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疗分析
2013-01-23彭成
彭 成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 外一科,河南 周口 466000)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疗分析
彭 成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 外一科,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学习提高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4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及积极对症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应重视病史询问,结合辅助检查,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
阑尾炎;小儿;外科手术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小儿的生理发育不同于成年人,因此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情亦不同于成年人。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4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6例,年龄3~12岁。发病时间最短2h,最长3d。以腹疼来诊者29例,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来诊者8例,以胃肠道症状来诊者6例。其中有典型的右下腹限局性腹膜炎10例,弥漫性性腹膜炎15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者41例,正常者2例。发病时间最短2h,最长约3d;从发病到确诊并手术<24h的有15例,在24~48h之间的有23例,>48h的有5例。
1.2 治疗与结果:43例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20例。术后4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其余均一期痊愈出院。
2 讨 论
小儿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虽然较成人低,国内统计,在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中,12岁以下的小儿约占4%~5%[1],但因小儿生理发育等特点与成人不同,造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与成人不完全相同。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情较成人严重,不仅病情发展较快,且穿孔机会较多,因而病死率较成人高。其主要有以下特点[1]:①发病率岁低,但并发症多,病死率大。有专家统计,小儿急性阑尾炎就诊时已穿孔形成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的约有30%~40%,病死率约为2%~3%,较成人高10倍以上。②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腹疼后,家长或部分医师常误认为是由于饮食、肠道寄生虫、便秘等原因所致,往往延误治疗。③小儿阑尾管壁薄,管腔发生梗阻或血运障碍时,易引起坏死穿孔,有统计发病24h后,穿孔率约50%,48h后约70%。④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腹腔内有炎症时,不易使炎症局限化。⑤小儿的腹膜吸收力较强,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而机体抵抗力较弱,因此病死率高。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基本相同,如腹疼、胃肠道症状及发热等全身反应等。但又因其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使其症状和特征具有以下特殊性:①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肠炎等诱因,不一定以腹疼为首发症状,首发症状可能是寒战、发热、惊厥、恶心、呕吐、腹泻等,且发热和胃肠道症状一般出现较早和剧烈。②小儿因年龄小,不能配合,无法获得准确病史。③小儿盲肠位置较高或移动度大,且腹肌薄弱,因而多没有典型的右下腹压疼和腹膜炎体征。本组病例以腹疼为首发的29例,其他症状首发的14例,有典型的右下腹压痛和局限性腹膜炎的仅10例。
特殊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导致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较困难,以致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2]。本组病例在发病24h内诊断明确并及时手术的仅15例。我们总结认为,在诊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①对凡有腹疼、恶心、呕吐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的小儿,都应考虑到有急性阑尾炎的可能。②局部触痛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在体检时应注意技巧,尽量先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合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如反复体检均发现右下腹有明显触痛,即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③如果腹部检查不满意时,应尽可能做直肠指诊。必要时做腹腔穿刺,取穿刺液涂片检查,可明确腹膜炎。④对于不能确诊者,应留院观察病情变化如持续腹疼,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趋于明显,体温和白细胞持续升高,应考虑诊断急性阑尾炎。另外,肺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套叠、美克尔憩室炎、肠道蛔虫病在小儿也很常见,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有时十分困难,因此在诊断阑尾炎后,手术前要常规胸透排除胸部疾病;直肠指诊和大便检查排除肠道的炎性疾病;小便检查排除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减少诊断上的错误。
小儿急性阑尾炎在治疗上和成人稍有差别。因为小儿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发展快而重,因此不宜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如果没有全身情况极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情况,只要确诊急性阑尾炎后,均应及早手术治疗,并配合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在具体手术操作方面,我们体会到,手术切口以右侧中下腹经腹直肌切口为宜,因为小儿急性阑尾炎化脓和穿孔者居多,且其位置高、活动度大,经腹直肌切口易于探查和操作。手术中要保护好切口,避免污染切口。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彻底冲洗腹腔。一般情况下,不主张术后切口引流,因为引流片相当于切口异物,容易滋生细菌而增加切口感染的可能性[3]。若阑尾发生坏疽穿孔并且腹腔脓液较多时,可在行腹腔冲洗后留置引流管。关腹前再用甲硝唑和稀碘伏溶液冲洗切口,起到明显稀释及减少细菌数量的作用,同时注意洗净切口内积液,彻底止血,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4]。本组病例术后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其余均一期痊愈出院。
[1]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1-422.
[2] 苏域,高娣.小儿阑尾炎误诊2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 (5):937.
[3] 戴先鹏,秦春宏,熊国祚.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1):64-65.
[4] 许建海.左氧氟沙星和碘伏冲洗防治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9):62-63.
R574.61
B
1671-8194(2013)34-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