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术语在语言异化背景下的规范化原则
2013-01-22田瑀
田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在语言异化现象大量存在的后现代社会背景下,中医在传播与使用的过程中面临异化危机,特别是中医专业术语的传统性与规范化更受到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与思想的挑战。语言异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异化现象,指的是某种语言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孳生出来的、与本语言原有的基本风格、文化神韵相对难以协调、难以认同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变异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必然极大的影响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文化思想。语言异化是文化融合的必然产物[1]。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每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碰撞,越是交流紧密、互动频繁的文化之间,挤压、冲突的情况越激烈。中医专业术语在使用中的异化问题主要产生于翻译中医药学术文献与资料时对于中医专业术语的语言异化过程。中医、中药是传统医学与华夏文明的精髓,其思维方式极具古典哲学气质,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成为中医、中药的理论基石。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从自然与人的关系角度去探索生命,将天道、地道、人道融为一个系统,其理论和实践的术语具有整体宏观性以及人文科学的特征,与西方的哲学思想观有巨大的差异,与西方的医学体系和医药理念也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如何在这种语言异化中保持中医传播中华文明的根性功能,并在现代世界中有所发展是中医专业术语作为工具性语言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所要面对的挑战。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解决了在语言翻译中的一些难题,但在语言异化的新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笔者探求在中医专业术语的交流与使用中以“固本求真”、“西为中用”、“增补保源”的三大翻译原则来保持中医的传统特色并解决语言通转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使中医更具世界精神并保持现代活力。
1 固本求真
在全球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时代,很多人主张用语言的异化带动文化交流来加快全球一体化进程,这一点却给中医的发展带来困扰。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的中医术语是一种表达传统中医思想与诊疗方法的特殊语言,其最大的精华就在于本源的传统性。在解决阴、阳、气、五行等基本概念时,应考虑语言通转问题。不是所有的事物、现象、思想都能在每种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语言对位,坚持音译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注解可以巩固中医的文化根性,越是民族性、大地性浓郁的文化越有世界性的传播价值。比如“气功”一词,曾被译为“breathing exercises”,这种翻译方法会让人简单的理解为“呼吸运动”,现在多数年轻人在没有接触中医知识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这种简单的直译方法不仅使先接触外语的年轻一代对于不理解的中医词汇产生误解,西方人也会对此产生错误理解。参考印度“Yoga”一词的普及方式,遵循原本的语言韵味,结合“Qi”之源“Qi”之本,直接用“Qi Gong”来表达,更能固本求真。阴与阳的翻译方法固定为“Yin”和“Yang”,保留了中医的传统韵味,虽然在传播之初会有理解的困难,但通过这种符号式的解读,可以普及更为广泛的中医知识,学习更为深刻的中医理论,而不是从字面理解就与已有的医学体系进行简单的对位。如“经络”在欧美的主要翻译方法为“meridian”,而meridian的本意是指地球上的子午线,是人为的、虚拟的[2]。这种译法严重违背了中医专业术语在使用中的“求真”精神,让西方人误以为经络是不存在的虚拟物质。
2 西为中用
中医虽然在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上与西医具有较大差异,但两者都是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都是为防病治病[3]。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与使用中应坚持西医为中医服务的原则,以中医理念为主,西医概念为辅,形成“西为中用”的翻译理念。如讲授奇恒之腑的“女子胞/子宫”相关内容时,引导理解术语中“子宫”的英文表达womb/uterus及其构词形式metr(o)和hyster(o)。根据这些词形,不论是在临床还是科研与教学中,都可以较快掌握一些中医妇科常见病名的英文表达,如阴挺(hysteroptosis),崩漏(metrostaxis and metrorrhagia)[4]。如介绍“气”时,把中医学中涉及的各种气放在一起讲解,“正气”的表达有:healthy energy;innate vitality qi;vital qi等,“邪气”的表达有:evil energy,evil factors;pathogenic factor等[5]。同时比较这些表达之间的不同,以加强区别和记忆。这种理解方式是借用英文的构词法使中医词汇形成系列性的词汇系统,进而与西医的生理、病例、解剖相互对照、比较与联系,使抽象的中医术语能够借助形象而具体的西医知识体系,更加便于理解与记忆。
3 增补保源
增补保源这一原则的使用以前两个原则为基础,强调在翻译中增译来维护中医专业术语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在使用中注解来加强对中医术语的理解,辅助的手段是运用西医知识体系与西医专业术语。增译的方法可以体现中医学的文化底蕴和中医哲学的思辩精神。如用五行说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时,五脏之间存在着互相资生又互相制约的关系[6]。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中“肝生心即木生火”,这一句可译为“the liver stores blood which can supplement the heart,which is named Wood element engenders Fire element”,肝属木,心属火,以肝藏血济心,肝的疏泄可以帮助心脏气血运行舒畅,说明了人的情致与内脏之间的紧密关系;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中“肾制约心即水制约火”,可译为“the kidney water flows up to assist the heart lest heart fire should become hyperactive,which is known as Water element restrains Fire element”,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旺盛。五行解释了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与语言的集大成,这种增补的翻译方法可以使自然中的基本元素“element”与身体的五脏器官相联系,使西方读者不至于陌生,即忠实的译出来原文,又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探讨与交流。
中医专业术语使用中的语言异化问题,一定程度上的滥用音译、生译硬译、望文生义等情况已经使专业术语的经典性受到影响。中医专业术语要继续在中医药科研与临床中起到标准的工具作用要遵循这三大翻译与使用规范,在具体的语境与使用情况中,综合的、辩证的运用以上三大原则,发挥中医专业术语在使用中的五大特性,即保持科学性,体现流畅性,维护传统性,发挥特色性,发扬人文性。
[1] 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异化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0,13(5):49.
[2] 宋海英,张庆荣.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英译的原则[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0):2138.
[3] 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吴健.关于《中医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7):77.
[5] 柳月娟.中医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民间民族医药,2011,20(1):55.
[6]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