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穴一药”治遗尿
2013-01-23徐立光谭赢张敏赵立杰
徐立光谭 赢张 敏赵立杰
(1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八穴一药”治遗尿
徐立光1谭 赢2张 敏1赵立杰1
(1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临床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遗尿患者98例应用针刺肾俞等腧穴配合单味中药,采用本法治疗3个疗程。结果 患儿经上法治疗 1个月后,偶有遗尿,2个月后,诸症皆消,饮食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表明应用本法治疗遗尿疗效确切,取穴较少,且无毒副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针刺;肾俞;鸡内金;小儿遗尿
遗尿是指3~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年龄超过3岁,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中医学中对本病有详尽的论述如:《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充分说明尿液的转化及形成,水饮入胃后精微散布于脾,由脾上输于肺,经肺的宣发肃降后,体内多余或代谢后的水分形成尿液,经膀胱存储达一定量后排出体外。因此小便正常的排泄,有赖于膀胱和肺、脾、肾等脏关系较密切。
1 临床资料
笔者于2009年至2013年在针灸科门诊、疗区及我院儿科收治部分患者,共98例小儿遗尿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疗效满意,现汇报如下。本组患儿共98例,男63例,女35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6岁,平均年龄为7.3岁,病程1~12年,其中每夜遗尿2次以上者37例,1次者38例,2~3d遗尿者23例。所有患儿应用本法治疗前均无排尿困难或膀胱无余尿,尿常规检查正常。排除泌尿系感染、先天性脊椎裂、多尿性疾病(I型糖尿病、肾小管疾病、尿崩症)癫痫及脑发育不全等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遗尿。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遗尿症的诊断标准:①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1夜尿床数次。②发病年龄在5周岁以上。③尿常规及尿培养多无异常发现。④经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有隐性脊柱裂,泌尿系X线造影可见其结构异常。
2.2 遗尿症的疗效评定标准[1]
痊愈:经治疗后未再遗尿。好转:遗尿次数减少,睡眠中能叫醒排尿。未愈:遗尿无变化。
3 治疗方法
选穴:上髎(双)、次髎(双)、肾俞(双)、百会、命门。操作方法:择贵州安迪牌0.3mm×(25~40mm)毫针,取百会针尖微向后平刺行飞法,要求局部酸胀感,肾俞穴、命门穴向脊柱方向斜刺用补法刺入后行补法至腰部微微发热;上髎(双)、次髎(双)直刺,取穴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明显,要求刺入1、2骶后孔中,针感要求局部发热或向会阴小腹部放散;留针20~30min,10min行针1次,起针时再捻转行针1次;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将中药生鸡内金(免煎剂),去袋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3g,饭前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治疗期间,嘱家长看护患儿白天不宜过度玩耍,以免疲劳贪睡,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并嘱家长临睡前提醒患儿排尿,入睡后按时唤醒1~2次,逐渐形成可自行排尿的习惯[2]。
治疗1个疗程后结果如下:痊愈69例,占70.4%(经一疗程治疗,患儿遗尿停止,半年内病情未复发者);好转23例,占23.5%(遗尿次数明显减少,间隔数日或偶有复发);无效6例,占6.12%。有效率为93.9%。
4 典型病例
患儿女性,5岁,2011年8月4日初诊。患儿自幼开始尿床,睡中经常遗尿,唤醒较难,至4岁症状未减,轻则入夜遗尿1~2次,重则3~5次,醒后方觉,患儿及家属心里压力较大。一诊:患儿神疲倦怠,懒言、面色萎黄,纳呆,消瘦、肢乏、舌胖淡有齿痕,苔白,脉弱。自带:尿常规、X线摄片示骶椎发育正常。本法治疗隔日1次,取生内金粉每次3g,日1次温水冲服。患儿治疗7d后症状及精神明显好转,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或隔日尿遗,舌脉如前,继服上方。患儿经上法治疗1个月后,偶有遗尿,2个月后,诸症皆消,饮食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5 体 会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因肾气不足或脾肺气虚,膀胧失约而致。故小儿遗尿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肺为水道的上源,肺虚则宣降失职,通调与制约功能失衡,膀胧摄纳失司而致遗尿,我们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故本法取百会升提之功,本穴位于头颠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穴,各经脉经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阳中寓阴,可调周身阴阳二经,且连贯周身,通于督脉,可通阳达邪,升提固护膀胱失约所致遗尿,取“以升为降”之意。中医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小儿时期饮食失节故“脾常不足”,可致脾失健运,不能输布营养精微,不能升清降浊,脾为生化之源,主运化,脾虚不能散津于肺,则水液运化无权,水无所制,下虚不能上承,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3]。本法生用内金可健脾和胃,助脾达邪。鸡内金味酸,能收能敛,故具有涩精止遗之功效。《本草经疏》: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4]。现代研究鸡内金含有多种氨基酸、角蛋白等;动物实验可加强膀胱括约肌收缩,减少尿量,提高醒觉等[5]。肾脏娇嫩,“肾常虚”,又主骨生髓,司开阖,肾虚不能主水,则膀胧不固而致遗尿证的出现。故本法取命门、肾俞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可补充元气,滋养肾精。命门五行属火,肾俞、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周身经脉。法取“水火相济”;诸穴合用可互相协调,使肺气得宣、脾气得运、肾虚得固;我们着重强调针灸调气的手法,运用下病取上,调以候气、守而气来。在临床上达到“以升合降”、“以补为控”的治疗原则。积极调动经气,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则遗溺得愈也。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5.
[2] 杨蓄.遗尿方治疗小儿遗尿47例[J].新中医,2006,38(1):83-84.
[3] 江育仁.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29-132.
[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S].
[5] 王禄.鸡内金生用效果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8.
R272
B
1671-8194(2013)34-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