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应对执业考试改革的新举措
2013-01-25王芬
王 芬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应对执业考试改革的新举措
王 芬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妇产科护理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之一,近年来,由于考试的形式不断改革,考试的内容也有较大变化,为了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提高学生一次性通过率,针对上述改变和变化,结合教学实际,我校对妇产科护理教学提出几点改革新措施。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新举措
1 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
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临床主干课程之一。课程设置的理念是以护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护理工作岗位实际任务为载体,参考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设计项目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内容应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调整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对于已过时的内容应予以删除,由于妇产科护理学时少,内容多,因此,对其他课程中已学过的内容应予以删除,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高危儿的护理、性传播疾病等”,以避免重复。此外,自2011年以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妇产科部分新增加了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多胎妊娠等内容,应将上述内容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2.1 病例教学与小组讨论
病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1]。对于临床常见病如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可以采取病例教学法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让学生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以及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最后结合病例通过教师讲解,系统地学习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通过上述方法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2.2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正常分娩,因分娩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历来是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在模拟产房中利用分娩机转、分娩接生等模型来模拟正常分娩全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骨盆测量、孕妇四步触诊等试验项目,则可采用角色扮演法,经教师讲解与演示后,由两组学生分别充当护士和孕妇相互进行练习。上述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
2.3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启发诱导—评价总结”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中,例如讲解流产时,教师可提问“如何鉴别各型流产”,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开始主动地分析思考,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变被动的“灌输”式为主动的“汲取”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2.4 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地位。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突破了视觉的限制,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形象生动、直观清晰,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如讲解“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时,仅靠口头讲解、模型演示,学生难以理解,通过观看具有动画效果的分娩机制,及真实分娩过程的视频,使原本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2],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易于理解且印象深刻。另外,借助多媒体还可以播放典型疾病的视频,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弥补临床见习机会有限,接触患者较少的不足,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尽量直观、形象,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3]。
3 改革考试体系
自2011年以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形式有了较大的改革,考试内容的编排由“学科”变为“系统”,考试科目由原有的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整合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考试题型以临床病例题为主。针对这一变化,我校对妇产科护理考试体系进行了改革,考试形式由传统的理论考试改为理论+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操作中还加入了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应急处理等环节,因此,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注重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考试题型变以往的综合题型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A1、A2、A3/A4题型,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4 结 语
近2年来的实践证明,经过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也有显著提高,但由于临床护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教学大纲在不断变化,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1] 郭莉,刘丽华,茹淑玲.病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10(10):611-612.
[2] 邓亚丽,李晓玲,刘淼,等.多媒体教学法在妇产科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不足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6,19(12):41-42.
[3] 金梅,李若琼.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在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41-42.
R473.71
A
1671-8194(2013)28-0273-02
湖北省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与执业考试接轨的高职护理教学改革研究”(2012G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