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临沂市银杏产业36年的发展与评价

2013-01-26马瑞红战臣祥李斌吴敬芝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3期
关键词:银杏果郯城县临沂市

马瑞红,战臣祥,李斌,吴敬芝

(1.临沂市林业局,山东 临沂 276000;2.临沭县玉山镇林业站)

银杏是优良的多用途经济林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银杏是临沂的市树,银杏产业是临沂市最具区域优势的林业产业、也是山东省重要的特色林业产业。

1 临沂市银杏发展历程

1.1 1976~1985年银杏栽植处于恢复生产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稳固林业政策,履行林权改造,发放林权证,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1981年银杏面积达4700亩,占全省第一位。20世纪80年代初“银杏提早结果早期丰收”课题的实施研究,解决了银杏结果晚的问题。1985年银杏年产量70万kg,居全国第二位。

1.2 1986~1988年银杏栽培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1987年临沂市郯城被山东省列为银杏生产基地县。1988年临沂市郯城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议》和成立了银杏生产引导小组,制订了银杏生产发展计划,在新村乡建起了银杏矮化密植园、银苗间作园、银杏丰产园、良种园等不同模式的银杏示范园4处。至1988年底全市培养苗木60万株,银杏面积发展到14700亩,定植结果树35万株。

1.3 1989~1995年银杏事业迅猛发展

临沂市于1992年9月举办了“中国郯城银杏节”、1993年举办了“中国郯城国际银杏节”,1993年成立了山东沂蒙银杏开发协会,1994年承办第三届“全国银杏学术研究会”,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1993年、1994年曾两次作出了关于银杏生产方面的批示。到1995年发展片林面积6.1万亩,定植银杏650万株,年产银杏240万kg,产叶280万kg,银杏果、叶、苗系列产品年收进达2.9亿元。

1.4 1996~1999年银杏产业发展处于初具规模阶段

1996年郯城县与法国博福易普生制药公司、德国施瓦布制药公司合资兴建了绿源有限公司,年加工银杏干叶2000t,为全市银杏叶生产销售奠定基础。到1999年底全市银杏果叶苗及系列加工产品综合产值到达3.5亿元。

1.5 2000~2006年银杏叶、果发展处于低谷期

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银杏叶终端加工产品黄酮甙价格下降,2006年鲜叶价格最低跌至0.2元/kg,很多地方出现毁园现象,全市银杏采叶园大面积减少。新建的采果园产量连年增加,而国内的加工、贮藏、销售能力有限,又受主要出口市场日本需求降低的影响,银杏果价格跌至在5元/kg左右。

1.6 2007~2011年银杏高档绿化苗木大发展期

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世界性赛事活动影响,全国一线城市绿化档次的逐年提高,导致社会上对高档银杏绿化苗木的需求急剧增加,15cm以上的绿化大苗在全国热销。到2011年底银杏苗木存圃数量2.6亿株,以新村乡为重点建起了银杏叶、苗购销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苗木集散地。

2 现代银杏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面临的形势

2.1 产业发展特点

经过36年的波动起伏发展,临沂市银杏产业发展已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初步形成了果、叶、苗、茶、盆景、技术六大市场,2011年银杏产业产值达28亿元。

2.1.1 种植培育由规模化向标准化转变。随着外方对银杏鲜叶、干叶、土壤农药残留标准的不断调高,郯城县依托安泰生物科技能源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把GAP标准生产作为银杏发展的重点之一来抓,全市已拥有银杏GAP标准采叶圃基地1.2万亩。

2.1.2 苗木交易由传统化向市场化转变。近年来,郯城县政府引导在新一村、孙埠村建设起两处规模大、功能全、管理集中的银杏苗木市场,容纳200余家经营大户,带动1000余家个体户从事银杏苗木经营配货、装载、运输、信息服务等生意。银杏苗木市场年交易苗木达5000万株,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苗木集散地,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市场格局。

2.1.3 产品加工由单一化向系列化转变。银杏加工由单一的烘干鲜叶、炒银杏果向深加工发展,既符合当前国内外银杏综合加工市场的需求,又进一步拉长了银杏产业链。目前全市已发展银杏叶加工、银杏茶生产、黄酮甙提取、银杏果系列食品生产等企业50余家,先后开发生产了银杏叶茶、银杏工艺、银杏食品、银杏保健品、化妆品等10大类100余个品种。

2.1.4 种质资源保护由分散化向基地化转变。为更好地收集、保护、开发利用现有的银杏种质资源,2010年2月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鲁发改农经[2010]173号),批复在郯城县国有清泉寺林场建设银杏种质资源库,资源库占地450亩,规划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测定区和繁育区。基因库收集保存银杏种质资源284个,总投资840万元。

2.1.5 产业发展由自发化向政府引导推动化转变。中共郯城县委、郯城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6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银杏产业发展的意见”(郯发[2011]39号)。对银杏生产实行专项考核,并设立银杏产业发展贡献奖,对发展银杏产业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2 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2.1 银杏苗木。目前全市银杏苗木基地面积达9.2万亩,存圃银杏苗木数量2.6亿株,其中米径10cm以上中、大规格苗木1100万株。2009~2011年,银杏绿化苗异军突起,价格一路上涨,交易量成几何倍增,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银杏苗木集散地,每年银杏苗木交易量曾达到5000万株以上,交易额曾达到10亿元。但从2011年底开始,银杏苗木出现价格下滑、市场萎缩现象,至2012年3月,部分规格的苗木价格下降了60%,市场交易量只有2011年同时期的5成左右。

原因:一是刚性需求量减少。中型绿化银杏苗木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重庆、上海、北京等城市绿化用苗需求量减少,北京、上海前几年因奥运会、世博会召开,城市绿化的乔木树种主要用苗为银杏,特别是重庆市在2009~2011年大搞城市绿化,3年共栽植银杏105.6万株,拉动了银杏苗木价格上涨,目前三大城市绿化所需银杏苗木已趋于饱和。二是受国家调控房地产影响。三是供求关系趋向平衡。目前我市及江苏邳州等地,米径13~25cm规格的银杏苗木占存圃银杏苗木的70%以上,苗源相对充足。

2.2.2 银杏果。自2003年至今,银杏果市场行情一直呈下行趋势。从1995年的60元/kg,到2012年不足5元/kg,价格下降了90%以上。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银杏果市场供应增加。目前全市银杏果的产量近400万kg,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产量翻了一翻;二是种子育苗减少。自1998年银杏果、叶、苗全面进入底谷以来,银杏种子育苗量骤减。在1998年之前,全市所产银杏果60%以上都用于育苗。三是出口市场萎缩。作为商品果,全市银杏果70%以上出口,主要是韩国、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量急骤减少,与高峰期相比减少60%。

2.2.3 银杏叶。近年来,银杏价格呈上升趋势。2012年7、8月份采叶园银杏鲜叶市场价格为4元/kg左右,干青叶价格达到了20元/kg以上。主要原因是银杏专用采叶面积减少,优质银杏叶产量上升速度不快,加上近年来市场对银杏叶需求上升,导致银杏叶价格上扬。

3 十二五科学发展的主要对策

3.1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根据银杏产业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科学制定临沂市银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2 加快银杏专用良种引进和选育

良种及选育研究是现代银杏产业振兴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加强银杏种质汇集保护的同时,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新时代药业集团等进行产学研结合,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初步选育出一批叶用、果用、绿化用、材用银杏新品种。

3.3 强化现代银杏产业开发力度

银杏产业发展必须走资源开发规模化、产品开发系列化、质量标准规范化、生产经营集团化的道路。银杏深加工开发的重点是保健食品,以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与北京兴和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制药企业为龙头,联合种植基地、粗加工企业、科研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银杏产业开发集团,创名牌产品,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猜你喜欢

银杏果郯城县临沂市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解放战争时期还乡团的由来、危害与瓦解——以郯城县为中心的考察
孩子和银杏的故事
“银杏红茶”助农增收
野外生银杏果不要吃
郯城县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分析
老奶奶的笑容
早春土豆播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