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新思维
2013-01-25瞿运秋
瞿运秋 刘 楠
(江西农业大学医院,江西 南昌 330046)
合并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新思维
瞿运秋 刘 楠
(江西农业大学医院,江西 南昌 330046)
通过对68例合并有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发现此类疾病诊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寻找一些策略,总结一些经验,给临床工作一些启示。
功能性胃肠病;心理障碍;诊治思维
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比较常见,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功能性胃肠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肠道感染、脑-肠轴功能紊乱等因素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普通人群患病率为21.9%。患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消化道症状,而无法找到形态学或生化异常来解释这些症状。最为常见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便秘[1]。有调查显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有约半数病例伴有精神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焦虑、疑病症、癔症、社会适应不良等。合并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认为其可能通过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蓝斑核-迷走背核-自主神经-肠肌间神经系统致使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胃肠动力紊乱及感觉过敏。
2009年以来,我院收治68例诊断为合并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根据胃肠病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7名,女性41名,年龄16~56岁,平均32岁,分别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精神方面的表现。对他们的诊治过程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1 功能性胃肠病伴心理障碍的特征
1.1 功能性胃肠病的表现多样化和复杂化,涉及多个部位、器官、系统,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疼痛症状(腰酸背痛、四肢酸痛)、心血管系统症状(胸闷气短、心悸)、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疲乏无力、睡眠障碍)等。症状多不典型,不能用单一的器质性疾病来解释,患者非常在意症状描述,反复陈述、强调,常担心没有把情况向医师说清楚或担心医师没听清楚她的病情[2]。
1.2 复杂症状相对应的体征轻微,缺乏相对应的阳性体征,患者反复经过各种检查没有发现明确的异常结果,甚至怀疑检查的准确性,总认为自己病得很重不可能检查不出问题。
1.3 就诊经历“曲折漫长”,辗转多家医院和多位专家诊治,没有收到满意的疗效。总是抱怨医师诊治不认真、不仔细,对医师提出的治疗意见和建议持怀疑态度,甚至抱怨医务人员对病人不负责。
1.4 多数患者多具有一些明显人格特征:敏感、多疑、神经质、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对待生活工作和各种压力采取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
2 功能性胃肠病伴心理障碍的诊断思维
2.1 按“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要求,认识功能性胃肠病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的疾病模式,多层面去发现和探寻合并心理障碍问题的根源。成年应激、社会支持和社会经历不仅影响生理和心理反应,也通过脑肠轴的两条通路直接改变消化道的功能,导致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感觉高度敏感、脑—肠轴相互作用失调、自主神经和激素调节改变,产生一系列精神心理障碍和消化道症状[3]。
2.2 以开放的诊断思维,全面了解患者患病过程、起病诱因、演变及治疗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全面评估整体状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问题。
2.3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精神状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生活经历等,分析患者胃肠功能和可能合并有精神心理障碍。判定患者的胃肠功能异常和精神心理障碍的关系,是生理功能障碍继发精神心理障碍还是心理障碍引起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2.4 诊断思维不能完全局限于罗马Ⅲ标准,罗马Ⅲ诊断标准它属于“基于症状学的排除性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当然排除器质性疾病仍然是诊断功能性疾病的原则[4]。
3 伴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处置思维
3.1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有关精神心理问题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对合并有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识别意识和处置技巧。必要时可提请精神心理专科医师会诊或给予帮助,制定患者可接受的治疗方案,鼓励患者接受治疗。据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综合性医院各科医师对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识别率和处置意识都是非常欠缺和薄弱,只有5.8%的医师给予了精神类药物治疗,有8.24%的医师建议患者到精神科就诊。所以增强这种识别意识和处置技巧是正确诊治伴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的前提和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才能去发现问题、探寻其根源。
3.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确保成功治疗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获取患者的信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和延续。临床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多加倾听、理解和关注,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问题症结所在,明确患者认为最痛苦、最困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解释和宽慰,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和信心。
3.3 根据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理和心理层面评估患者病情,评估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互影响,评估疾病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予之相应治疗的同时兼顾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给予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疗。
3.4 合理使用精神类药物,选择药品时尽量选择比较熟悉的、常用的、安全可靠的,从小剂量开始,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剂量,逐渐调整到最佳有效剂量。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继续用药和治疗的信心,治疗前应充分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说明轻度的、一般的不良反应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可以继续用药。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可以考虑联合用药治疗。
3.5 治疗过程中加强随诊,定期随访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处置出现的负反应。通过随访可以加强与患者勾通,促进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利于整个治疗的完成,提高治疗效果。
[1] 方秀才,柯美云.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2):180-181.
[2] 曹芝君.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进展[J].胃肠病学,2009,14(12): 718-720.
[3] 林小劲.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体会[J].健康必读,2012,11(7):7.
[4] 郭庆捷,曹泽伟.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0):95.
R57
A
1671-8194(2013)28-02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