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2013-01-25余龙贤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卷曲甲骨鼻部

余龙贤 谢 鸿

(1.贵州省晴隆县大田乡畜牧站,晴隆 561403;

2.贵州省晴隆县莲城镇畜牧站,晴隆 56140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余龙贤1谢 鸿2

(1.贵州省晴隆县大田乡畜牧站,晴隆 561403;

2.贵州省晴隆县莲城镇畜牧站,晴隆 56140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鼻梁和鼻甲骨变型、萎缩,猪颜面部变型和生长迟缓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引起育肥猪生长迟缓、淘汰,饲料报酬降低和种猪淘汰,常常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相混合感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 流行特点

1.1 散发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猪场呈散发状态,通常1窝仔猪中有1~3头断奶后出现鼻部变形,生长迟缓,严重时1窝仔猪中有半数断奶后出现鼻部变性,生长迟缓。一群中正常猪生长到100 kg体重时,患猪体重只有30~60 kg。

1.2 发病时期

仔猪初生到断奶前后这一段时间感染萎缩性鼻炎,断奶后陆续出现鼻向左或右歪斜,或向上翘起,或鼻部变短,颜面部变形。育成猪感染的病例鼻部不变形,但猪群中部分猪时常流鼻血,经常喷鼻,发出“呲呲”的声音,表现烦躁不安,喜欢拱地。

1.3 死亡率

患萎缩性鼻炎的病猪死亡率较小,但生长极为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一般同群猪出栏后患病猪生长到30~50 kg而被淘汰。如果同时感染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死亡率增大。

2 临床症状

2.1 后备母猪

新引入场的后备母猪感染后,眼泪增多,眼泪与灰尘混合,常在眼眶下形成月牙形的泪斑,以后部分猪出现鼻孔流血,时常喷鼻,鼻部不出现变形现象。淘汰后的后备母猪屠宰后解剖鼻部,可见鼻甲骨正常,黏膜潮红,充血,粘液增多。

2.2 新生仔猪

新生仔猪感染后有部分猪出现泪斑,烦躁不安,常喷鼻,喜欢拱栏杆。仔猪断奶后陆续出现流鼻血,鼻部变形,鼻向左或右歪斜,或向上翘起,或鼻部变短,颜面部变形,给人感觉猪的颜面部向上推,拢到一起。嘴上下咬合不整,呼气时出现鼾声,食欲不佳,生长极为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最后被迫淘汰。

2.3 场内原始生产母猪

感染后常常临床症状很轻,或见不到临床症状,个别猪出现泪斑,极个别母猪流鼻血,但所产的仔猪断奶后陆续出现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

3 剖检症状

从第1、第2臼齿之间横断剖检鼻部,向左或向右歪斜的病猪鼻部,常见一侧的鼻甲骨的上下卷曲萎缩,通常鼻甲骨的下卷曲萎缩较严重,鼻中隔扭曲,鼻黏膜充血、潮红,其上有少量粘稠脓性分泌物。剖检鼻部上翘的病猪,常见两侧的鼻甲骨上下卷曲萎缩,而且鼻甲骨的上卷曲萎缩程度大。剖检鼻部变短的病猪,常见两侧的鼻甲骨上下卷曲严重萎缩,形成空腔。鼻甲骨上下卷曲萎缩最常见的是卷曲缺损、减少,卷曲增厚,严重的病例鼻甲骨的上下卷曲消失,形成空腔。患有萎缩性鼻炎的病猪常常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气喘病,解剖时可以见到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气喘病的典型病理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原培养

4.1.1 Ⅰ.M.Smith 培养基 蛋白胨 2 g、葡萄糖1 g、乳糖1 g、氯化钠0.5 g、溴麝香草酚蓝6 mg、琼脂 2 g、青霉素2万U、呋喃西林3 mg、蒸馏水100 ml,pH调节到7.4~7.6。制作好的培养基加热过滤,高温灭菌后,等温度凉后再加入青霉素和呋喃西林。

4.1.2 呋喃西林改良麦康凯培养基 每100 ml麦康凯培养基中加入3 mg呋喃西林、1 g葡萄糖和10%绵羊鲜血。麦康凯培养基制作好后加热过滤,高温灭菌后,等培养基温度下降后再加入呋喃西林和绵羊鲜血。

4.1.3 病料采集 固定病猪,用70%酒精棉球消毒鼻孔周围,用灭菌的棉签沿鼻中隔插入鼻腔中部,一般插入15 cm,轻轻转动棉签,取鼻腔分泌物,接种于I.M.Smith 培养基和呋喃西林改良麦康凯培养基,37.5℃培养48~72 h观察。

4.1.4 培养情况 在I.M.Smith 培养基上24 h生长出蓝色、针尖大小的菌落,48 h后出现浅蓝绿色菌落、扁平、中央稍隆起,菌落周围有光泽呈蓝色。在呋喃西林改良麦康凯培养基培养48 h后出现灰色、扁平、呈β型溶血的菌落。

4.1.5 镜检 挑去典型菌落染色镜检,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多单个存在,不产生芽孢,有荚膜。

4.2 药敏试验

高敏的药物包括头孢哌酮钠、头孢噻呋钠、氧氟沙星、氟苯尼考、阿奇霉素;中敏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磺胺二甲氧苄胺嘧啶;不敏感药物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土霉素、苯唑西林钠、卡那霉素、链霉素。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防疫,建立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不从有萎缩性鼻炎病史的猪场调入种猪和仔猪。新引入的仔猪和种猪隔离饲养,注意观察,注射疫苗后隔离饲养2~3个月以上,经检疫后才能混群饲养。

5.2 母猪萎缩性鼻炎的净化

5.2.1 检测 后备母猪用棉试子深部鼻黏膜采样作细菌培养,培养结果阳性的分群,在饲料中投服抗生素,每千克体重头孢噻呋钠2毫克或氧氟沙星5~10 mg,连续治疗10~15 d后重新采样检验,阳性的后备母猪淘汰,阴性的注射疫苗后配种。后备母猪群中出现流鼻血的母猪随时淘汰。在后备母猪检测中常出现棉试子深部鼻黏膜细菌培养阴性,但在饲养过程中出现流鼻血,所产仔猪出现萎缩性鼻炎症状,棉试子深部鼻黏膜细菌培养会出现假阴性现象。

5.2.2 淘汰 生产母猪出现流鼻血和所产仔猪出现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的生产母猪随时淘汰,所产的仔猪育肥后出售,不能选留后备母猪。

5.2.3 后备母猪引进 可以从没有萎缩性鼻炎的猪场调入,新调入的后备母猪注射萎缩性鼻炎疫苗后隔离饲养,在饲养2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在调入母猪舍饲养。

5.3 患猪治疗

新产仔猪出现喷鼻,眼部出现泪斑的每天口服或鼻部滴注头孢噻呋钠或头孢哌酮钠,2~3 mg/kg体重,或氧氟沙星10~15 mg/kg体重,1次/d,连用7 d。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明显,治疗的仔猪个别在断奶后出现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

5.4 注意加强气喘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萎缩性鼻炎常常和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相混发,造成仔猪、育肥猪死亡率和淘汰率增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对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1年2次注射气喘病疫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断奶后出现咳嗽、消瘦的仔猪组群隔离饲养,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每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200 g或恩诺沙星200~300 g,连续饲喂10~15 d,严重的病例肌肉注射氧氟沙星或氟苯尼考,1次/d,连用7~10 d。这部分仔猪临床症状消失后,不能混入原育肥猪舍,育肥后出售。

6 小结与讨论

6.1 棉试子采鼻腔深部鼻黏膜细菌培养在断奶仔猪病原分离中准确性较高,在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深部鼻腔黏膜细菌分离常出现假阴性,一些培养阴性的母猪所产的仔猪断奶后出现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母猪淘汰后解剖鼻部发现鼻甲骨上下卷曲萎缩,缺损。

6.2 一些仔猪出现喷鼻和泪斑现象,经过治疗后生长良好,精神正常,没有出现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但鼻腔深部黏膜仍然可以分离到病原菌,说明病猪长期带菌。所以有萎缩性鼻炎的同窝仔猪全部育肥出售,其母猪淘汰不能再作为生产母猪。患病仔猪治疗后重新组群饲养,不能混入原来的群中饲养。

6.3 药敏试验结果对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选用高敏药物对有喷鼻和泪斑症状的仔猪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育肥猪群中因萎缩性鼻炎生长缓慢而淘汰的明显减少。

6.4 在母猪群中净化萎缩性鼻炎的核心工作是产前40 d和20 d按时注射疫苗和有萎缩性鼻炎的母猪随时淘汰,所产仔猪全部育肥出售,仔猪断奶后有萎缩性鼻炎症状的其母猪淘汰。在生产中应做好防疫记录,选留健康的后备母猪。

6.5 初生至断奶前的仔猪人工感染萎缩性鼻炎,在断奶后陆续出现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断奶后人工感染的育肥猪,不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屠宰后鼻甲骨的上下卷曲正常,但用棉试子采深部鼻腔粘液可以培养出病原菌,这部分猪长期带毒,这部分应严格隔离饲养,避免混群后感染健康的猪群。

[1] 崔娟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02,32(5):32-33.

[2] 张华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治报告[J].山东畜牧兽医,2002,(4):7.

猜你喜欢

卷曲甲骨鼻部
合成纤维变形丝卷曲性能不确定度分析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方便面为什么是卷的
汽车冷冲压U形梁卷曲的控制
夜读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