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高校预算管理效能的路径探析

2013-01-21

关键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

(浙江工业大学计划财务处,浙江杭州310032)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功能和价值

(一)高校预算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形式

高校预算管理是以特定的表达形式对未来某段时期内的教学、服务、投资决策等经营活动和资本运作活动作出系统而详尽的表述,通过预算的编制,来控制和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1]。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预算管理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过程,是高校对预算执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形式。因此,高校预算管理必须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全面强化预算管理能力,提高资金办学效益。

预算管理可以通过高校内各类资金预算方案的对比,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从而逐渐提升高校的运营决策的科学性,降低运营产生的风险。由于高校资源有限,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而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对资源的控制,提高使用效率,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低效率使用,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校整体运营效率。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高校财务资金有效实施,并且不断提高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力,保证高校的教育事业经费可以严格按照事先设定的财务预算进行使用。而与之相关的财务活动与经济活动也可以做到高效、有序、规范的运行,提高高校的经济运行质量。预算管理的实施为高校绩效管理创造了考核基础。

(二)高校预算管理可以促动高校资源配置优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高校财务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改革与创新。新的会计制度的颁布使高校的财务核算变得规范。高校预算管理就是利用高校现有的财务和会计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就学校内部的财力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随着高等学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加强预算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节约资金,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

1.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发展,满足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机制的要求

在以往的经济体制下,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高校在经费筹集、专业设置方面都是需要听命于教育部门的计划安排,不能自行决定,而财务部门也是依据高校的实际支出情况进行人员经费的核定,以保证计划经济的准确运行[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日益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模式也在逐步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办学过程中资金来源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改变,做到合理规划、科学预算,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调动高校的积极性。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要求

在传统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中,都是以高校的实际支出规模作为公用费用和生均综合定额的标准,却没有重视高校的办学效益、管理经营状况、资金使用效益与高校支出的合理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的预算管理需要以合理的支出为标准,使有限的教育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预算管理是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效用最大化的有效手段。高校可通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为预算管理创造可行条件,采用合理、系统的预算实施方案,针对高校收入、支出、项目建设及资金进行全方位管理,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与战略目标的达成。

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缺失与问题

(一)预算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削弱增收节支的能动性

国内高校预算大多采用的是“增量预算法”,这种模式往往较为传统,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合理的控制财务预算成本与提高效率[3]。增量预算法以前期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为基础,在预算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不合理的因素变化,因此需要随时进行调整。而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一般都具备“等、靠、要”的思维习惯,资金分配多以简单化与平均化为主,较为落后,缺乏长远性与连续性,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会使高校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保证,以及发展的前提条件,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高校内各院系与部门都通过不同的资金渠道进行资金的循环,逐渐脱离了预算管理范围,容易产生各类资金问题,甚至造成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预算和资金管理散乱,危及资金的科学化和安全性管理

高校预算是高校根据自身未来事业的发展计划进行财务收支编制,也是高校日常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主要依据,可以反映出一个高校的规模与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预算管理体制是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财权配置与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财务资金的支配权在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分配行为,要求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充分体现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但在国内很多高校却出现了预算管理虚,资金管理散的问题,财权集中在高校财务部门,教学、科研等事权集中在院系部门,没有实现权责的统一,不利于高校的资金管理。同时,预算收支资金范围不全面,影响各类资金安全性保障。根据高校综合预算编制要求,高校财务预算应该包括高校全部资金收支。但是,就目前而言,各个院系与部门资金的收支却没有归纳到高校的预算管理范围内,这是资金管理规划不够全面的一个具体表现。

(三)预算执行控制和考核制度不健全,造成薪酬体系的不完备

虽然高校对预算管理已经逐渐加深了重视,并且逐渐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但是,在高校中却依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职责划分不明确,这也就导致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弱化以及资金支付的风险性[5]。在没有建立经营预警与绩效分析体系的情况下,高校的预算执行控制能力较为薄弱。与此同时,高校内的考核制度也不完善,没有真正的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使考核的工作只是一个表面形式,没有真正的与奖罚措施、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进行对接。

因此,高校如果忽视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思想的作用,不能系统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和考核制度,就很容易造成薪酬体系的不完备,也很难显示预算管理能力,提高资金办学效益。

三、强化高校预算管理效能的路径以及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预算管理思想,发挥预算管理的前瞻性和战略引导性作用

预算管理是通过对高校开展办学活动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全过程的控制,来落实高校的战略规划和长远目标。科学的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战略引导性的作用,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量化分配资源,来控制高校整体的财务收支活动和经济行为,能够把高校的战略规划和日常经济行为有效地结合起来。完善的预算管理可以使制订的战略规划得到有效的执行,为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高校预算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项预算管理功能,包括预算编制、审批、发布、调整、控制、分析、考评等,具备全员、全额、全程等特点。因此,全新的预算管理思想可以使高校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其中,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增强预算透明度,将其认真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真正的在内部强化基础工作的管理,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切实加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明确责任,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加强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6]。通过全面预算实施,可以将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化,使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一致,控制日常教学、科研、基建等活动顺利进行,也为考核各部门工作业绩提供标准。所以,不能忽略预算管理的战略引导性作用,高校预算管理必须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思想。

(二)借鉴境外高校强化预算管理的做法,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与高效

高校财务预算是高校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国(境)外高校的预算管理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国(境)外高校的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都是单独的机构,各自行使自身的权利,既制衡了各部门之间的权利,还避免了大权独揽问题的发生[7]。第二,国(境)外高校是通过预算草案与定稿向全校进行公示,预算更加透明化,这有利于高校的未来发展。第三,国(境)外高校经常会根据自身的预算进行早编、细编,避免出现财务紧张的现象发生。第四,国(境)外高校的预算流程都较为严格,预算经过确定后如果进行调整就会需要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避免造成漏洞产生。第五,国(境)外高校的预算经过批准确定后就需要严格实施,并按照规定实施考核管理制度。第六,实施严格的资金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建立规范的资金预算管理、使用、监控程序,使资金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第七,建立专项项目的管理模式,加强资金管理,明确职责,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与安全。为了确保资金管理向规范性和高效能,可以尝试运用境外高校的预算管理办法,加以推动。

(三)推行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坚持预算管理体制的动态发展原则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是高校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标准的一个评价体系,其可以实现权责发生制的具体成本核算模式。绩效预算管理具备一定的业务活动导向性、资源优化配置性、战略性与系统管理性等特征。因此,高校在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管理层领导提供科学、严谨、准确的决策依据;有利于高校整体制度环境的提升,便于高校财务状况的有效监控与宏观管理;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绩效预算组织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管理人员,认真履行绩效管理职责。与此同时,将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动态化分析,将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的财务计划记统筹规划,然后根据当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对后期的财务进行调整,已连续不断的形式安排规划高校未来的业务活动。与传统的每年制定一次的财务预算相比,实施预算管理体制的动态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可调整战略,可以及时的根据高校的远期战略目标和近期的规划目标进行有效调整,使财务预算变得透明化。而在时间上也不会受到限制,可以及时根据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有效的保证高校的相关工作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四)实施“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管理的控制与考核管理效能

高校以零作为基础的编制单位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计划,这样可以保证高校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去经费支出的实际情况的限制,一切都是以零作为基础,而在支出数额上则是按照专项经费与正常经费两种模式。这种零基预算的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高校的有效教育资金,对其进行合理的支配,应用在继续要开发的项目上。其不会受到现在所进行的财务预算上,有利于针对高校内各个部门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与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预算控制体系,就需要针对预算管理的每一项步骤进行实时追踪与监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处理,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8]。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考核监督体系,并设置有效的奖罚措施,加强对预算执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程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过失、偏差未能导致达到预算绩效考核的标准,那么则应该按照奖罚措施对其进行绩效问责。因此,需要高校职工了解高校的预算情况,将自身的工作业绩与高校的执行结果进行挂钩使预算管理成为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1]戚奇.高校预算管理浅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6):90-91.

[2]李国俊.我国高校现行财务制度特点及弊端分析[J].会计之友,2009,(12):57-59.

[3]宁艳杰,孟立革.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6):120-121.

[4]乔春华.财权配置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1,(2) :107-110.

[5]何国昱,等.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现状分析与审计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6) :46-49.

[6]黄淑霞.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9,(8):32-33.

[7]邱晓菊.编制高校财务预算的原则与方法[J].理工高教研究,2007,(5):141-142.

[8]王成果,陈楠竹.浅析多元化资金背景下高校科学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J].管理观察,2011,(36):77-78.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资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