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感染期的护理体会
2013-01-25翟丽娟李桂花
翟丽娟 李桂花
(解放军第181医院肝胆外科,广西 桂林 541002)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的护理体会
翟丽娟 李桂花
(解放军第181医院肝胆外科,广西 桂林 541002)
目的 总结重症胰腺感染期护理的重要性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38例(男性29,女性9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感染期的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抗感染、抗胰酶、能量支持等措施。结果 37例症状稳定,1例死亡,2例后期手术治疗。结论 明显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优质有效地及时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感染期病情的转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确的饮食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10%~20%。20世纪80年代,多数病例死于疾病早期,直至近10年来,随着SAP外科治疗的进展,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总体病死率仍高达17%左右。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明显,由于患者免疫力较低加上肠道细菌移位以及医源性腹腔灌洗无菌操作不当等原因,坏死组织并发感染的可能性极大。SAP感染发生率高达40%,病死率为20%,防治感染是预防后期SAP并发休克措施之一[1]。
重症胰腺炎的病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期:①急性反应期:自发病至10d或2周左右,常有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脑病等主要并发症。②全身感染期:以全身细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后期)或双重感染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可有局部胰腺坏死感染、胰腺脓肿形成。③近期并发症期:如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等。④远期并发症期:主要包括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本文主要对我院肝胆胰外科从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38例重症胰腺炎感染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1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护理注意事项
1.1 病情观察及护理
①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其中心率突然增快或不明原因的降低需要警惕爆发性感染的可能,需及时通报医师。②体温曲线的观察:体温超过39℃或持续低热说明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要主动向医师反映,与医师配合积极救治。③呼吸情况:注意呼吸频率的变换及呼吸的幅度,如呼吸带有酮味,则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需及时通报医师行血气分析检查。④记录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如突然尿量减少需及时通报医师,协助诊疗,并根据生命体征的变化调整输液的速度。⑤多器官功能障碍:树立医疗整体观,不能单纯观察单一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需从病情出发,判断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后通报医师,以便医师能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换。⑦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定期给予患者翻身拍背;给予口腔和会阴护理,以确保患者平安度过感染期[2]。
1.2 各种管道的观察及护理
①胰腺炎早期如行手术治疗术后引流管道较多,每个管道均需精确记录引流量并注意颜色的变化。②保持各引流管道固定通畅,给予翻身拍背时要注意保护各管道,避免翻身时将管道拖出。③定期更换管道口敷料,并注意无菌操作。④如手术放置双腔引流管,则需给予腹腔冲洗治疗,冲洗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冲洗液最好保证30℃左右并带有甲硝唑等抗菌药物,避免医源性污染。冲洗过程需严格记录出入量,并询问患者有无腹痛、畏寒、发热等不适,如出现腹痛、畏寒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停止冲洗并报告医师,以便进一步处理。⑤胃管的护理:记录24h胃液的量及颜色变化,同时要看护好患者,防止患者自行将胃管拔出,患者如不配合,要耐心给予说服[3]。
1.3 营养支持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的患者营养需求为基本代谢的1.5倍,如出现高热等情况营养需求量可能为基础需要量的1.8倍,但此时患者往往尚未恢复饮食。所以在感染期需给予肠外营养同时尽早恢复患者肠内营养,是增强患者免疫力,更好的应对感染期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给予患者配置肠外营养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按一定顺序配置营养液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定期监测患者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4]。
1.4 并发症的观察
①电解质紊乱:因禁食、频繁呕吐及医源性补充不足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护理应注意患者有无腹胀,恶心,乏力,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弹性等变换,并定期行电解质检查。②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及手术后长期禁食容易诱发消化道出现,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皮肤色泽等的变化。③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中要保持导尿管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色,性质,测定尿比重,并及时报告医师做相应处理。④呼吸功能衰竭:护士要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及深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注意患者中心静脉压,避免过快速的补液,防止肺水肿的发生。总之,护士只有了解临床各种并发症形成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观察,更好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相应的并发症,及时通告医师并积极处理,可以把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降到最低[5]。
2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重症胰腺炎感染期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目的和方法是:①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疗护理。③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5]。
3 健康教育
①告知患者胰腺炎感染期发热易反复出现,如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不要过度紧张,要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②嘱患者规律饮食,并早期下床活动,如有腹痛、腹胀的情况需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注意每天体温的变化。③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身心健康,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1] 薛平,黄宗文,张鸿彦,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休克的临床探讨[J].华西医学,2006,21(3):441-442.
[2] 韩玉霞.重症胰腺炎的术后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07,9(2):111.
[3] 关克勤,高增润,韩连壁.重症胰腺炎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2):744-746.
[4] 邵建平.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J].武警医学学报,2008,17(12): 1150.
[5] 龙洪航.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 7102-7103.
[6] 王庆玲.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保健, 2007,15(19):88-89.
R473.5
B
1671-8194(2013)28-0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