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的主客二分模式辨析
2013-01-30袁凌新
袁凌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5)
人类曾经自负地把自己看成地球万物之灵长,以其实践智慧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创造出自己美丽的家园。人类曾经为自己过分的进取心和实践的伟大成就所陶醉,然而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了人类实践功利性之僟妄,人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而只是它的一部分,人的实践意志必须服从于大自然的规律,而不能忽视和超越它。恩格斯曾经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P383)以人为中心的主客二分模式不计后果地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地球的沙漠化、荒漠化破坏了人赖以生存的耕地和农田;气候的变异;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农药的滥用、食品的污染严重损害了人的健康;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使人类的发展失去了可持续性,等等。这些问题就是自然界对我们进行的报复,人类已经和正在为此付出贫困、健康以及生命的代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类在自然界所取得的胜利。所有这些问题引发了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于是人们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伦理”、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反对和拒斥征服和支配自然的“主客体二分”的实践模式问题,等等。
一、主客二分模式的价值合理性
一些生态主义者认为,人类实践的主客二分模式是近代哲学的产物,由于近代哲学主体性的确立,使人的实践的能动性空前高涨,从而吹向了向大自然进军的集结号,自然界成为人类战胜和征服的对象和客体,成为人类满足自己生存、发展以至享受的实践场域。人类在讨伐自然、喝令自然向自己低头的过程中,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其祸根就是人类主客体二分的实践模式。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超越和扬弃之。如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点觉察出主客体二分模式带来的问题,但是,本文以为,并不能因此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模式的合理性。
实践的主客体二分模式是人类独特生存方式的体现。
主客体二分模式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历史地形成的。人与其它生物共处于同一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P56)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1](P383)人类与其它动植物一样都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生存。在人类历史的童年,人类缺乏独立的生存意识和能力,从而敬畏自然,顺从自然,人与自然混沌一体,人与自然处于原始的“和谐”之中,此时,并没有人类实践的主客体二分模式。然而,人类毕竟是地球上最为独特的动物。从物种上说,因为人没有尖利的牙齿、粗厚的皮毛,人的这种类特征注定人不能简单地从大自然获取现成的生活资料,他的生存活动甚至不如其它动物优越。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天然的自然物不能直接被人所食用,如果人要在有用的形式上占用自然物,就必须改变它的性质或形式,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3](P183)就像耶和华对亚当的诅咒一样,人类注定要汗流满面地劳动。然而正是这种劳动才创造了人,才创造了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动物没有劳动的能力,所以,“动物的生存方式是顺应自然界的状况和变化而改变自身,因而本质上是被动的、适应性的;人的生存方式则是在适应自然状况的前提下,还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实践的方式改变自然,使自然适应于人,因而本质上是主动的”[4](P59)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人类不仅遵循“物的尺度”而且遵循“人的尺度”,亦即人产生于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然而却并不满足于自然的现状,人要不断追求超越现实性的、更高的、理想性的生存方式。
在遵循“人的尺度”的劳动实践中,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也塑造了越来越清晰的主体意识,人的这种意识在于从自然界不断获得生存、发展以至享受的自由的能力和权利,因而自然界成为人类索取的对象和客体。人类劳动实践的主客体二分模式是人改造世界能力进化及其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这种模式才使人区别于动物,正是这种模式才使人一步步地发展起来,变得越来越文明。这种模式的外在表征是人所引起的外部世界的改变,内在表征是人自身主体性的确立。客体的变化映射着主体的变化,人的主体性的演进又引起外在对象的变化。外在的对象即客体与人的主体性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有机统一体。现实的人只有通过劳动实践将其本质力量对象化为现实世界才能确证和改造自身。换言之,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只有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人才是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并且人的这种对象性正是他自己从事对象性劳动的结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实践活动主体即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劳动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对象,对象因此获得生命。同时,劳动者自身通过对象化的劳动实践,生产更多的对象性产品,从而使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说,对象化劳动是人的本质肯定,只有在创造或设定对象的劳动中,真正的人的存在才得到了实现和证实。马克思因此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产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P88)由此来看,主客二分的实践模式从人的生存意义上说,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价值诉求的合理性。
二、主客体二分模式的缺陷
主客体二分的实践模式,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并不能掩盖它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诸多问题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人的主体性过分张扬对其生存的客体环境造成的诸多负面效应,这突出表现在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随心所欲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历史,作为历史的现实基础问题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将人和自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然而人类却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从而造成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人在主体实践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把自然当成附带的、可资利用的因素,当然就不会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反而对自然肆意妄为,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实践主体性带来的问题称之为反主体效应,即“人类的实践在一定条件下会违背其初衷,适得其反地制约或有碍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4](P66)实践的反主体效应是随着人们改造世界实践能力的提高逐步显露的。在古代和近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实践的反主体效应并不突出。尽管如此,一些哲人仍然提出了警告。实践的反主体效应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恩格斯当属先知先觉者。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深刻分析和揭示了实践的反主体效应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并列举了大自然对人无情报复的大量事例给世人以警告。但人们对这些警告所及的现象却视而不见,我行我素。其原因在于,除了生存问题重于环境问题之外,还在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践的正面效应的受惠者往往只是少部分人,其负面效应却由更多的人来承受,由于利益的驱使,受惠者总是对实践的反主体效应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甚至刻意掩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践主客体二分模式的反主体效应进一步凸显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严重。无数有识之士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极大地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人对自然界的干预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迅速加剧了,人们经过移山填海,围湖造田等,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及地球的各个角落,自然界几乎完全人化了。人类这种实践能力的发挥对自然环境带来从未有过的、空前的冲击和破坏。“大自然虽然是及其富有而又慷慨的,但它也是脆弱的,是精细地平衡的。自然界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这种界限就是底线和极限——引者注),如果超越这些界限,自然系统的基本完整性就受到威胁。今天,我们已经接近许多这样的界限,我们必须重视危机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危险性。”[5](P39)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为人对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效率空前提高与消耗的空前扩大与浪费。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许多资源和能源接近枯竭,使得人类今后的发展失去可持续性,如此发展下去,将极大威胁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另外,由于人们不计后果地对大自然进行盲目的开发,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从而造成了地球气候的异变,大气和水源的污染,还有土地的沙漠化和荒漠化,这个地球将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这个罪魁祸首就是人类自己。客观地说,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全是人类造成的。但是,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天灾”都带有“人祸”的影子。
主客体二分的实践模式并不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并非天生就是地球的破坏者,就整个人类而言,他们改造自然的本意是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包括为自己创造优美的生存环境。但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的确与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有关。其社会的背景原因,主要是近现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支配了经济与社会,与此同时形成了占有和享乐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在此情景下,大自然仅仅成为满足人们占有欲和享受欲的客体对象和手段,它自然不会得到人类的尊重和保护,相反,随着人的能力的提高和欲望的扩大,自然本身就会被剥夺得越来越严重。当然,除了以上原因,还有认识上的因素。即使经过精心思考、精密思考,人对自然的策划改造仍然可能带来始料不及、事与愿违的负面影响。自然和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完全预料到、甚至完全预料不到其实践活动的后果,更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结果,加之价值取向的主观因素,使问题会变得更加不确定。因此,对人的主体性活动必须有制约,必须凸显实践活动的“物的尺度”。因此,对主客体二分的双重效应持谨慎的甚至批判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主客二分模式可以超越吗
主客体二分的实践模式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主客体的片面分割又造成诸多严峻的问题;二分的模式是有缺陷的,然而却不能因为存在缺陷而根本否定人类独特的认知和生存方式即主客体二分。因此,主客体尺度是辩证统一的,即使自然既能充分满足人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合乎其自身的性质和运行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界尽管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但是相对于自由的有意识的实践主体而言,自然界本质上只是被动的客体。坚持主客体尺度的统一,其主张只能由人主动来提出,也只有通过人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解铃还须系铃人,主客二分的问题是由主体的人造成的,也只有通过人才能解决问题。只有人才能承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只有基于这种责任意识,人才能正视自身所造成和面临的急迫问题,才能有可能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因此,这里应该区分主体性意识和能力的增强与主体性的膨胀两个概念。所谓主体性膨胀,特指主体性的片面、盲目发展和对主体性的无限夸大。主体性增强不一定导致主体性膨胀,不能以某些人在某些时间、某些领域内主体性的膨胀来否定另一些人或整个人类对自身主体的意识、能力和行为进行理性、自觉的反思。“从正面意义上说,主体性增强不仅表现在人的能力和感觉上,更表现为自觉性和反思意识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毫无顾忌地、疯狂地向自然索取,滥用并挥霍资源等,并非主体性增强的结果,反倒是主体自觉性不够造成的,是由于人的理智和德行和他的能力不相称所致,因为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缺乏正确的估量,对自己能力和行为的界限缺乏自知之明,正是主体性自觉性和反思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4](P89)可以这样说,人的主体性越强就越能正确地位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从根本上否定人的主体性,也就根本否定了人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从而放弃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那么人的个体的生命将不复存在。一些生态主义者主张人回到自然,回到绿色甚至“深绿”的生活,那么本文作者认为,无论人的生活方式如何“深绿”,也不可能像某些食用绿色植物的动物一样生活。即使一些极端的生态主义者如此想象,现实也不具有可行性。主客体统一的实践模式是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是难以超越的。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谈论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是特指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合理、和谐相处的发展,并不能脱离人这个主体。因为发展理念就是改善、进步和完善等,这是人类对事物存在状态的主观的价值判断。自然界本身无所谓发展,无所谓好坏。当我们主张保护自然,给予自然人文的关怀和情怀,创造一个优美环境时,是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出发的。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应该在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同时,创造美好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是对其它文明的代替,而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好生态文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陈新夏.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