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浙薯8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13-01-25沈升法吴列洪
沈升法,吴列洪,李 兵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作为主食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用作副食和休闲食品的比例则逐渐增加。甘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桔红肉型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通常超过一般的水果和蔬菜,而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它包括胡萝卜素及其氧化衍生物叶黄素。甘薯中的胡萝卜素主要是β-胡萝卜素及其近似衍生物,其含量一般占总胡萝卜素的80% ~90%[1]。因此,在一些甘薯育种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一直将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作为食用品种培育的主要指标[2]。
1 选育过程
浙薯81是以浙73半2为母本,高胡萝卜素中间材料花G-2(花18×Gem-2)为父本杂交而选育的品种。1988年杂交获得种子,1989年实生圃中选出的优系,原系号89-34-81,经历年选留,曾用名浙薯3481,选种圃表现早熟、高产,食味甜,薯肉橘红,缺点是干率略低 (24%),作为优良的高胡萝卜素资源在食用品种选育中利用。作母本育成的浙薯13于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用浙薯13与之回交的后代浙薯132于2007年同时通过国家鉴定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2008-2009年作高胡萝卜素专用品种参加国家甘薯特用组区试,正式定名为浙薯81,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国家特用组甘薯品种鉴定。
2 选育结果
2.1 特征特性
该品种萌芽性中等,中长蔓,分枝数6~7个,茎蔓较粗,叶片心形带齿,顶叶和成年叶均为绿色,叶脉淡紫色,茎蔓绿色带紫。薯形长纺,紫红皮桔红肉,鲜薯胡萝卜素含量160.3 mg·kg-1,结薯较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4.4个左右,大中薯率一般;干基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烘干率较低,食味中等;较耐贮藏;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中抗根腐病,中感蔓割病,综合评价该品种抗病性较好。
2.2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国家甘薯特用组区试,在南方北方区6点平均667 m2鲜薯产量1 626.4 kg,比对照减产18.71%,其中烟台点产量达到2 086.7 kg;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长沙、烟台和商丘试点均比对照徐薯18增产,平均667 m2鲜薯1 993.0 kg,比对照增产6.35%。符合鲜薯胡萝卜素含量>150 mg·kg-1,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不超过20%,或胡萝卜素含量>100 mg·kg-1,减产不超过10%的鉴定要求。
2.3 鲜薯品质
浙薯81干率23.88%,干基还原糖含量7.3%,干基可溶性总糖含量10.7%,甜度较好,粗纤维少,粘度、香味一般,食味中等。
2.4 主要用途
浙薯81胡萝卜素含量高,干基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粗纤维少,可用于鲜薯食用或烤红薯,甘薯脆片、薯脯等休闲食品加工;开花性好,杂交配合力强,薯形美观,抗病性较好,是甘薯食用品种选育的优质亲本材料。
3 栽培要点
浙薯81栽培与其他甘薯食用或加工品种相似[3-6],栽培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适期种植。作为食用或加工甘薯,该品种宜作春、夏薯种植,春薯种植要用地膜覆盖,留种宜作秋薯种植。
合理密植。该品种萌芽性中等、茎较粗,种植前要繁足种苗。每667 m2插3 000~3 500株,保证有足够薯数,促使薯块大小均匀,单薯重150~250 g,提高商品薯率。
施足基肥,增施钾肥。种植前旋耕碎土再起垄,垄高35 cm、垄距0.8~1.0 m(连沟),起垄前667m2施土杂肥2 000 kg,氯化钾肥15 kg。
及时防治病虫害。该品种叶色浓绿,较易发生虫害,因此要及时防治旋花天蛾、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避免叶片被咬食而造成减产。
适期收获。浙薯81为早熟品种,植后110~130 d适期收获,薯皮光滑、薯形美观,商品薯率高。
[1]谢一芝,邱瑞镰,戴起伟,等.甘薯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及高胡萝卜素育种 [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8,18(4):43-46.
[2]谢逸萍,马飞,李洪民,等.高胡萝卜素甘薯亲本材料的引进、筛选、创新与应用 [J].杂粮作物,2004,24(4):209-211.
[3]吴列洪,沈升法,李兵,等.迷你型甘薯浙薯132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8(4):447-448.
[4]余文慧,张富仙.优质高产红心食用型甘薯新品系浙薯259主要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7):176-177.
[5]周国良,周明玉,赵钰杰.加工和鲜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浙薯7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上海农业科技,2011(3):67-69.
[6]吴卓生,方秋盛,冯顺洪,等.优质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普薯25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5(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