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利气清淤方治疗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2013-01-31姜宏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5期
关键词:茵陈蒿利胆清淤

姜宏伟 叶 虹

(1.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 余姚 315400;2.浙江省余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余姚315400)

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症(AIC)以黄疸及皮肤瘙痒、肝区疼痛为典型表现,晚期会出现黄色瘤、门脉高压、肝硬化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笔者近期采用清热利气清淤方治疗AIC,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6例均为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AIC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程6个月以内,诊断按文献[1-2]执行。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 32~73 岁,平均(46.72±10.80)岁。 对照组 40例,男性 28 例,女 12 例;年龄 29~72 岁,平均(45.61±12.43)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1.0 g入液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予清热利气清淤方:茵陈蒿30 g,黄芩 9 g,黄柏 6 g,茯苓 15 g,白术 12 g,厚朴 10 g,枳壳 10 g,郁金 10 g,丹参 30 g,杜仲 10 g,生大黄 9 g,砂仁6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 mL,早晚各服用250 mL。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均治疗14 d。

1.3 观察方法 记录患者黄疸消除时间,比较治疗前后瘙痒评分(Ribalta评分法),根据文献[2]评判患者肝区疼痛改善率;采用酶法测定ALT、AST及γGT、磷酸对硝基苯法测定ALP。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瘙痒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肝区疼痛改善38例(82.61%),高于对照组的20例 (5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消退情况比较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消退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下同。

?

2.2 两组治疗后 ALT、AST、γGT、ALP复常情况比较见表 2。 结果示治疗组 ALT、AST、γGT、ALP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ALT、TBA、ALP、AST复常率比较n(%)

3 讨 论

肝内胆汁淤积症属于中医学“阴黄”、“黄疸”范畴。《诸病源候论》指出,“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而发黄”,说明湿热搏结、熏蒸肝胆而引发本症。因此,治疗应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

清热利气清瘀组方中,茵陈蒿、黄芩、黄柏直折湿热,厚朴、枳壳行气利胆,郁金、丹参活血开瘀,杜仲补肝肾不足,兼去湿淫,茯苓、白术、砂仁健脾祛湿,大黄可以助茵陈蒿利湿通下[3],诸药配合,而收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利气活血化瘀之效。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蒿、郁金、大黄具有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分泌,同时可促进胆汁中胆红素及胆酸的排出,快速消除黄疸。黄芩、黄柏能缓解自由基对肝细胞损伤,恢复肝脏功能,保肝降酶。因此,本观察中治疗组黄疸消退、瘙痒减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ALT、γGT、ALP、AST 复常率亦高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利气清淤方治疗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有良好效果。

[1] 叶维法.临床肝胆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20-543,637-645.

[2] 谢雯,王艳斌,赵红,等.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74-487.

[3] 吴爱明.清热利湿止痒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J].黑龙江中医药,2007,49(2):26.

猜你喜欢

茵陈蒿利胆清淤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茵陈蒿汤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黑臭及劣Ⅴ类水体底泥环保清淤与二次污染控制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
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