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免疫副反应的处理措施
2013-01-25郭应琳李世俊
郭应琳 李世俊
(四川省西昌市畜牧局,西昌 615014)
猪免疫副反应的处理措施
郭应琳1李世俊2
(四川省西昌市畜牧局,西昌 615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为提高猪抗病力,减少猪疫病的发生。国家对猪的以下疾病采取强制免疫: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于受疫苗质量、免疫时机、免疫操作、猪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猪在实施免疫后,可能会产生停食、颤抖、呼吸急促、流产、急性死亡等免疫副反应。由于免疫副反应时有发生,加之国家对出现免疫副反应致死猪的具体补偿标准太少,一定程度影响了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何减小免疫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防疫工作研究之一。经过笔者在基层乡镇兽医站工作17年的处理免疫副反应的经验,总结出严格疫苗管理,规范免疫操作行为,强化综合措施,一定程度降低了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发生。
免疫副反应是指机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猪免疫时发生的过敏反应,是免疫猪被致敏物质刺激后,发生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当有致敏物质侵入猪体时,猪机体就会动员一切潜在力量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但当致敏物质过强且作用持久时,猪机体的抗损伤能力耗竭,内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发生急性病理性免疫反应。
1 急性反应
猪注射疫苗后引起过敏反应虽很少见,但一经发生病情急剧,有的很快发生休克而死亡。其症状是:惊恐不安、口吐白沫、腹泻不止、倒地痉挛。可马上担一盆冷水泼在猪身上。很快去拿药来处理,马上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30 min后病情不减轻时可重复再注射1次。此外还可以肌肉注射强的松注射液(2~4 mg/kg体重),有条件的可进行强心输液,疗效显著。
2 药物处理
猪只免疫后0.5~2 h要认真观察,如发现过敏反应的猪只,可皮下或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2 ml/头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300~500 ml,维生素C用1 g,也可以用地塞米松(妊娠母猪不能使用,可造成流产)注射。注射后15 min症状不缓解时,可每半个小时皮下或静脉再注射1次,直至脱离危险。也可肌注氯丙嗪1~3 mg/kg体重,必要时肌注安钠咖强心。对体温升高到40.5℃左右的猪可用青霉素加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治疗;对食欲不振的猪还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免疫增强剂。避免猪只叠睡堆压,并保持舍内卫生干燥,加强通风。并用5%葡萄糖自由饮水。
3 心脏按压处理
在注射抗过敏药物的同时,可对过敏猪只实施人为心脏体外按压,具体做法为:用手对猪胸腔左侧心脏部位进行按压而后立即放开,稍等片刻再实施按压,启搏心脏再恢复跳动。这样实施3~5 min后即可生效,猪可慢慢起来走动恢复正常。有些过敏反应较轻的猪只,可不用注射抗过敏药物,只实施心脏体外按压即可恢复正常。
4 注意事项
动物使用过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停药后需要重新补免疫苗,以让免疫猪获得坚强的免疫保护。因皮质激素类药物为免疫抑制剂,在免疫过程中使用会抑制免疫抗体的产生。
5 高温反应
猪接种疫苗后体温稍升高0.5℃~1℃属于正常反应。若升高1.5℃~3℃,则属严重反应,其原因主要是刚病愈的猪抵抗力弱,或是在猪病的潜伏期内进行接种。病猪鼻镜干燥,呼吸粗重,食欲废绝,卧地不起。
治疗:肌肉注射青霉素160万IU、链霉素1 g、安痛定20 ml;必要时强心补液,对症治疗。病猪康复后2周,再补注疫苗1次。
6 免疫期间猪腹泻
根据疫苗使用规定,免疫前1周及注射后10 d均不应饲喂或注射任何抗菌药物。为了确保免疫效果,如果免疫期间猪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可投服乳酶生20片、次疮片8片或活性炭50 g,一般都可收到止泻效果。在治疗中要停食1~2顿,但不可停水。如果发生菌痢或恶性传染性痢疾,则不应只考虑免疫,须立即选择较有效的抗菌剂肌肉注射或内服治疗。病猪康复后15 d也须补注疫苗1次。
此外,有的猪在注射部位出现肿硬块,也属正常反应,经5~10 d会自行消散,但若感染化脓,则需按外科化脓创伤进行处理。办法是:切开硬块部位,用消毒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填塞白糖,经1~2次处理就会很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