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热证可灸”与“热证忌灸”的思考

2013-01-23赵建国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施灸热病灸法

郭 娜,赵建国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灸法能否用于热证,从古至今,争论颇多。灸法用于热证,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然一些医家遵仲景之言,恐艾灸之热助火伤阴,故对灸疗热证采取审慎甚至否定的态度。但是,艾灸并不是单纯的热刺激,灸法亦有补泻,临床在辨证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施灸方式、灸材与灸量,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1 “热证可灸”及“热证忌灸”理论的产生

1.1 “热证可灸”的萌芽

《内经》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中就有“灸寒热之法,二十九灸”之论述,并认为疮疡初起之热证,速灸之可使痈毒得以消散[1]。因此《内经》是“热证可灸”的萌芽。有关灸治热证的论述在历代文献,如《扁鹊心书》、《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针灸大成》、《肘后备急方》、《针灸资生经》及《世医得效方》等中均有记载。

1.2 “热证忌灸”的出现

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引出“热证忌灸”的理论。仲景主张“三阳用针,三阴用灸”之说,《伤寒论》中常可见到“不可以火攻之”、“火逆”、“火劫”等字眼,认为实热证、虚热证不可灸之。尤其是“火逆”观对灸疗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医家如沈括、张从正、汪机、陆以湉等皆推崇此说[2]。从古至今,也有不少医家坚持热证禁灸的观点,如张从正、张景岳、王孟英等[3]。

2 热证忌灸理论形成的原因

2.1 误认为热病用灸无异于“火上浇油”

灸治热病是借助火的温热作用,所以很容易使人想到“热能助阳、伤阴”等理论,认为热证用温补之艾火,无异于是一种“火邪”,违背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此观点表面看来不无道理,但却忽略了灸能补泻。正确的施术方法和辨证选穴多方面结合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故单凭“灸火温热”,而言“热病忌灸”是不妥的。

2.2 忽略了灸能补泻和辨证施灸的重要性

《伤寒论》全文31处论及采用“火”与“热”作为治疗手段,其中记载有23处发生副反应与不良反应[4],这是只重视了灸火温热,而忽略了灸亦分补泻,不仅能补虚且能泻实,只要辨证准确,选穴精良,补泻得当,灸治热证同样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2.3 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5],《伤寒论》属热病专书,书中十分强调顾护津液,因而不主张灸治热证,恐助火伤津。张仲景只是借此突出顾护津液的重要性,告诫医者应注意“火逆”、“火害”,然后人对医圣所言深信不疑,遂误把“热证施灸”视为禁忌[4]。

2.4 误把疾病的自然传变归罪于灸治

古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某些疾病认识还不够深刻,如急性传染性黄疸性肝炎可很快出现黄疸等,如在治疗这些病时,恰巧使用了灸法,于是就将疾病自然传变所出现的某些症状强加给灸法[6],使灸法蒙受了“莫须有”的“罪名”。

3 热证可灸的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

3.1 热证可灸的理论依据

3.1.1 得热则行 热证施灸,取其火以通达。火有通经之功,对于实热证,艾灸能使气机畅达、经络通畅,故邪离经络而去,则热自退。

3.1.2 引热外达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记载:“火郁发之。”“灸”其性轻扬升散,有宣散发泄之功,正应“火郁发之”之义。艾灸治疗疮疡等多种热毒病证,使灸后火气下循肿肉,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使内毒有路而外发,起拔泄热毒的作用。

3.1.3 扶阳济阴,阳生阴长 对于虚热证,灸法可以补阳,而阴阳互根互用,“阳生则阴长”,故取其阳生阴长、补足阴液之意[7]。所以从理论上讲,灸能治疗阴虚发热证。

3.1.4 火能燥湿,化湿引热 灸治湿热病证,为“火能燥湿”特性的应用[8]。《红炉点雪》曰:“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之故也。”应用艾灸可宣通三焦气机,以热化湿引热。

3.1.5 阳化气 灸法可能有《内经》中所提到的“阳化气”的作用,即通过灸的温阳,使有形的物质如阳郁、伤食、瘀热发热等化为无形之气而热除[8]。

3.1.6 温阳散寒,治疗真寒假热证和阳虚发热证 对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或阳虚发热,灸法可温阳散寒、祛除寒邪,或温运中气,使清浊各归其源而热除,此与用药的甘温除大热为异曲同工。

3.1.7 扶正益气,治疗内伤发热证 艾灸能扶正益气,补益脾胃,使元气充沛,阴火降敛,治疗元气不足、阴火上乘的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证。

3.2 热证可灸的适用范围

热证用灸法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①表热证用灸:如《针灸大成》说:“灸寒热之法,先灸大椎”;②里实热证用灸:如《千金要方》治“五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节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③虚热证用灸:如《丹溪心法》载一医案“治肺劳咯血,发热肌瘦,灸肺俞五次”而瘳;④外科热证用灸:如葛洪《肘后备急方》:“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比灸其上百壮”;⑤妇、儿科热证用灸:《千金翼方》“疗热迫血下行之妇人下血,泄痢赤白漏血,灸三阴五十壮”,《外台秘要》治“小儿下血身热,口噤不乳,反张脊强,汗出身热……,便当时灸之妙”;⑥五官科热证用灸:如《神灸经论》治“聤耳,灸听宫、颊车、合谷”。

临床上艾灸广泛用于热证,如各种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内科病证(如支气管扩张、高血压等)、外科及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带状疱疹)、五官科(如急性结膜炎、中耳炎)[9]。

4 笔者观点

4.1 灸法并不是单纯的热刺激,其作用温通,而不是温补

从灸法定义可以看出,灸法是以温为手段,经络作传导,起到通气血的作用。灸法并不是单纯热刺激,而是借热力行艾叶药力,通过刺激体表,对机体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起到平衡阴阳、内病外治的作用[10]。现代研究表明艾灸作用并不单纯是温热效应,而是多种效应如光谱辐射、生物热效应及非热生物效应等作用的叠加[11]。灸法治病机理,不是直接针对病源,而是以适宜刺激作用于体表部位(穴位)以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能,而起到疏通经络、通调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所以不能误认为灸火温热会使热证更热[12]。灸法的主要作用不是温补而是温通[13]。

4.2 不能单纯地说热病可灸或者忌灸,而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热证可灸

灸法用于热证大致经历了“可灸—忌灸—可灸—贵灸”的发展历程[14]。但热证可否用灸,还不能以“热证禁灸”或“热证宜灸”简单笼统的划分。

中医的气虚发热,气虚为本,发热为标,此种发热当然适合艾灸;外科阴疽,其病机为阳虚寒凝痰滞,也适合艾灸;此外,一些湿热病,以湿为主者兼有热像,此时用灸法就像桂苓甘露散治疗暑湿证用官桂助下焦气化一样,艾灸辛、苦、温能化湿燥湿从而达到治病目的。所以,不能单纯看到有热像,用灸法有效或治愈了,就说热证可灸、宜灸、贵灸,当然也不能看到热像恐艾火助阳伤阴而认为热证忌灸,这样不免有些偏颇。因此,不能单纯地说热病可灸或者忌灸,更不能说是“热证贵灸”,而是要在辨证的基础上施用灸法。

4.3 灸法亦有补泻,其作用与施灸方式、灸材、施灸量等有关,应辨证施灸

艾灸补泻,最早见于《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又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自灭也”。后世的《针灸大成》、《黄帝内经太素》也有所论及。灸法补泻论,也驳斥了艾灸之火为火邪的观点。

灸法补泻与施灸方式有关。《灵枢·背腧》中论述了灸法补泻是以艾炷自燃之,火力徐缓为补,以疾吹火力猛急为泻,《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也有论述,具体补法:点燃艾炷,不吹其火,待微缓温和的火力徐徐燃尽自灭,灸毕用手按其穴,使真气聚而不散;泻法:点燃艾炷,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局部烧烫感时,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散邪气。

隔物灸材不同,灸法作用及适应证也不同。大蒜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则可用隔蒜灸治疗疮疡肿毒等外科实热病证;因姜有温补作用,故常作为灸治阴虚肺痨诸证的隔垫物;隔藕节灸可治高血压等虚火上炎之证;隔芹菜根灸适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失眠、眩晕等[15]。

灸法作用与施灸量。灸法和用药一样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方可见效,即有一定灸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载:“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影响灸量的关键因素[15]有灸火势大小、施灸时间长短、灸距大小、施灸频度等。廖方正认为[4]应先辨虚实,指导灸量。实热证早期火力务猛,壮数宜多,以发挥退热作用,绝其变证;虚热证单次刺激量宜小,疗程须长。

总之,临床热证用灸不可拘泥于“热证可灸”或“热证忌灸”之说,而要在辨证的基础上,分清诸热证型,同时合理选择灸材,使用恰当的施灸方法和灸量,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1]陈燕芬,谷世喆.艾灸用于治疗热证之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9,29(6):469 -471

[2]王馨悦,黄培冬,袁恺.热证可灸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3):74 -75

[3]郭金洋,李果,闵庆莉,等.论热证用灸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133 -134

[4]蔡定均,付弋.廖方正灸法临证经验辑要[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44 -245

[5]金远林,周利.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3):7

[6]王大生,陈洪荣,刘会春.“热证忌灸”小议[J].山东中医杂志,1989,8(1):3 -4

[7]卓缘圆,张家维.朱丹溪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及临床运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3 -4

[8]武平,黄迪君.黄迪君教授“热证用灸”经验[J].甘肃中医,2009,22(3):20-21

[9]陈华,傅杰英.温灸治疗囊肿结节型痤疮的可行性探讨[J].光明中医,2008,23(9):1396 -1400

[10]杨玉红,吕云霞.“热证可灸”临床经验探讨[J].甘肃中医,2005,18(12):36

[11]杨华元,胡追成.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J].中国针灸,2009,29(11):40

[12]陈清清,林旭.论热证可灸[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6):273-274

[13]王家骜.热证可灸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41-42

[14]杨孝芳,吴丽.从“热证忌灸”到“热证贵灸”[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46 -148

[15]吴焕淦,刘立公,陈跃来,等.灸法的继承与创新[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39 -41

猜你喜欢

施灸热病灸法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黄帝内经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暑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趋向出人意料的进程:艾迪斯·华顿的《罗马热病》
瘢痕灸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