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探析
2013-01-29赵艳
赵艳
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探析
赵艳
目的 探讨黄褐斑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氨甲环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肌苷、维生素C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氨甲环酸;还原型谷胱甘肽;黄褐斑
黄褐斑属一种慢性色素沉着性疾病,治疗较为棘手,为面部后天性色素性病变类型,对面部美容有着一定影响,在皮肤科较为常见。以棕褐色对称性沉着分布于面部两侧为主要一现,且随女性周期或季节更替变化,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但男女均可发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巡查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肌苷、维生素C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男2例,女78例,年龄17~56岁,平均(38.6±10.7)岁。真皮型24例,表皮型30例,混合型26例;病程0.1~29年。排除造血系统及肝肾疾病者,治疗前1个月均未使用对色素有代谢作用的药物。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100 mg、肌苷200 mg、维生素C 3 g加入5%葡萄糖250 mg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0.3 g口服,3次/d,并联用氨甲环酸片剂0.25 mg口服,2次/d,1个疗程为3个月,若效果不理想者加1个疗程治疗。
1.3 效果评定 依据《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评定效果[2]。痊愈:肉眼观察色素斑显示,颜色呈基本消失表现,消退面积在90%以上;显效:肉眼观察色素斑显示,颜色呈明显变淡表现,消退面积在60%以上;好转:肉眼观察色素斑显示,颜色呈变淡表现,消退面积在30%以上;无效:颜色无变化,消退面积在3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3 讨论
黄褐斑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将其定义为损容性疾病类型,好发于面部,可能为在酶的作用下,于皮肤分布的酪氨酸最终合成代谢产物黑素蛋白所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为黄褐斑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抗癫痫药物、氧自由基、光毒性药物、微量元素含量、化妆品、局部微生态环境、甲型肝炎、酪氨酸功能障碍等也与其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故一直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主要从降低黑色素细胞活性、防止黑色素颗粒形成,对黑色素细胞增生加以抑制等方面入手。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西医用药、中医用药、中西医结合用药等,因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具有较强个性化特点,在推广时受到一定限制,而西医具备清晰的用药规则及药理规律,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
黄褐斑采用西医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儿茶素、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E等。单用维生素类药效果相对局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临床有较多报道。氨甲环酸为止血药,又称止血环酸,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发挥止血效果,同酪氨酸在化学结构上具有一定相似性,故可诱导竞争性抑制产生,对酪氨酸酶与酪氨酸的结合加以阻止,最终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故起到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人体内谷胱甘肽以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存在,为一种三肽化合物,含有疏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激活疏基酶,具有活化氧化还原系统,可起到解毒效果。还原型谷胱甘肽由甘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结合而成,在体内糖谢过程中参与,对体内高能量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发挥辅酶效果,并具备整合解毒及抗氧化作用。临床对黄褐斑采用抗氧化作用机制治疗,因其可将人体内自由基清除,故需对治疗方案行进一步探索,将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氨甲环酸联合应用,效果显著。本次研究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黄褐斑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吴溯帆,石杭燕,陈永,等.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4(19):106.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2003年修订稿).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66.
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学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