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马骡肠梗阻
2013-01-25雷踊林
雷踊林
(云南省弥勒县畜牧局虹溪镇畜牧兽医站,弥勒 652308)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骡肠梗阻
雷踊林
(云南省弥勒县畜牧局虹溪镇畜牧兽医站,弥勒 652308)
1 病因
肠梗阻是由于饮水不足、饲草粗劣、饲养失宜、使役不当、运动不足、气候突变、食盐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肠管运动机能降低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致使某段或某几段肠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疝痛病。
2 临床症状
患畜初期饮食减少、精神沉郁、起卧不安、回头顾腹、前肢刨地、后肢踢腹、或卧地不起、仰卧打滚,体温在37.4℃~38.8℃,呼吸40~96次/min,脉搏80~120次/min,大便次多量少,粪稀带渣;中期腹痛加剧、急走急立或四肢张开呆立,体温38℃~39.6℃,呼吸80~120次/min,脉搏85~150次/min,大便极少,呈水中带渣样,部分废绝;后期精神沉郁,呆立或静卧,肠音消失,体温稍高或下降,呼吸和脉搏转为正常或稍低,长时间没有大便,全身症状加重。
3 治疗原则
原则总体包括:静、通、护、补、减。
3.1 镇静
腹痛剧烈的病畜,首先使用镇静镇痛药物,避免因剧痛滚转引起肠扭转、肠破裂等更严重的后果。可用30%安乃近20~30 ml或安痛定20~50 ml,肌肉注射;或5%水合氯醛酒精液200~300 ml静脉注射,但禁用吗啡、阿托品等制剂。
3.2 通便
根据病情使用适宜药物,软化结粪,促进胃肠蠕动,排除结粪。樟木根用于秘结腹胀、宿食不消,山楂树根消食健胃、行气散瘀、胃脘胀满、积滞腹痛,莱菔子(白萝卜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三种草药结合使用,功能润坚化结,通便润肠。
3.3 护理
腹痛时,防止滚转,可慢步牵溜,以防摔伤或继发肠变位;肠道疏通前,禁止进食,可供给充足的饮水;疏通后,禁食1~2顿,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饲养,以防复发或继发肠炎。
3.4 补液
目的在于维护心脏机能,缓解脱水和自体中毒,根据病情以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0.85%生理盐水1 000~3 000 ml,加20~40 ml维生素C,1~2次/d,滴注。
3.5 减压
目的是消除胃肠鼓胀,出现胀气时,可于左肷部最高点用16#~25#针头放气,减轻腹部压力。
4 药物配制及用法
根据患畜年龄、体况及病情来确定药量,即樟木根200~800 g、山楂树根100~500 g及莱菔子80~200 g。先把樟木根和山楂树根煎煮,水开后再煮半小时可用第1遍,加水后可再煮用,莱菔子捣细,用煮好的药水冲烫,候温灌服。灌药后牵遛患畜,也可做上下坡运动,促进肠蠕动和结粪排除,须防摔倒;轻症者1剂可愈,重症者2~4剂可愈;结合强心、消炎、软坚化结的西药使用,效果更明显。
5 体会
5.1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使役,精粗料合理搭配,供应充足饮水,冬季供应温水,多给青绿料,干草秸秆尽量粉碎伴湿后饲喂,既不浪费还防止梗阻。
5.2 气候变化是易因
气候变化引起马骡食欲减少、精神沉郁,为防止肠梗阻发生,可适当改变饲养方式,合理使役。
5.3 预防
中医认为老弱体虚,久病气虚,肺气亏损,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是导致梗阻的根本原因,适时淘汰老弱病畜,及时治疗发病马骡,减少因梗阻引起的损失。
5.4 早诊断
做好与胃阻塞、肠扭转、肠套叠、肠缠结、肠破裂、肠痉挛、肠结石等的鉴别诊断。及时确诊,及早治疗,才能取得疗效。
5.5 对症治疗
出现肠炎、腹膜炎、胃扩张、肠变位、肠胀气、脱水等症状时,采取综合措施,消除病因,对症治疗,维持机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