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腿部疾病及成因分析
2013-01-25范小蕊
范小蕊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曹庄动物卫生监督所,兴城 125100)
肉鸡腿部疾病及成因分析
范小蕊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曹庄动物卫生监督所,兴城 125100)
对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或由于营养代谢原因引起的鸡腿部疾患,虽然多呈慢性,但是由于病因的复杂多样性及病程的长期性,对养鸡(尤其是肉鸡)业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饲养成本增加,死亡、淘汰率升高,经济损失较大。
1 病原微生物感染
1.1 新城疫
本病病原体为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在其慢性感染或隐型感染的病例中会造成腿和翅神经麻痹。一般多见于3周龄以内的幼仔鸡,约占5%左右的肉鸡会出现头部扭转或回旋运动,大部分鸡只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鸡”。
1.2 马立克氏病
本病病原为马立克氏病病毒。一般是鸡日龄越小,感染机会越大,并且雌性较雄性更易被感染。被感染鸡大多出现一侧或双侧性腿和翅神经麻痹。病鸡常横卧,一只腿前伸,一只腿后伸,出现本病的特征性症状。
1.3 禽脑脊髓炎
禽脑脊髓炎以雏鸡的运动失调和震颤为特征,最小发病为1日龄。病鸡出现渐进性运动失调或两腿动作失调,用跗关节或胫关节爬行。有的病鸡双腿外展,或一侧正常,而另一侧外展,如蟹爬状。本病由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引起,感染雏鸡除自然死亡外、一般会被人工淘汰。
1.4 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是由于感染鸟呼肠弧病毒所引起的关节(特别是趾关节)异常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一般多见于2周龄左右的雏鸡。病鸡消瘦和贫血,排水样稀便。步行困难。关节炎大多发生在跗关节或趾关节。鸡群整体发育不齐。
虽然本病发病率不高(在百分之几以内),但由于跛行或不能行走而造成的采食困难而导致大多数病鸡被淘汰,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同时,由于本病同霉形体引起的关节炎症状极为相似,故而会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1.5 雏鸡白痢
雏鸡白痢感染了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雏鸡,出现白色下痢。感染大多数取急性经过,而且伴有关节炎症状,表现为跛行或其他运动神经症状。
1.6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除诱发众所周知的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之外,还会引起滑膜炎或关节炎,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腱鞘、关节肿大,病鸡呈跛行或伏卧。
1.7 禽霍乱
禽霍乱造成的腿部疾患多见于呈慢性感染的鸡只,并且大多数表现为局限于腿部或翼关节及腱鞘处的关节肿胀而造成的跛行。
1.8 鸡葡萄球菌病
尽管在临床上该病只是小规模发生,但往往会成群地发生,对成鸡引起关节炎和关节滑膜炎,通风不良的笼养中雏易发生小规模的感染。
2 营养代谢性腿病
2.1 维生素B1缺乏症
本病多见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特征为外周神经发生麻痹或初为多发性神经炎、进而出现腿部神经麻痹或痉挛。一般会被人工淘汰。
2.2 维生素B2缺乏症
本病亦多见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特征为趾爪向内弯曲呈“握拳状”。病鸡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或以翅代腿,匍匐而行。一般会被人工淘汰。
2.3 烟酸缺乏症
本病多见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特征为跗关节肿大,胫骨短粗、弯曲,脚和爪呈痉挛状。
2.4 维生素B12缺乏症
由于缺乏维生素B12,胚胎在孵化后期(17日龄胚胎)死亡增高;病雏会出现贫血、羽毛生长不良,软腿症比例增高而且死亡率偏高。
2.5 锰缺乏症
由于缺乏锰,会造成鸡腿部疾患。病鸡腿常侧伸,跳跃行走,有时会造成双腿皆瘫;此时病鸡卧地不起,无法主动采食,进而被人工淘汰。
2.6 其他
除以上原因外,其他如缺硒、钙,日粮钙磷比例失调,维生素E缺乏,痛风等都可以引起鸡腿部疾患,临床临床诊断中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