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第二校园经历”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3-01-21

关键词:经历国际化办学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一、“第二校园经历”的实施现状

世界高等教育自21世纪以来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在通过不断的国际交流和融合实现自身的突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通过人员的国际交往、信息交流、国际技术援助和合作,吸收、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类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目的”[1]。高等学校肩负着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教改革发展之路中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便是在教育国际化改革浪潮下应运而生的,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传承性和融合性。

(一)“第二校园经历”模式及发展源流

所谓的“第二校园经历”是指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经学校、学院选拔、组织,到国内或境外其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交流学习的经历。目前常见的有非学历教育项目和学历教育项目两种形式。学历教育项目必须通过统招考试、填报志愿,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由于受到学历认证及审批条件的限制,非学历教育项目是高校常见的一种国际交流形式,即学生由本校组织入学考试后录取,在中方学校修得一定学分,通过语言考试及相关面试再被境外合作学校录取,获得合作学校的相关学分,这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中长期的交换生项目,主要是指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到境外其他高校完成为期1-2学期的交换生项目,其目的是进行国际理解、接受语言及专业方面的教育;二是短期交流项目,主要是指利用寒假或者暑假组织学生到海外其他高校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或者项目运行合作、技能培训、实习等形式的短期交流,时间通常为期1-3个月。国内第二校园经历主要有国内高校校际合作、高校战略联盟、国内高校合作培养学生、校企合作计划等形式。

“第二校园经历”的培养模式最早来源于欧洲的教育联盟意识。欧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大力倡导教育合作,构建强大的教育网络体系。1999年,由29个欧洲国家发起并推进的“博洛尼亚进程”标志着欧洲迈出高教和科技一体化的重要一步,从而实现整合欧盟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目标。同样,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也早在20多年前就意识到,要培养出国际型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去参与该国的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因此,在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国留学的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加大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的力度。而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国外的高等学校签订了双边或多边协议,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到海外留学,这种合作方式极大地推进了国际化项目的发展和实施,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第二校园经历”实施问题与有效对应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推动下,国内高校也在不断寻求与国内外高校间联合培养学生的途径。21世纪初,掀起了一股“第二校园经历”热潮。比如山东大学自2002年起实施“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已实现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校结成友好学校,双方互派留学生。浙江省近几年学生国际交流规模也在逐年增加,每年本专科毕业生出国留学规模接近2000人,派出的交换生、交流生规模接近10000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效显著,合作办学已覆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四个层次,项目数量和涉及国家不断增加。其中,宁波诺丁汉大学成为当代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绩斐然。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统揽大局的意识薄弱,各高校在国际化的“第二校园经历”实施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玄虚散”的现象。所谓“高”,就是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旁边靠;所谓“玄”,就是说得很玄乎,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及;所谓“虚’,就是把“第二校园”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做表面文章,花样文章;所谓“散”,则表现在没有明确一致的指向和目的参与校际交流。从根本上而言集中表现为:缺乏认识上的统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关联性、对象上的针对性、活动上的系统性;实施过程中表现为临时性、随意性,且内容浅层化、活动表层化,没有很好把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没有脚踏实地将“第二校园经历”落实到实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优化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既要立足省内国内,又要着眼世界。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各高校发展“会学习、会创新”的国际化人才的一种理念和实践,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因此,各高校要从大局出发,以“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多元化人才,实现长期、有效、和谐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运行机制。

二、“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趋于国际性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它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要以国际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核心;在培养制度上包括政府与大学的职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国家教育市场体系的建构和大学的组织结构国际化等;在学生的学习结构上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国际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等。

(一)确定“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性质

由于本文以教育国际化视野探讨国内“第二校园”经历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主体定位为中国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不包含教师),“第二校园”的范围则界定为“境外”(非国内),以更深刻细致地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因此,作为这样一种基于开放式办学理念基础上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第二校园经历”应体现国际性、社会性、跨文化性、多样性的特质。

首先体现的是国际性。这个国际性包括合作高校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流动。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与境外各种知名院校实现了交流合作。如北京大学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的22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浙江大学通过“3+2”或“4+1”等本硕联合培养等方式也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实现交流合作。很多地方性大学也有了较鲜明的特色,浙江工业大学共有各类学生国际交流项目32项,其中长期(1学期以上,含1学期)交换学生项目(互认学分)20项,含博士生层次1项,硕士生层次4项。短期交流项目(短期文化交流、夏令营、冬令营等)16项,交流层次逐年提升、参与学生人次逐年增加、涉及学生专业面逐年拓展。德国卡塞尔大学高等教育与职业研究中心主任芭芭拉M科姆博士在《大学生国际流动对人力发展和全球理解的贡献》一文中提到,“对学生来说,流动至少可以实现两个重要的目标: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能增加学生的灵活性以及文化和社会知识”[2]。正是这种国际化流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推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催生了复合型国际人才的成长。

其次体现的是社会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参与,学生从挑选学校、学科到选课都通过互联网、电邮等高科技的辅助,出国出境的手续需要经过社会机构的认证与审核,学生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通过社会力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生活管理,通过社会公共道德标准进行品德操守管理,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行为规范管理。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体现了这种培养模式的跨文化性。人们往往不约而同地把文化视作知识的、信仰的、价值的、道德的意义体系,以及这种意义体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即一定的生活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当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就形成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多元文化的概念,这种交织的多元文化中必然存在着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而解决多元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冲突的关键就是要接纳和容忍不同于自身的文化和行为。“第二校园经历”给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全球的意识和竞争的意识,让学生们了解本校之外的另一些大学校园文化,同时可以将这些新鲜的理念带回本校,让校园更具活力。

“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还具备形式的多样性。目前比较多的形式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中包括有“3+1”、“2+3”本科培养项目,有“3+2”、“4+1”本硕培养项目,另外还有不少短期交流项目以及教学交流活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给学生广泛的选择和充分的机会。

(二)确立“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对“第二校园经历”的重视并不意味着放弃国内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因此“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既要重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精神和模式体系,又要坚持走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培养出具备开放视野和过硬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这个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第二校园经历”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人才培养应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受数额,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高校不应固步自封,脱离国际惯例的轨道,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而且要加快步伐。其次,高校在借鉴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思想、模式等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保持本区域教育的独立性和特色,不能一味的“他国化”,对人才培养要有前瞻性,要培养出能服务社会,综合能力强,有国际化意识的人才,从而提高自身的办学规模和效益。再次,保持强烈的学生中心意识,促进优秀学生在科学领域得到熏陶,在个性心理品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使学生在全球文化汇聚、交融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促进整个社会环境的优化。

(三)遵循“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之一——重在借鉴。利用国际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服务、提高、促进、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的最优化发展为基本原则。引进、利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要看到长远的利益,既能解决燃眉之急,又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是思考问题的基本点,也应当是引进、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基本原则。对于每个不同区域的高校来说,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通过“第二校园经历”的培养,大学将本校薄弱专业的学生送到国外相应的优势学科学习,不仅解决了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让学生接受了海外一流的专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反过来又能推动本校的改革和发展。

基本原则之二——“高新特精”。“高”即合作交流的“第二校园”应是国际优质高等教育学校,具有世界高水平、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或某一学科某一方面能体现世界先进水平。“新”即选择的培养模式要在“第二校园”教育中能充分体现出新知识、新技术或新思想、新观念,课程、专业、模式、管理等等有创新之处,且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特”指具有独特的效益,通过校际的交流与合作能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对提高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有所裨益。“精”指挑选的学生应是有创新灵感、具备创新思维、综合素质高,或者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或者专长的精英。

(四)优化“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由于学生要离开本校到第二校园进行学习,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课程对接、学分转换、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问题,面对新挑战,教学管理体系必然要得到优化和改进。要完善管理机构的职能,从洽谈校园合作到选拔交换学生,再到出国出境服务,相应配套的制度保障,保证“第二校园经历”的有序开展和运行。教学管理人员应深入访学工作,建立和完善学分互认体制,保证合作双方的课程大纲有一致对接;及时跟踪学生出境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实际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学生回校后以座谈、访谈等方式听取学生合理建议,借鉴其他高校的有效做法,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及配套工作上同学校相关部门及时沟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协调好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细节方面的工作。“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以更为优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来应对和迎接新的挑战。

(五)获得“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第二校园经历”是近年才兴起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国内各高校的综合实力、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层次不一,很多校际合作资源既分散又不平衡而且还会重复,缺少统揽全局且具有权威性、长期和有效的管理协调组织和运行机制,一般每个学校都会设外事办或国际交流处,但是职责功能却不全面,影响和制约了规模的扩展。此外,开展“第二校园经历”不仅要增加国内高校许多工作量,还要增加许多额外的开支,如联系工作的差旅费、通讯费、专家指导费以及学校协调的费用等,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因昂贵的交换学费止步于此,而阻碍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推行。

2012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支持中外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支持高校境外办学。支持高校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文件上的支持鼓励各高校进一步建立健全“第二校园”的政策保障和相关规章制度,包括完善学生的选派机制、奖学金评定机制等等,为学校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规定。经费上,不仅政府需要拨专款专项支持,各校应根据实际的经济实力给予学生学费及生活费上的资助。例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高校为学生提供奖学金,甚至一些交换项目是免学费的;浙江工业大学出台《浙江工业大学本科学生第二校园经历经费资助办法》,为出国交换学生提供路费、学费等的资助。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吸引有经济实力又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的企业、个人为“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奖学金,部分或全额资助学生的交流费用,从而有利于校、企、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三、进一步创新“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包括:留学生规模、国际联合办学、国际科研合作。其实中国的“留学热”每年都不减,但随之带来的就是中国智力资源的外流,留学回国人员比率较低。高等教育要培养学以致用、有创新能力和优良个性品质的青年。这些青年是要能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青年,国际联合办学既能保证人才的不外流,又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只是目前国家教育部对联合办学的审批和认证有严格和繁琐的程序,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因此大力开展“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国际化进程、培养国际化人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是为全社会各行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职能并重”的人才的,这些人才通过“第二校园”的经历,在学习期间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会从中感悟本校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以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利于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很多学生出国交流后很欣赏国外小课教学的形式以及课堂小组探讨的教学方法,回校后给本校提出宝贵的意见,学校便可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实力,改革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一些学生致力于比较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研究,根据自己的交流经验撰写论文,孵化了许多研究课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导向,启迪创新意识,提升科研素养。为进一步推广“第二校园经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不同高校“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同

真正的国际化,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一种理念、形式和方法上的借鉴,是用国际意识和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是培养心系祖国、胸怀天下、会通中西、学贯文理、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①广东省深圳市潜龙学校:《教育国际化,何去何从——对话广东省深圳市潜龙学校校长蔡曼》,http://www.zgxzw.com/xiaozhang/html/157244.html.中国校长网。。因此每个高校的办学理念要体现到“第二校园经历”的实施中去,综合性大学的“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必不同于地方性大学或民办学校。例如山东大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就构建了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基本原则,以跨区域高水平大学为合作平台,以大规模长周期学生互访为主要形式,以学分互认待遇平等为制度基础,以培养学生开放视野和过硬竞争力为最终目的的“第二校园经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国内高校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响应,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浙江工业大学则依托“省部共建”平台,始终把促进与国外(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要务之一,为深化本科学生的合作培养、拓宽人才培养空间,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赴境外高校交流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交叉、融合、渗透,已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比利时、澳大利亚、瑞典、挪威、加纳、墨西哥等国的5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并与其中的14所高等院校在人员互访、学生交流、教师进修、专家讲学及合作科研等方面保持着稳定活跃的交流活动。

(二)区域性高校可以开展“第二校园经历”的全面合作

目前各高校的对外交流情况都是各自为政,国际资源分布不平衡,一些综合性大学办学水平高、生源优秀,合作的“第二校园”层次和实力也比较强,而一些地方性院校由于自身的局限,只能在优势学科开展国际交流,大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为了拓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范围,实现“第二校园经历”的大范围推广,可以使一些区域性高校,互帮互助,共建第二校园资源平台。地方性或专业性的院校可以依托综合大学的平台,选送精英学生到其合作的“第二校园”学习,体验高水平的办学质量,开阔视野;综合性大学可以将薄弱学科的学生选送到具有学科优势的与地方学校合作的“第二校园”去,以弥补自身学科发展的局限性,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三)创新“第二校园”的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目前“第二校园”都是局限于学生到境外合作学校学习课程,交流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也只是单方面的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传输,自行消化。为了丰富“第二校园”的交流形式,可以与合作学校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并设定一定比例的学分,选送优秀的学生在境外学校除了学习专业课程,还可以参与科研项目,投身到先进的科学研究中去,这样既可以实现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加强校际之间的国际科研合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扩大“第二校园”的外延,即这个“校园”不仅仅理解为要出国学习,还可以通过远程学习,不出国门就可以感受国外的课堂方式、教学内容。学校可以和合作学校协商,通过互联网远程方式让合作交流的学科为本校学生承担一两门国际化课程,这样既可以扩大参与到“第二校园经历”中的学生的范围,又可以节约成本。

对于经历“第二校园”的学生来说,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需要心智、体力等各方面的调整,一旦学生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或者在境外的学习出现严重的冲突和矛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学生配备指导老师是必要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但这在很多高校中都被忽视了。本校的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出国前的选课,可以与学生时刻保持交流,需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引导,学生回国后要收集他们的建设性意见。人力配备上可以是一个指导老师负责在某一“第二校园”的多个学生,也可以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某一专业的境外学生,如果人力允许,还可以一对一的指导。

(四)健全“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机制

国际高校合作培养学生是一项系统的、复杂性的工作,为保证质量,规范合作,应积极评估,不断改进,保证质量。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合作积极意义的评价、合作伙伴的评估、合作内容的评价、合作质量的评估、合作模式的评估等。评价的主体要逐步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即实现从政府单一评价到多元的评价主体,如社会中介、院校自身、师生等。通过评估增强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自我质量控制意识,增加社会对该教育创新举措的认可[3],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创新人才、国际人才的培养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重要着力点。

[1]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6-28.

[2]芭芭拉·M·柯姆.大学生国际流动对人力发展和全球理解的贡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11-12.

[3]王海华.国内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研究——以山东大学“第二校园经历”为例[D].山东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经历国际化办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