星星之火,层层相扣、步步发展,形成燎原之势。联动的实质就是以区域相邻为依托、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政府力量为后盾、以机制体系为保障、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核心建立一种集体合作、快速发展的集合模式,以实现相互间的资源共享、有机结合、市场开放和产业配合,最后实现1+1>2的优化成果。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区域的空间凝聚力,密切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绿色、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的综合能力。

从联系的观点和系统优化论的角度具体分析的话:

第一,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各个区域、各个内部要素根据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完整系统。

第二,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各个区域、各个要素在外界环境与自身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不断产生具有相似功能结构的新系统,并实现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整体演化过程。

第三,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各个区域在市场规律刺激下,相互交融、合作共赢、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联合行为。

第四,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在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基础上,各个区域合理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创新区域体系建设、转换区域产业结构、强化区域功能,让组织内的所有参加者都迸发出激情与活力的协作机制。

2.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关联紧密的制度安排

区域经济联动还是一种包括行为主体(代表区域利益的集团组织)、作用客体和动力机制的制度安排。行为主体又由企业、各级政府及政府代表和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组成。要想真正建立区域经济联动机制,就必须以上述行为主体为基础形成多层次、制度性的组织机构。

(1)企业

区域经济联动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是企业。企业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根据对市场行情的判断,自主安排自身资源配置、投资方向、建设规模,而不受行政力量的强制。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良好环境的建立和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则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2)政府

区域经济联动中最稳定的协调者和引导者是政府。政府之间实施联动的本质在于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联系,拓展相互之间共同的利益空间。目前,地方保护主义等体制性壁垒依然存在,阻碍了信息共享与资源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只有政府自觉进行市场化的制度改革,才能突破传统体制的行政束缚,实现高效、科学的区域联动。

(3)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民间性和公益性的社会团体。作为区域经济联动的一支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有助于实现联动组织内各个参加要素利益的最大化。

3.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有序运转的交互系统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区域经济联动要实现的发展是共同的、互利的、平等的、相互的、共赢的,是不允许牺牲某个参加要素的经济利益的。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经济水平的提升与人民幸福指数的上升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必须是协调共进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构架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和系统控制四部分组成。

(1)目标协调

作为区域经济联动的运行导向,目标协调包括资源互用(区域经济联动的基础)、设施互连(区域经济联动的前提)、市场互通(区域经济联动的关键)、产业互动(区域经济联动的核心)、生态互保(区域经济联动的要求)、文化互融(区域经济联动的纽带)、规划互绘(区域经济联动的导航)和制度互接(区域经济联动的保障)等几项要素。

(2)结构整合

作为区域经济联动的具体流程,结构整合子系统包括资源跨区域流动、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政策变化等核心要素。它们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做好结构整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握好区内发展,在联动中找到发展时机,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

第二,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发挥主体的辐射带动效应,充分激发主体的联动效应。

第三,建立科学发展观,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联动与生态联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相结合。

第四,将横向联动与纵向联动相结合,不仅要重视空间上各个要素发展的协调性,还要重视时间上区域经济联动的动态持续性。

(3)测度评价

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测评体系,得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各项参数,以事实为基础,反映政府区域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存在的弊端,根据各个子系统反馈来的信息制定完善可行的实施政策。

(4)系统控制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要求各个参与要素在相互配合协调的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测评体系,完善相关政策,实施区域联动监控与管理,将可能出现的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将已经出现的失衡降低到最小,形成长效发展、高效运转、优化创新的机制链条。

在这条机制链条中,公正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政策落实的源泉,强大的外界监控是政策落实的可靠保障,健全完善的评估测评机制是政策落实的衡量准则,全方位的资源共享是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畅通无阻的信息反馈渠道是政策落实的后继支援。各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运转有序、杂而不乱。

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特征

1.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以地缘接近为首要条件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一个首要前提是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也就是说地缘接近。欠发达地区在实施发展联动战略选择发达地区时,必须要将地理位置考虑在内。相同或相近的地理位置,使得双方具有共同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经济水平,同时在进行跨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生产资料的分配时,所需成本也会因短距离而大大降低,更能促进区域合作的顺利实现。

2.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以联动机制和联动制度为保障

行政区域制度是合作地区的地域限制,各个参加要素,比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很可能属于不同的身份或市县。如果缺乏联动机制和联动制度等促进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保障,行政区域制度和地域限制将会严重阻碍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要素流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将难以为继。

3.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以模式多样性为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各个区域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主发展的活力都非常旺盛,都具有谋取繁荣向上的愿望和意志,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高效高速的繁荣景象。

第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及各个区域之间虽然还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发展的差距,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差距的出现并不是由外在环境导致的,而是各个区域自主发展的特性决定的,区域间的差距并未呈现急剧扩大或两极分化之趋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势头或者出现缩小的趋势。

第三,对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商品交换造成影响的只有市场因素和价格因素。除此之外,生产要素、资源信息、商品都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自由流动,在区域之间发生资源争夺、市场禁锢等贸易摩擦的概率非常小,几乎为零。

第四,各个参加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协助、分工合作意识强烈,既重视本地区的特色发展,又不忽略相互之间的跨区域合作,追求自身效益与集体效益的最大化。区域间横向联合快速、持续、蓬勃发展, 形成了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区,实现了区域经济整合的最大化。

4.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以项目合作为主要载体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实现经济联动,密切经济交流,强化分工合作需要以项目合作为主要载体。经济联动成果的大小,更是取决于项目合作内容的可靠性和项目合作规模的大小。通过项目合作,挖掘并强化本身零散的、潜在的地区发展优势,将潜在的优势变成实际的经济效益,形成各个地区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良好循环。

三、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措施和策略

1.建立完善的价格机制体系

过去不合理的价格机制大大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必须要梳理农产品与工业产品、原材料与加工产品之间的价格关系,理清纷乱复杂的价格体系,建立完善健全的价格机制体制,为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地域联动打下价格基础。经济运行机制的透明度和价格信号的精确性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要遵循平等竞争、透明竞争的原则,形成公平可靠的区域分工协作关系,建立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平台。

2.促进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国家与地方、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权限。要从法律制度的层面严格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确保政府行政更加可靠、安全、规范。除此之外,要平衡国家与地方、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关系,及早实现向分税制度的转变,尽量避免国家与地方在利益分配上出现矛盾与冲突。

3.打造区域之间统一的市场

打造统一的大市场,目的在于消除区域之间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减少贸易壁垒,打破人为力量的阻碍,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商品的自由交换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改变相互之间各自为政、复杂紊乱的零碎局面,确立和谐有序、稳定可靠的经济新秩序。统一的大市场的建立要遵循层次化、步骤化的原则,不可一蹴而就,可以选择首先在某一范围内建立简单的共同的市场,然后等到经验成熟、资金雄厚的时候着手打造全层次、广范围的统一的大市场。

4.改变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联动发展,必须要打破目前现存的经济格局,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第一,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解决好同一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向雷同的问题。第二,要强化各个区域的分工协作和互利共赢意识,优势

互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特色。第三,要改变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布局,经济发达地区要强化高精尖技术的发展,不发达地区要提高自身传统工业的升级能力,调整好不同地区的发展策略。

5.制定区域经济政策

中央政府应该借助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在合理范围内控制对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投资额度,让发达地区能够在市场调节杠杆的作用下达到区域经济活动的持续、动态的发展。

要在合理范围内加大对西部、革命老区、中部地区、偏远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家投资和政策支持,严格监督扶贫基金的使用状况,继续落实国家的区域补充政策和制度。

[1]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靳忠伟.多港区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银温泉,才婉茹.中国地区间市场分割成因与治理[J].经济研究,2001,(6):3-12.

[3]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要素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区域发展篇
也谈做人的要素
区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