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腑导滞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2013-01-31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5期
关键词:通腑肠梗阻排气

廖 莉

(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四川 内江 46100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由南京军区总医院黎介寿院士提出,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笔者依据张仲景治疗腑实证的辨证思维方法,自拟通腑导滞汤治疗本病,收到较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2007年5月至2012年8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0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男性 34 例,女性 17 例;年龄 25~48 岁,平均(34.3±1.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34 h,平均13 h;其中阑尾切除术后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8例,胆囊切除术后9例,小肠手术10例,腹部创伤术后5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 19 例;年龄 23~52 岁,平均(33.1±1.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38 h,平均11 h;其中阑尾切除术后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1例,胆囊切除术后6例,小肠手术4例,腹部创伤术后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包括:(1)禁饮食;(2)持续胃肠减压;(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4)完全肠外营养支持;(5)应用广谱抗生素;(6)采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组加用自拟方剂通腑导滞汤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基本方为生大黄30 g(后下),枳壳 15 g,厚朴 15 g,槟榔 15 g,莱菔子30 g,红藤 30 g,赤芍 20 g,桃仁 15 g,当归 15 g,降香15 g,炙甘遂2 g(另包冲服),叶下珠30 g。剂量依患者年龄、体质量及病情变化适当调整。恶心、呕吐重者加姜半夏,瘀血证候明显者加延胡索、丹参。鼻饲或口服,每日1剂。治疗3~5 d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

1.4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拟定。临床痊愈:腹胀症状已经消失,出现排气、排便;肠鸣音由原来的较为稀少变为活跃,腹壁柔软;恢复饮食后,梗阻症状不再出现。显效:肠梗阻症状基本消失,基本能够恢复正常饮食,不再复发。有效:肠梗阻症状减轻,饮食不能正常进行,可能复发。无效:肠梗阻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A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或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同肛门排气时间人数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P<0.05)。

表2 两组不同肛门排气时间人数比较(n)

2.3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48 h内腹痛、腹胀消失37例,对照组8例;72 h以上缓解者治疗组14例,对照组为43例。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 (7±3.6) d,对照组为(11±4.3)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患者术后由于组织损伤、异物、感染等因素激活体内的炎症介质,伴随局部组织的修复,局部和全身产生防御性的炎症反应。如果炎症介质分泌过多,则会导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损伤,出现液体渗出和细胞浸润,使肠壁充血水肿,局部组织纤维蛋白增多,造成肠粘连梗阻和肠麻痹,因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既有机械性的因素,也有麻痹性的因素。

肠梗阻属中医学“痞满”、“腹痛”、“腹痛”范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肠。肠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传化饮食和水液,以“泄而不藏”、“以通为用”为特点,本病以腹部手术创伤为基础,加之外邪入侵,或气血不足,或情志内伤而发病。在仲景理论的指导和启发下,笔者在具有通下调气的承气汤基础上加入炙甘遂和行血养血及对症治疗之药,定名通腑导滞汤,主选通下导滞的大黄使腑气通畅,顺利排便通气。大黄的泄下作用主要在结肠[3],能使中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蠕动加快,而中上部手术主要影响小肠及以上部位的胃肠功能,甘遂能刺激整个肠管特别是小肠蠕动[3]。同时甘遂的逐痰利水有利伤口处的充血水肿消散,以助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胃肠功能恢复;术后症状是由损伤刺激引起,致局部血运不畅,肠胃功能紊乱,蠕动减弱所致,因此在方中选用赤芍、桃仁、降香、红藤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加入当归既有养血补血之力,又能达祛瘀生新之功,同时该药还有镇静,镇痛的作用[4]。血阻则气滞,故方中加入枳壳,厚朴,槟榔行气导滞,推动血运。莱菔子既可助甘遂化痰,又可助理气药导滞,药理研究认为该药能增强回肠的节律性收缩[4]。叶下珠有散气去积作用,能促进肠蠕动和胃肠功能的恢复。伤寒论所治之腑实为热病后所致,而手术后腑实不通为损伤所致,加之症状以腹胀为主,故去芒硝而加用活血化瘀之药更符合张仲景辨证思想。笔者认为,发现术后有早期炎性肠梗阻症状,应尽早采取通腑导滞汤进行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1] 陈贵廷,杨思澎.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272.

[2]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9-70.

[3]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31-240.

[4] 张民庆.现代临床中药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561-562.

猜你喜欢

通腑肠梗阻排气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
缩缸强化汽油机用高效排气消声器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