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治疗体会
2013-01-22张华
张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 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起病早期偶有腰痛和骶髂部疼痛, 可伴僵硬感, 患者有晨起脊柱僵硬, 适当活动后可缓解, 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向上发展,胸背疼痛, 胸部有压迫感等, 发展到髋关节为局部疼痛, 活动受限, 屈曲挛缩至关节强直[1]。现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50例,女10例;年龄19~58岁,平均36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8年。早期32例, 中、后期18例。下腰背疼痛3个月以上, 疼痛随活动改善, 腰椎在前方, 后方和侧方活动受限,CT及MR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炎, 诊断正确率较高。X光片在骨盆正位片上观察, 骶髂关节软骨损害, 关节面模糊。CT片双侧骶髂关节可见软骨损害。血沉明显高于正常, CRP高,免疫球蛋白中IgA高。
1.2 方法 非手术治疗:指导其日常生活中维持正确的姿势, 如垫薄枕、睡硬板床, 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锻炼。常用水杨酸制剂(阿司匹林);或消失痛。保泰松解热镇痛作用较强, 且效果缓慢持久, 解除症状最明显, 如果抗风湿药不能控制症状的重症患者可试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宜从小剂量开始, 不宜常规、长期使用, 避免出现较严重的副作用。但应与利血生、维生素B同时使用, 以减轻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2 结果
经治疗显效4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约85%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好,患者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血清反应阴性疾病, 是慢性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强直性脊柱炎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 其后由于病变发展, 逐渐累及腰、胸、颈椎, 出现椎间关节突关节间隙模糊, 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 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僵硬, 常成驼背畸形, 甚至丧失劳动能力[2]。其病损以躯干关节为主, 也可波及髋关节, 但很少波及四肢小关节。
早期症状常出现晨僵, 下腰部、臀部及髋部呈间歇性疼痛和活动不便, 阴天或劳累后加重, 休息或遇热减轻。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 疼痛和腰僵可变为持续性, 严重时可使患者从睡眠中疼醒, 此为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有些患者首先出现的是原因不明的虹膜炎、全身乏力、厌食、低热、消瘦和贫血等全身症状。而有的症状可发生在外伤、劳累、休克和感染后, 更应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 半年或数年内,疼痛和脊柱的活动受限逐渐上行性扩展到胸椎及颈椎, 大多数患者的扩展方式属此。此时症状表现为呼吸不畅, 胸部感束带状疼痛, 喷嚏、咳嗽时剧痛。
非甾体消炎药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荧光镜下骶髂关节注射类固醇药物和麻醉药有助于急性腰背痛的治疗。所有患者都需要加强理疗, 并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活动锻炼, 并注意防止畸形发生[2]。控制病情消炎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的药物,
对晚期的强直性性脊柱炎造成畸形的治疗, 严重的脊柱后突畸形可造成对内脏器官的严重障碍, 尤其是呼吸和心脏功能, 必要时可以通过脊柱截骨来改善畸形, 减轻对内脏的影响, 目前脊柱截骨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截骨方法, 严重的胸腰段畸形, 多采用后方多阶段截骨, 即在胸腰段的不同阶段截不同的角度。截骨后一段采用后路内固定矫正后的位置, 在胸腰段前方大血管有硬化或弹性差的患者,做这种截骨要慎重。髋关节强直的患者, 尤其是双侧髋关节均有强直的患者多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一次完成双侧同时置换手术。在没有条件做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地方, 也可以用股骨, 头颈切除术, 这种手术也可以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功能。膝关节强直的患者, 双侧膝关节强直, 可以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 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功能。总之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 造成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是十分困难的, 并且治疗后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功能。所以早期治疗显得十分重要。强直性脊柱炎仅有脊柱强直且无明显后凸畸形的患者无需手术治疗。
[1]曾庆馀.全国强直性脊柱炎研讨会纪要.中华内科杂志, 2002,41(6):421-423.
[2]王月, 闫安辉.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8, 14(5):77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