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血辨证探讨亚健康状态
2013-01-22郭春莉
郭春莉,付 强
根据脑、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脑为元神之府,血主濡之)将疾病归纳为属于脑或属于血病的辨证方法称为脑血辨证理论体系,是导师王新陆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吸收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为适应疾病谱系的转变以及临床发展需要提出的新辨证方法,它补充了传统辨证方法的不足,在论治现代复杂疾病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仅就脑血辨证在亚健康状态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粗浅探讨。
1 亚健康状态的界定及其病因
1.1 亚健康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做是生命过程两端的话,那么亚健康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们还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亚健康的比例陡增,在这类人群中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高体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人们有许多不适不快的感觉:①表现在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昏、乏力、困倦、疲劳、倦怠、气短、汗虚、心悸、肌肉酸楚、关节疼痛、性机能减退等;②表现在心理方面有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恐惧不安、焦虑烦躁、神经质等;③表现在情感方面有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等。这些表现和体验,显然不属于健康的范畴,但是又没有达到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的程度,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疾病,这就是“亚健康”[1]。
1.2 亚健康是现代三大致病因素的产物 王新陆教授在《脑血辨证》中明确提出现代疾病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为:精神心理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2]。这些致病因素的存在均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不健康、作息时间不规律等。现代人所食用的加工食品中所含的人工添加剂过多,很容易造成许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此外,许多人早餐质量过低,使机体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大脑经常处于供氧不足状态,进而影响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内分泌激素的正常分泌,严重者可产生情绪抑郁、心慌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网虫恋网,走火入魔,蒙脑迷心,则致神情淡漠,不可名状,精神恍惚,心力交瘁等;抽烟饮酒,烟酒之毒入血冲脑,慢性侵蚀,则致血浊、血毒。如此等等,则多为亚健康状态。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失衡。就业的压力、失业的威胁、人际关系的复杂紧张、信息爆炸的纷繁刺激,使人们不得不承受着越来越多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如果心理承受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随时化解压力,就会使自己心理压力过大,思虑过度,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大脑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这样不仅会引起睡眠不良,还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脑部疲劳,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里高层建筑林立,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房间封闭,使得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较低。长期处在这种生存空间中,人体血液中氧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率都会降低,并进而会影响到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感到心情烦躁、郁闷。
2 中医药防治亚健康有独特的优势
西方国家对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地从现代医学领域查找原因,在细菌感染、免疫系统抑制、内分泌代谢失调等方面考虑过多,过于局限,轻视了亚健康问题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在制订干预对策上也是强调单纯的医学手段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的医学模式是建立在传统东方文化及天人一体的基础上的,偏重于改善功能及症状,以临床实践为主,通过四诊合参、司外揣内、比类取象,探询患者整体的“阴阳偏颇”,并用自然界的中药,根据其寒热温凉、四气五味达到调整状态的目的,对一些功能性、心身病、慢性病的调整有良好的疗效[3]。“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贯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未病”不是疾病态,也不是健康态,而正是亚健康状态。治未病,不仅包括了未病先防,也包括了非显性疾病的治疗,注重于“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中医在诊断、预防、治疗亚健康状态方面有多种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脑血辨证理论体系,因其针对现代复杂病而设,在此方面具有优势。
3 脑血辨证治疗亚健康的方法
根据脑血辨证理论体系,在临床上可以把亚健康状态分为脑神紊乱,脑浊不清,心病及脑,肺病及脑,肝病及脑,脾病及脑,胰病及脑,肾病及脑、气血两虚等证候。
3.1 脑神紊乱 脑神紊乱证是由各种因素扰乱脑神,导致脑失清净的一种病证。常由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思虑过度、起居不时等所致,同时,也与年老体衰、性格体质、脏腑虚实有一定的关系。脑失清静则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易惊易恐;脑藏精,主记忆,脑神紊乱,则失眠健忘多梦,记忆力低下。若年老体衰,气血不足,肝肾阴亏,则精血不能充髓养脑,脑神虚弱,再由精神等诱因所致,故尚可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等;若体质瘦弱,性格抑郁,则不耐刺激,亦常引发本病。常采用养脑安神,畅达气机,填精补髓的治法。选用宁脑安神汤加减。该方由珍珠母、酸枣仁、合欢皮、郁金、益智仁、淫羊藿、甘草组成。若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肝肾阴亏,精血不能充髓养脑,脑神虚弱为主者,则加重养精填髓之力,加熟地、山萸肉、山药、龟板、枸杞子等;若以体质瘦弱,性格抑郁,不耐刺激为主者,则加重疏肝理气之品,加百合、香附、当归、白芍等。
3.2 脑浊不清 脑浊不清证是由不良生活习惯、污染、精神刺激等因素日久作用,浊污积淀脑中,致使扰乱脑神,阻滞脑络,影响脑神功能所反映出来的证候。常因年老体弱,血浊不清,血行不利,浊血痰污停滞于脑;或因不良生活习惯、污染等,浊血涩脉,上积于脑,日久沉积而成。外界污染,内生浊物,导致血浊血涩,上达于脑,浊脑阻络,则蒙弊脑神,使脑浊不清,而致思维迟钝,记忆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若体胖痰多,血黏而稠,浊液污渍,蒙窍秽脑,使脑神不清,故以体胖头身困重为特点。临床上宜化浊清脑醒神。选用化浊清脑汤加减。该方由菖蒲、远志、柴胡、山栀、龙齿、茯苓、白矾、黄芩、半夏组成。若体胖痰多,身重困乏,则加苍术、白术、豆蔻、厚朴等;若肝阳上亢,头晕心烦,则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白蒺藜等。
3.3 心病及脑 心病及脑证是由于心的功能失常而导致脑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心主血脉,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晕目眩;血不养脑,脑神耗损,则心悸不宁,胆怯易惊,失眠多梦,虚烦不安。治疗应养心补脑,安神定志。选用养心补脑汤加减。该方由人参、黄芪、白术、云苓、当归、酸枣仁、合欢皮、木香、甘草组成。若心中惕惕,易惊善怒,偏于胆气虚者,加龙齿、琥珀、磁石等;若阴虚火旺较重者,则加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以养阴补血等。
3.4 肺病及脑 肺病及脑证是由于肺的功能失常而导致脑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若肺气不足,则气血不足以养脑,脑神失养,故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减退,神识恍惚;全身之气不足,则见少气懒言,声息低微。应以养肺补脑,安神宁志为治则。选用养肺补脑汤加减。该方由西洋参、麦冬、沙参、黄芪、五味子、琥珀、百合、清半夏、甘草组成。
3.5 肝病及脑 肝病及脑证是由于肝的功能失常而导致脑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多由肝调节血量及疏达情志异常所致。肝藏血主疏泄,若肝失疏泄,郁而化火,肝火上炎清窍,则烦躁易怒。宜养肝补脑,疏达宁神。选用养肝补脑汤加减。该方由龙胆草、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合欢皮、香附、甘草组成。若痰热较重者,加黄连、枳实、南星、半夏。
3.6 脾病及脑 脾病及脑证是由于脾的功能失常而导致脑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是由于脾不升清于脑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不运,不能升清,脑失所养,则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脾胃功能不足,则脘胀纳差;脑神对脾胃有支配作用,故因精神紧张或焦虑而加重。临床上应健脾补脑,养血安神。选用健脾补脑汤加减。该方由党参、黄芪、白术、茯神、当归、肉苁蓉、酸枣仁、合欢皮、陈皮、甘草组成。若痰湿较重者,加半夏、南星、全瓜蒌等;若肝郁乘脾者,则加柴胡、郁金、木香、薄荷等。
3.7 胰病及脑 胰病及脑证是由于胰的功能失常而导致脑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多由胰病水谷精微转化不利所致。胰为脾之副脏,主精微转化,调节水谷精微的宣化濡养,辅助脾胃运化。中焦有热,运化太过,则大便干结,若运化不及,则大便稀溏;胰病及脑,则情绪波动异常;精微不能转化上荣于脑,则记忆力低下等。应以健胰补脑,养阴生津为治则。选用健胰补脑汤加减。该方由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熟地黄、山萸肉、山药、黄芪、甘草组成。
3.8 肾病及脑 肾病及脑证是由于肾的功能失常而导致脑功能异常的一种病证,多由肾精不足所致。肾藏精,内藏先天之精,精生髓,髓充脑。若精髓不足,则脑髓失养,而见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烦躁易怒。治疗应以健脑补肾,宁神定志为原则。选用健脑补肾汤加减。该方由鹿茸、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山萸肉、肉苁蓉、补骨脂、牛膝、茯苓、陈皮、甘草组成。若偏于火旺者,加黄柏、知母、地骨皮;若偏于阳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等。
3.9 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证是以气虚和血虚并见为辨证要点。多由体质虚弱,气虚不能生血,气血俱虚而成。脾肺气虚则见少气懒言,乏力自汗;血虚不能养心,则心慌气短;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见面色淡白。临床上应补气养血,温阳健脾。选用八珍汤加减。偏于阳气虚者,加肉桂、附子;偏于阴虚者加龟板、麦冬等。
[1] 董玉整.“亚健康初探”[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26(3):77.
[2] 王新陆.脑血辨证:中医理论发展的探索[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
[3] 张彦萍,张学智.浅议“亚健康”状态调整的途径[J].中医教育ECM,2001,20(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