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研究
——以镶嵌玻璃材料的设计及应用为例

2013-01-21孙净芳

关键词:马赛克玻璃艺术家

孙净芳,韩 熙

(1.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2.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一、艺术设计的变革

(一)现代镶嵌玻璃艺术设计的发展格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美术概念的不断扩展,现代艺术呈现多元化表现形式和发展格局。西方现代美术艺术观念,以及现代艺术的创作成果对社会变革造成巨大影响。其中创作家们由原来对古典艺术的固守姿态,转而成为运用更开放的手法,面向对人类内心世界的表达。他们开始热衷借用现代光学、色彩学、化学、解剖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知识特点,创作既有艺术个性又有时代特征的现代美术经典作品。同时这种趋势必然波及到建筑艺术领域,“功能、结构和美”的建筑美学思想的传播又影响到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如表现手法与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等等,在当代的建筑艺术跨入新时代时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从而使建筑的结构与空间变得更加自由。这种自由来源于人性本真的需求:如何营造自由的空间,让心灵在建筑中得到彻底的释放。作为主宰建筑光线的镶嵌玻璃艺术不可回避地承载起这种使命,它不仅改变着建筑的空间,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镶嵌玻璃的艺术,可以认为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宝典,在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历史地来看,镶嵌玻璃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建筑中的地面与墙壁开始用马赛克加以修饰和妆点,显示出古罗马文化的发达与辉煌。到中世纪,彩绘镶嵌玻璃在哥特式建筑中大幅度运用,它将光线分解的特色引入到建筑空间中,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气氛和艺术特色。镶嵌玻璃的壁画形式与窗玻璃的形式是以往镶嵌玻璃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入当代,镶嵌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镶嵌玻璃艺术主要分为彩绘镶嵌与马赛克镶嵌,彩绘镶嵌是中世纪教堂建筑装饰的一种独特镶嵌方法。它主要的制作工艺是将吹制成型的薄片平板玻璃分割成许多小块,并根据需要在玻璃片上用玻璃釉色进行绘制,再经过焙烧的完成将颜色永久地留在玻璃表面,然后利用特制的金属镶嵌条将这些切割好的玻璃片固定,组合成既定的设计图案。彩绘镶嵌多在窗户和吊顶空间使用,利用光线穿透玻璃,分割建筑结构与空间,使人心理产生愉悦生动的新奇感和美感。马赛克镶嵌是指利用精密切割的细小的玻璃颗粒,以泥灰或者水泥黏合将颗粒凝结一体组成统一画面形式,而后用于墙面、地板的壁画装饰,玻璃颗粒的光学效应会产生折射的光影,形成金碧辉煌的、斑斓的视觉效果[1]。无论是哪种镶嵌形式,玻璃与玻璃间的拼接或分割是镶嵌玻璃艺术标志性的表现方式,这种工艺特点与表述手段经过时代的积累逐步演绎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美学——“分割美”,它能将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玻璃凝聚在特有的画面中,并通过光线的漫射使多重角度都能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分割”成为一种表述语言,分割线成为镶嵌玻璃艺术经营画面重要元素和形式。

(二)现代镶嵌玻璃艺术设计的转型特征

现代建筑设计艺术的发展,迎来了现代镶嵌玻璃艺术的革新与转型。镶嵌玻璃不仅是色彩的艺术、构图的艺术,更是空间的艺术、光线的艺术,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创作主题的多样化。在镶嵌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文化长久占据着支配作用,这必然导致了创作主题的单一性,镶嵌玻璃艺术成为统治阶级教化人民的意识形态的工具,镶嵌玻璃艺术创作具备强烈的功利性质。然而,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宗教文化、宗教题材主导下的镶嵌绘画格局已经被打破,镶嵌玻璃的创作主题变得丰富而多元,玻璃艺术进入到融合多种艺术形态与观念传达的广阔创作范畴。(2)艺术个性与情感的自由表达。与传统镶嵌艺术“重题材、轻自我”创作观念不同,现代玻璃艺术家不再把自己当做某类宗教题材绘制的工匠,而是将强烈个性带入到镶嵌的艺术语境中,将普遍性的宗教观念演变为独特的审美情趣,他们大胆地表述情感,将独特情感诉诸于镶嵌玻璃创作的语言上,玻璃的魅力与性格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这些情感饱含着艺术家的思考,或对社会的见解、或对人生的感悟。观念的表达成为艺术家推动社会成长的精神动力。(3)工艺革新与拓展的多元。新型材料的应用促进了镶嵌技法的改善,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制作变得更加的高效,表现手段也更加丰富:大型平板玻璃坚固的稳定性让曾经不可能的创意变得现实而安全,印刷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省了能源消耗,多样的玻璃材料、混合材料出现在镶嵌玻璃绘画中;灯光与霓虹灯使夜晚的玻璃呈现别样的美感,肌理特质与光电的表现更加丰富了镶嵌绘制的效果,镶嵌玻璃艺术的概念变得更加宽泛。(4)公共艺术意识在创作中产生影响。对现代建筑玻璃设计影响至深的可能应归属于公共艺术概念在建筑玻璃艺术创作中的体现与延伸。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空间的载体,其呈现出人们对居住性、人文性的需求。因此,针对具体建筑空间进行个性化的镶嵌玻璃设计代替了原有的固定题材套用格式,设计师的主体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它呈现出的是建筑、玻璃、艺术家三者之间的对话关系,它们的关联性不仅仅体现在空间、色彩、结构与光线的环境上,更是存在于独特而富有内涵的特定的人文情节中。上述这些具体的存在以及被创新的艺术符号已经证明了镶嵌玻璃艺术正在走向崭新的、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二、艺术设计的运作

(一)现代镶嵌玻璃艺术的设计思想

现代设计语境及当代建筑形式,需求要不断孕育设计艺术的新思维、新构想、新实践,单一的技法手段与传统的设计样式已经远远不能跟进时代的步伐。事实上,设计艺术的审美准则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这些变化甚至往往是颠覆性的。那么,在新型的审美观念审美境界之下,现代建筑中出色的镶嵌玻璃设计应具备怎样的个性形态与语言特征呢?主要的应该有以下三点:

1.关照建筑与文化环境的紧密性和一致性。建筑作为镶嵌玻璃的承载对象,其本体的建筑语言与建筑结构必然成为艺术家进行镶嵌玻璃创作时必要的考察条件,玻璃艺术家往往需要与建筑师进行紧密的沟通,深入了解该建筑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割、功能区块,然后进行针对性设计,利用光线与色彩对建筑空间进行全新的规划及塑造。在考察建筑本体的设计结构与空间关系的同时,建筑所存在的历史文化环境同样是镶嵌玻璃艺术设计需考虑到的重要的环境元素,创作的主题与内涵必须符合建筑主体的文化氛围,优秀的建筑镶嵌作品往往凸显建筑的文化价值。

2.维护镶嵌语言与创作风格的继承性和独特性。尽管现代平板玻璃工业的制造手段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的革命,艺术家已经不用在无法获得大面积的整块平面玻璃的基础上使用镶嵌条或者泥灰来架构整块的平面玻璃壁画,然而,传统镶嵌玻璃技法准则却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不同肌理与色调的玻璃,在镶嵌条的衔接下变得条理而有序,镶嵌语言已经变成一种“分割”与“线条”的美学,“流动的韵律”成为镶嵌玻璃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重要标志之一。镶嵌玻璃艺术独特的表现力是基于镶嵌玻璃艺术本身沉淀的独特语言来定义与区分的,无论工艺、材料还是科技的手法,都需要秉承镶嵌玻璃创作的核心特征,以此不断的丰富与拓展镶嵌玻璃艺术表现。当代镶嵌玻璃艺术创作非常重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思维,艺术家的个性体现在镶嵌玻璃艺术品中,只有具备独特的个性,镶嵌作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艺术家开始主宰玻璃艺术创作的风格,获得创作的主导权,这是现代镶嵌玻璃艺术创造性的想象力与张扬的个性不断补充与发展的结果,交融的文化与丰富思想展示出的镶嵌玻璃的核心魅力。

3.把握安装结构与心灵层次的科学性和感知性。好的设计图纸未必能在现实建筑工程中得以实施,能否将镶嵌玻璃草图变成现实的建筑玻璃艺术作品,这不仅仅体现艺术家自身创作经验和把控能力,更需要对镶嵌玻璃的分割与承重结构进行精密、科学的演算,在重视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展示玻璃镶嵌艺术的魅力。玻璃通过光线营造不同的美学空间,这样的空间通过人的视觉来感知,视觉感知迅速转换为心理感受,使镶嵌玻璃艺术营造的空间不仅仅是室内或者室外的实体空间形态,更是潜在的心理空间,因为心理接受程度代表了观者的内心情感与接受程度,是艺术家与观者思维的最有效的沟通。

(二)现代镶嵌玻璃艺术设计的运作进程

基于上述现代镶嵌玻璃艺术的美学要求,设计与创作的全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连贯性的、在公共艺术意识形态指导下的镶嵌玻璃艺术创作行为,这个连续的创作过程将依次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进行场景选择与实地考察。进行镶嵌玻璃艺术创作之前,必须有一个实体(或虚拟)的建筑空间场景以展开玻璃艺术设计,这样的建筑场景或者公共空间一般由委托方提供。当然,也有由艺术家自主选择进行的自由艺术创作。艺术家针对备选的建筑场景进行全面、深入测算、调研、考察,是现代镶嵌玻璃艺术进入公共艺术形态思维并引导多元创作方向的重要途径。对于“环境”的理解,不能单纯认识为建筑本身客体的结构环境与结构特征,这仅仅是考察的一个方向,相关建筑的设计风格及所处环境的历史人文特征也是考察的重点目标所在。设计主题与环境变得冲突与纷繁,使设计呈现出多样的选择,艺术家在众多的信息中不断筛选,努力呈现与建筑主体文化相符合的逻辑魅力,并使个人风格得到最大的凸显。

2.提交文本报告与草图方案。文本报告是基于“场景考察”汇总和研究之后的详细的文本文件,除去照片、尺寸、平面图纸、案例说明这些基本的文本框架外,重在透析设计灵感在本体建筑的文化语境下的适应性,以充分的说服力确立基础的设计概念与设计方向。艺术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设计概念后,不断完善设计概念,形成初步的方案样稿,这是在建筑场所考察与论证阶段结束后第一次呈现初步的、完整的、直观的设计图纸。

3.完善研讨辩论与方案确定。论证与研讨的过程,实际在每个设计阶段都在进行,这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自我的反思与完善,是设计师团队的论讨与协作,也是需求方与设计方之间的调和与衔接。好的方案,往往是在不断否定的论证中得到充分发展与完善的。在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案,提出完善意见,完成最终图纸,精确完成等比例缩小的样品制作,以图纸和样品为依据,进行工程施工与放大。

4.完善工程施工与社会反馈。对整个建筑镶嵌玻璃制作工程进行报价,完成施工图纸(制作与安装),签订工程合约,在大型的建筑玻璃工程施工阶段,艺术家扮演监理的角色,控制作品的整体风貌与细节处理,并在制作期间拍摄样片,用以留存及宣传。艺术家本身需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公共艺术意识形态的创作语境更是要求艺术家在参与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中有效收集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与反馈,这是最为直接的了解艺术创作作品的社会接受度与体验度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艺术家不断完善自我、突破创新的最为实际方式。艺术家准确了解自身创作作品在社会中的公众效应,将对艺术家解剖自我艺术本身有了可靠的现实依据。

三、艺术设计的创新

(一)镶嵌玻璃艺术设计在建筑空间的拓展

无论建筑空间中镶嵌玻璃的形式与应用怎么突破,作为建筑及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形态,它始终应遵循公共性与个性化的统一;镶嵌语言的传承与拓展;善与美的传递及歌颂。其中镶嵌语言的独特魅力是镶嵌玻璃作为经典的艺术表现手段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而具备的美学存在的价值,镶嵌玻璃的发展必须是发扬其表现的特点、弘扬其表现的优势,将镶嵌文化与审美扎根到当代艺术的创作语境中,将当代镶嵌玻璃应用深入向前推进;设计师或者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承担起社会影响的重任,镶嵌玻璃是与人心灵互动的艺术表达形式,需要把美的色彩、美的形式、美的光线传递到观者的眼睛与心灵世界中。

现代镶嵌玻璃设计应用除去最为常见的壁墙与窗户装饰外,其应用的渠道已大大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位于室外空间的地板装饰、广场景观、院台庭池,专业的设计师往往能娴熟的应用玻璃的语言来表述镶嵌艺术的个性与镶嵌装饰的魅力。第二,在室内空间镶嵌玻璃的应用中,利用镶嵌玻璃来分解空间的隔断设计也正从“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相互调和中显示出发展的可能性;吊顶空间设计同样也把玻璃镶嵌表现引入其中,玻璃往往是以悬挂、卯合的方式构成镶嵌装置作品;在立体的底模上拼贴玻璃马赛克,这种富贵、韵动的手段适用于水池、玄厅、门廊的设计主题……镶嵌玻璃正从“功利性的标准格式”朝着基于单纯审美的建筑装饰模块发展,如楼梯界面、楼梯扶手、吊顶灯具、门框台阶,照明艺术这些非功利性的审美设计带给建筑空间中的镶嵌玻璃艺术无与伦比的活力[2]。

镶嵌玻璃艺术存在于现代建筑中的核心价值除去它独特的表现魅力外,还在于它能引介光线而对建筑空间加以修饰与改变,它能通过色彩对现实场景进行塑造与完善,它能牵引人们的心灵,唤起人类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歌颂。玻璃镶嵌艺术经历现代艺术形态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众多的“变体”,这些变体多数是积极与进步的,它们代表了艺术观念的突破和实践经验的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是国内少有的以学院派的模式推进现代建筑镶嵌玻璃研究的学术机构,其在专业学术精神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玻璃镶嵌应用工程实践。屹立于该工作室北门的大型玻璃镶嵌壁画“哭泣的马”,是科研组以彩绘的方式进行的建筑镶嵌玻璃创作探索,它臆在打破传统的、指定题材的、单一线性的设计模式,而是以公共艺术的意识形态推进全新的艺术实践,创作“过程”成为成就作品完整度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大众参与性与批判性则成为实现作品构成的主旋律,艺术家将自身与观者共同置于创作场景,从而有效的拉近了建筑与生活的关系,使简单的建筑空间因为玻璃而展示出活力与生趣。另一件实验性的创作陈设于该工作室二楼的马赛克镶嵌作品“窗台上的猫”,其采用胶粘的形式将彩色玻璃固定在透光的平板钢化玻璃上,承载马赛克玻璃的是大型的、透明的钢化玻璃窗,从而摆脱了笨重的、不透光的墙体承载,马赛克在光线下显得透彻夺目,夜景灯光的设计又使玻璃马赛克在白天黑夜都能展现出它稳固的光感效果;玻璃碎片中间的缝隙利用硅胶填合,既继承了镶嵌玻璃的表现形式,又减轻了作品的重量,在玻璃物理结构收缩性方面也得到了完美的处理。全新艺术实践的成功是基于玻璃材料的进步与艺术观念的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发扬了玻璃镶嵌的美学优势,创造了新的表现手法,丰富了镶嵌玻璃在建筑空间中的表现力。除此以外,在商场酒店的大堂建筑空间的壁挂装饰与吊顶设计市场项目中,镶嵌玻璃的表现形式也被巧妙的应用。上海绿地万豪酒店的大厅玻璃装饰就是个好的例证,在它不同寻常的以装置的概念进行建筑玻璃艺术推广中,我们可以看出,玻璃镶嵌不再是单一化的平面性表述,它正朝着立体与结构主义的模式进行发展,多维与多媒的发展方式,是镶嵌艺术突破平面、打破单一、走向立体空间的重要革新。

(二)镶嵌玻璃艺术设计在市场空间的开发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建筑空间装饰正走入精致化、个性化与多样化,尽管镶嵌玻璃在国内建筑装饰中并未得到普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无限潜力,而艺术的独特性与市场需求使现代镶嵌玻璃艺术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纵观国内建筑平面装饰市场,马赛克装饰在两个极端中游走,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所谓“两头大”是指高低端两头的消费旺盛:一头高端的马赛克装饰艺术产品价格昂贵,适合高端别墅与会所的顶级装修,这些图案都由艺术大师设计,且极具品牌特色,工艺精益求精。比如世界顶级JNJ玻璃马赛克装饰,它对建筑空间与家居装饰用现代马赛克镶嵌并予以全新的个性化阐释,让人耳目一新,堪称家居装修的奢侈品。另一头低端玻璃马赛克装饰消费非常廉价,用廉价的材料、粗糙的工艺、毫无创意或者直接照搬形式的马赛克直接拼接而成。这两种消费形式尽管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但是无法对马赛克玻璃产业与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对镶嵌玻璃艺术设计水平整体的提高与应用并不能起到主体性的促进作用。然而“中间小”(中产阶级消费力量薄弱、玻璃镶嵌文化的普及范围窄)的格局也正是需要努力改变的,这正是产业发展的契机所在,让现代镶嵌玻璃美学得以广泛的推广,让中产阶级的对建筑与镶嵌玻璃的美学原则做到辨别与明晰,让镶嵌玻璃艺术改变大众的居住空间才是意愿所在。

文化产业给镶嵌玻璃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作为舶来物的玻璃镶嵌艺术受到国人的欢迎,它的高贵迷幻、神秘新颖,使人对色彩与光线充满渴望,把人带入到镶嵌玻璃艺术美的形式中。

人类对结构与空间的突破性阐释,开创了现代建筑的全新纪元,促使镶嵌玻璃艺术有了全新的用武之地。

基于国内处于城镇化建设的高峰阶段,建筑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由此带动的是建筑装饰市场以及对建筑艺术装饰的需求度,这种需求的爆发显而易见。玻璃艺术与建筑艺术俨然是一对兄弟,它们彼此正迎接着全新文化语境下的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理顺建筑镶嵌玻璃艺术的设计思维、推广镶嵌玻璃艺术文化是发展玻璃艺术学科以及振兴玻璃文化产业的必要途径。镶嵌玻璃所塑造的不仅仅是玻璃的美学,更是空间、色彩与光线的美学,建筑空间是孕育镶嵌玻璃艺术成长的土壤、而创新能力将成就镶嵌玻璃艺术走向繁荣。

[1]刘刚.外国玻璃艺术[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9-29.

[2]张方,白云芳.玻璃装饰艺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17.

猜你喜欢

马赛克玻璃艺术家
城中村的马赛克
AI黑科技真的能去马赛克吗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马赛克》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