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养猪场环境规划设计

2013-01-25鲁增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猪栏办公区生产区

鲁增军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农业局,邢台 054000)

无公害养猪场环境规划设计

鲁增军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农业局,邢台 054000)

养猪场的科学规划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前提。本文结合桥西区对传统养猪场的改造,从场区规划布局、猪场的建筑设计、内部设施的配置以及环境质量改善4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采取种种措施使桥西区养猪业朝着规模化、无公害方向发展。

养猪场 规划布局 建筑设计 设施配置 环境控制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猪肉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使我国养猪产业面临挑战,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桥西区的养猪业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进入土壤也将造成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富集,破坏土壤植被生存。同时,猪场恶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而猪场场址选择不合适、猪舍的规划设计落后、各场区安排不合理、净道和污道不分、猪舍的内部设施落后、环境控制不好等问题仍有存在,必需正视和解决。

1 选址及场区规划

1.1 场址的选择

邢台市桥西区卧龙庄张某的养猪场选择在村西,猪场占地3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猪场周围3 k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猪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 km以上[1]。

1.2 猪场的规划

选定场址后,根据场内的主要地形、地势、水源、风向等自然条件,安排猪场的全部建筑物。场内各种建设物的安排,做到土地利用经济,建筑物间联系方便,布局整齐紧凑。

1.2.1 生产区 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的北方。生产区包括饲养区和生产辅助区,它是养猪场的主体部分。猪舍的朝向关系到猪舍的通风、采光和排污效果,根据本地主导风向和日照情况,将猪舍定为坐北朝南[2]。在生产区设立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猪场生产区,出入车辆必须经消毒池进行消毒;在生产辅助区与饲养区之间还设立了消毒室、更衣室、消毒池,严禁非饲养区人员进入,所有出入的饲养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冲洗、消毒,更换饲养区内衣鞋后才能进入饲养区。

1.2.2 管理区 管理区包括办公区和生活区。办公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销售经营档案室、活动室、车库等;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等。由于办公区与社会联系较多,因而办公区需建在猪场离外界最近处,即应靠近大门口;同时办公区又与生产区联系紧密,因此办公区应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办公区与生产区的距离最好在120 m。

1.2.3 患猪隔离治疗区 病猪隔离治疗区主要包括病猪隔离观察室、堆肥场等。病死猪的处理应在场区以外寻找安全处,处理方法:需要淘汰、处死的可疑病猪,应采取不会把血液和浸出物散播的方法进行扑杀,传染病猪尸体应GB16548进行处理;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应隔离饲养,由兽医进行诊治。由于此部分与猪场的人畜保健和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因此安排在猪场的南部,离生产区的距离130 m。

2 猪舍建设设计

2.1 基本原则

2.1.1 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 猪舍建筑应根据猪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来设计。猪只生长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25℃~30℃,50 kg左右的猪为20℃~23℃,成年猪(100 kg以上)为15℃~18℃。猪舍相对湿度为65%~75%[3]。

2.1.2 建筑要与气候及地理条件相适应 由于邢台市桥西区位于华北南部,冬季时间偏长,因而猪舍建筑主要应考虑防寒保温。

2.1.3 利于疾病防控 应将猪舍内环境条件调节到最佳小气候环境状态,使猪保持健康正常的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用药,以便做到实施无公害养猪生产。

2.2 建筑要求

2.2.1 墙壁 坚固耐久,保暖性能好。由于冬季时间长,所以外围墙壁要选用保温效果好的材料,要厚实严密。

2.2.2 屋顶与天棚 用较厚的塑料薄膜将圈顶覆盖。覆盖要有30°左右的斜面,便于采光。

2.2.3 地面 要求地面保暖、坚实、平整不滑,不透水,便于清扫,并能耐酸、耐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4]。

2.2.4 门 双列猪舍门的宽度不小于1.3 m,高度2 m左右,单列猪舍要求宽度不小于1 m,高度1.8~2 m。冬季,加设棉门帘,以加强保温,防止冷空气侵入,并减少舍内热能的外流。

2.2.5 通风设备 为了使猪舍在夏季及冬季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舒适的温度、湿度,并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猪舍必须要安装通风设备。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以责任追究为基础的防控制度体系。治企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治国的法律相类似,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保障作用。所以,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是应对法律风险的屏障。应当根据本企业、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理清生产、采购、流通等过程中易发生法律风险的环节,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法律风险进行预案设置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在制度建设中突出强调以责任追究为基础的规范化防控措施,做到权责明确,逐步构建法律风险防控的制度体系。

2.2 猪舍类型

2.2.1 按封闭程度分

2.2.1.1 前敞式 可由2个山墙、后墙、支柱和屋顶组成,南面无墙是敞开状,开敞部分在冬季可加盖上塑料膜形成封闭状态。这种猪舍结构简单、投资少,通风透光,排水好,但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适合小型养猪场。

2.2.1.2 半敞式 东西两侧山墙及北墙均为完整的墙体,南侧墙体多为1 m左右的半截墙。开敞部分在冬季可加盖上塑料膜形成封闭状态,从而改善舍内小气候。此类型猪舍的猪不易拱破塑料膜,跑出猪舍。适合中小型养猪场。

2.2.1.3 封闭式 四周设墙,通过墙体、屋顶等围护结构形成全封闭的猪舍形式,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能力,便于人工控制舍内环境。有窗户的猪舍也属封闭式。此类型的猪舍投资较大,适合中型或大型养猪场。

2.2.2 按猪栏排列分

2.2.2.1 单列式 猪舍内猪栏排成一列,舍内靠北墙设走廊。

2.2.2.2 双列式 猪舍内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工作通道,猪舍多为封闭式。优点是管理方便,保温良好。

2.2.2.3 多列式 猪舍内猪栏排成3列或4列。主要是优点是猪栏集中,运输线短,工作效率高,散热面积小,且容量大,用利于冬季保温。但构造复杂,采光不足、阴暗潮湿,建筑材料要求高,多用于育肥猪舍。

3 设施要求

3.1 猪栏

3.2 饲槽

要求构造简单严密,便于饲喂、采食、坚固耐用,便于洗刷,容量为每次饲喂量的1~2倍。

3.3 饮水设备

实施无公害养殖猪生产时,应采用自动饮水器,这样可保证有足量的清洁饮水。

4 环境控制与改善

4.1 防寒保温

由于桥西区冬季较长,气温较低,应做好猪的防寒保温工作,特别是分娩哺育舍、幼猪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更为重要。

4.1.1 保温隔热设计

在猪舍的外围结构中,失热最多的是屋顶,因此设置天棚极为重要,铺设在天棚上的保温材料热阻值要高,而且要达到足够的厚度并压紧压实。墙壁的失热仅次于屋顶,要足够厚实严密。有窗猪舍应设置双层窗,并尽量少设北窗和西侧窗。普通猪舍地面要干燥。粪便污水要及时清除,打扫干净。为了便于干燥,猪舍应做成水泥地面[6]。

4.1.2 防寒管理

入冬前做好封窗、窗外敷加透光性能好的塑料膜、门外包防寒毡等工作;简易猪舍覆盖塑料大棚;通风换气时尽量降低气流速度;防止舍内潮湿;铺设厚垫草,圈要勤出勤垫;通气孔应留在至少距地面1m以上的高处;适当加大饲养密度等[7]。

4.1.3 供暖

在采取以上各种防寒保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舍温时,必须采取供暖措施。猪舍的供暖保温可采用集中供热、分散供热和局部保温等办法。

4.2 防暑降温

4.2.1 遮阳和设置凉棚

猪舍遮阳可采取加长屋顶出檐,顺窗户上设置水平或垂直的遮阳板及采用绿化遮阳等措施。凉棚高度以2.5 m左右为宜。

4.2.2 猪舍的通风

在自然通风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

4.2.3 猪舍的降温

在上述措施仍不能使猪舍内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时,在设计猪舍时必须考虑安装湿帘装置,湿帘一般安装在猪舍的主干道侧。

4.3 光照

不仅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而且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光照的强弱与时间长短对猪的系列有一定影响,而光照时间对猪的生长育肥无明显影响[8]。

4.3.1 自然光照

自然光照的关键是通过合理设计窗户的位置、形状、数量和面积,以保证猪舍的光照标准,并尽量使舍内光照均匀。生产中通常根据采光系数来设计猪舍的窗户,种猪舍的采光系数要求为1∶10~12,育肥猪舍为1∶12~15。

4.3.2 人工光照

自然光照不足时,应考虑补充人工光照,但要保证舍内各处的光照均匀。

[1] 杨公社.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王恬.陈桂银.畜禽生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刘红林,吕艳丽.现代养猪[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吕志强.养猪手册[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猪栏办公区生产区
浅析迎泽大街集中办公区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设计
猪栏旧事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乔布斯办公区理念的启示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标准化羊场建设要点
办公区装修设计要点分析
旧时农家养猪禁忌
活动式发酵床产床的设计与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