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2013-01-23徐建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期
关键词:肺性纳洛酮脑病

徐建国

(河南省新野县卫生职业中专附属医院内科,河南 新野 473500)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徐建国

(河南省新野县卫生职业中专附属医院内科,河南 新野 473500)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6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 30 例,予以积极控制感染、解痉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 3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等进行对比观察,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 96.67%,对照组患者有效率 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纳洛酮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性脑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常规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特征是存在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其合并症及急性加重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PE)是由于各种慢性肺胸疾病伴呼吸功能衰竭,致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而出现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合征[1,2]。本文采用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性脑病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COPD所致的肺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3~82岁,平均(69.18±6.44)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62~80岁,平均(68.97±6.28)岁。纳入标准为: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积极控制感染、解痉平喘、低流量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首剂0.8mg静脉推注,之后以每24小时8~12mg微量泵入,连用3d。

1.3 观察方法

实验开始前后纪录两组患者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心电图、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及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日均定时给药,并于观察并纪录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及生命体征。用药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在24h内意识转醒、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在治疗后24~48h意识转醒,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患者用药48h后意识无转醒,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4]。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30例,其中显效19例,占该组的63.33%;有效10例,占该组33.33%;无效1例,占该组3.33%;总有效人数29例,占该组96.67%。对照组30例,其中显效12例,占该组的40.00%;有效11例,占该组36.67%;无效7例,占该组23.33%;总有效人数23例,占该组7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及观察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压等未见异常。未发生过敏反应。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呼吸动力及阻力的不平衡。其发生时,机体产生应激状态,体内β-内啡肽含量明显增高。β-内啡肽主要来源于垂体及下丘脑,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困难,从而进一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谵妄、躁动甚至昏迷[5]。

纳洛酮结构类似于β-内啡肽的u型受体阻断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易透过血脑屏障,竞争性的阻断β-内啡肽与其受体的结合[6]。从而可有效改善患者因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恢复患者意识。

本文通过对60例COPD所致肺性脑病患者治疗后发现使用纳洛酮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使用者。因此,纳洛酮治疗COPD所致的肺性脑病的疗效是显著且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1]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为重监护杂志,2011,11(1): 1-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杂志,1997,30(1): 8-17.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

[4]李战炜.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3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9(1):141-142.

[5]胡国民.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医学,2007,27(7):20-21.

[6]高志红.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36例临床观察[J].临床论坛,2011,13(27):50.

R563

:B

:1671-8194(2013)02-0095-02

猜你喜欢

肺性纳洛酮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PCT、D-dimer和NT-proBNP水平及肺功能与儿童喘息性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关系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关注肺性脑病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