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学科质量标准制订的行动研究*

2013-01-11戴金平

物理通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课题组课程标准

戴金平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上海 200241)

项华阳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强恕学校 上海 201111)

课程标准是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要求的主要标杆,是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物理课程标准凸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1],突出科学探究,为广大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它的体系架构是具有科学前瞻性的.由于二期课改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水平表述比较宽泛,使得不同教师的理解往往不尽一致,例如,在平常的听课、教学视导中发现,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对难、易程度的把握有显著差异,课程标准在呈现精细性方面,与教学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距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教到什么程度?怎样的课程标准表现形式才能给予教师提供较为完备的规范和指南,从而帮助架构适合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呢?我们希望学生知道和能做什么?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时,我们以什么为依据来判断他的表现和明确地知道相应的结果?

随着课改的深入及教学任务的调整和学生状况的变化,课程标准与实际教学的衔接引起了许多教师的关注,并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研究.基于这些状况和条件,我们提出了本项研究.

我们的推进策略是,以“闵行区十二五基础教育发展重点规划”为指南,从现阶段需求出发,为教师课堂实践服务,为学生提供更贴切的课程与学习资源,力图建立具有闵行特色的初中物理学科质量标准框架及检测、评价参考指标.

1 研究聚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关教学精准性的现实问题

二期课改推行至今,许多教师虽然使用物理课程标准、新教材,但这并非是教师课程标准意识支配下自觉的行为,而是一种政策力量的约束.在实践中,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许多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编制或填写“教学目标”时,往往是从配套教参上复制和照搬的,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学目标常常与教学过程脱节,或教学过程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我们面临的是在宏大的课改背景下的微观障碍.

1.1 一个尖锐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目前,上海市颁发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对学习水平目标的A,B,C,D表述,是课堂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表示一个学段学生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因其表述比较宽泛,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教到什么程度,如何判断学生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教师只能是凭感觉进行.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通常是以某本教辅材料,期中、期末考试,绝大部分是以中考的内容、要求作为教学标准,使得教学的指导思想、评价目标、评价方法、项目设计局限在很窄小的范围,教学严重应试化.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推进,这些问题日益突显.

一线物理教师对于标准中“行为动词”的理解不同,加之将标准中的语言转化为课堂实践行为的清晰图景的难度大,所以,对标准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如何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合适的教学目标是解决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标准”为何不标准——对课程标准适应状况的探讨

由于上海“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对知识点的学习水平要求不具体、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导致评判依据的缺失与掌握尺度的失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教到什么程度,如何判断学生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每个教师凭自己的理解来进行,难免有失偏颇.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知道了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如何确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命题,如何诊断学生的学习弱项,如何诊断班级、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执行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效益.

2 对接理论规范与教学实际的“学科质量表现标准”制订

2.1 寻找适合本研究之行动特色的研究工具

在学科质量标准制订的过程中,深化学习和研究二期课改课程标准[2],对照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进程.我们通过系统梳理,借鉴别人先进的研究经验,取长补短.

课题组选定《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命题、标准设置和学业评价》[3]等参考书目,定期组织阅读、研讨,谈心得、感悟,交流关于制订教学目标表现标准的相关理论认识.另外,除了平时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后的固定研讨活动外,课题组还通过网络平台,如QQ群、电子邮件、飞信等现代技术进行及时交流、讨论、沟通.在网络技术的沟通中,课题组成员彰显个性,达成统一,课题组通过琢磨、研讨,精致表达,逐渐形成我区初中物理制订教学目标表现标准的话语特色.

2.2 组建的研究团队

闵行区初中学校分布广泛,学校之间差异大.在课题启动阶段,我们精心组建研究队伍.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成立了“学科质量标准”课题研究组.依托一体化研训系统,形成有规范、有层次的研究工作组织形态,打造一支地域广泛、层次分明的和谐团队,以使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尽可能使采集的数据和信息的来源分散,具有代表性,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学校之间的地域差异

闵行区地域跨度大,我们根据全区各类学校特点、地理分布、学生人数,选定横贯南北的8所学校,学生生源分布广,层次性强.

(2)不同类、同类学校之间的层次差异

我们选的8所试点学校中,有2所区优质民办初中及6所公办初中,其中3所物理学科成绩位于区中等偏上水平,3所位于区中等偏下水平.

(3)教师之间的差异

课题组成员都具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同时,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长.在研究的过程中人尽其才,让教师的个性特色得到充分演绎,组员之间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3 采取“专业导引 互动协商”的研究模式

采用循环往复、逐层递进、迭代精善的研究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3 细化研磨后的区级示范与借助课堂教学研讨的试用推广

3.1 着手制定样例

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本研究内容和目标,选取八年级的第四章第一节“杠杆”作为试点,每位教师独立撰写学科质量标准初稿.样稿的磨合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在反复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撰写教学目标表现标准第二稿、第三稿、第四稿,优化格式,最终形成课题组教师和专家们一致认可的内容和格式.

样稿定稿后,我们开始对撰写内容进行分配.重点内容由教学经验较丰富、学科功底较扎实的教师承担,开过区研讨课的教师优先考虑负责相应内容.为了使研究的视野更开阔,撰写的内容更全面,每一节内容先由两位教师独立撰写,定时、定点交流,有异议的地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共识后,再由每节负责的教师综合集体意见形成合稿.

大家共同感觉学科质量标准中的表现标准最难写,一是难以把握什么是“表现标准”,其二是难以表达预想中的“表现标准”.参与项目指导的教师示范撰写了“热机”教学目标表现标准的样稿,为大家打开了一扇窗,为后续研究顺利展开铺平了道路.

3.2 经历实践检测

2011年9月课题组组长在区教研活动上介绍了学科质量标准研究组的研制概况,使全区初中物理教师了解学科质量标准的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呼吁全区教师参与到“表现标准”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来.

同时,将所制订的教学质量标准定稿及时上传到区研训网,供全区教师参阅、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检阅学科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及时反馈,提出修改意见.

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加深入,让全区初中物理教师更加了解学科质量标准在课堂上的实践,课题组的两位成员于2011年9月28日在实验西校进行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区级教学实践研讨.首先,两位教师围绕着“教学目标表现标准”说课;课后,采用正方、反方辩论式评课,在热烈的辩论中,教师为制定的“教学目标表现标准”更科学、合理和规范提出了建议,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对课题的认识都更加深入了.

2011年12月7日课题组的一位成员基于学科标准的案例式研讨,面对区八年级物理教师上了一节“力”,教师通过做半天的“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在讲台上所体会不到的感受.通过案例研讨,将理念与实践行为深度融合.

3.3 深化专业打磨

我们组织区级网络教研,让全区教师在上海教育资源库、闵教课堂教研网络平台上,对“阿基米德原理”“声音的特征”“功率”“密度”这四节的学科质量标准及达标习题提出修改意见.

区级期中、期末统考或联考中,试卷的命题都以表现标准为依据,并且在区、片级研讨活动中,命题负责教师列出针对表现标准详细的双向细目表,教师对试卷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表现标准展开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一年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收集了大量的反馈建议.2012年暑假课题组成员对所制订的学科质量标准进行修订.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课题组每位成员先对前面所制订的所有定稿提出修改意见,保证每一节内容有11位教师看过,在此基础上,再随机安排两位从未负责过该节内容的教师整理那11位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再次修改定稿.至此,我们所做的学科质量标准,每一节内容至少有6位成员细细考量过,保证了思路的丰富,视野的开阔.

这次修订过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八、九年级总共有39节内容,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一年的教学实践,对39节的教学目标表现标准提出修改意见.虽然这是经过多番讨论的定稿,但教师们还是非常仔细地审查,力争使所制订的学科质量标准更完善.

为了制订出一份较为满意的质量标准,课题组的教师不得不查阅大量资料[4,5],深入钻研教材,解读教材,重组教材.借助这个平台,不知不觉中具有清晰的、有时代感的专业语言,出现在研究的教师、研究的课堂、研究的团队之中.

4 研究成效和研究价值

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之中,我们进一步细化二期课改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标准,使教师明确各阶段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的程度,建立具有闵行特色的学科质量标准及检测评价体系.这是一项创新的工作,对于夯实闵行教育的基础,形成闵行“十二五”基础教育发展的亮点具有重要意义,对规范目前学校的学业质量监测,导向有效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4.1 通过系统梳理 建构起接触“实地”的初中物理教学目标表现标准

完整的教学目标表现标准的构成包括4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好的表现标准能够清晰地表达学生“学到什么”,明确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

从2011年4月开始,我们在制订“表现标准”上面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每一个知识点的表现标准都是在反复琢磨、讨论、修改后完成的.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深思熟虑才逐渐理解了它的内涵,形成两类表现标准格式,一类是“知识与技能”维度,例如,“能根据电路实物图识别出对应的电路符号图”;另一类结果是开放的,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与学生的表现有关,例如,“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制作简单的声音发声器”.

4.2 经历专题研究 有效强化了区内教师群体的专业意识

本课题的研究解决了教师最关心的“怎样做”的问题.将课程标准细化,对各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表现标准作了详细说明,明确了每个知识点学生应达到的水平.通过表现标准严格把握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区内一些实施课程标准程度较低的教师,能从较高程度教师的做法上获得启示和信心,知道这些做法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价值追求.

我们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罗列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可能出现的错误.这些案例来自于第一线,通过阅读,教师心里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有了较充分的预设,教学中就可尽力去突破,第一时间越过这些误区,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首次接触成功率.

对于重、难点知识,我们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并配备相应的例题,对每个例题的讲解都提出了明确的教学建议.每一条策略和建议都是经过课题组成员反复交流、讨论而制订的,并经过反复实践、全区教师检测、典型学校蹲点实验,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可选择性地选取这些策略和建议,用好、用活教材,改进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益.教学过程中将有纲可依,有例可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除了完成这些笔头工作之外,还组织了很多实践活动,例如,开研讨课,听课评课,全区教师对学科质量标准的使用情况反馈的网上教研,QQ互动等.

在区级教研的过程中,全区教师对学科质量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在提出修改意见的过程中,接受学科质量标准,学习学科质量标准,使用学科质量标准,推广学科质量标准.

4.3 明确的“规范示范” 为“减负提质”提供了弹性空间

教学目标表现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的标准,是全体学生都能看得明白的学习目标,是一种最基本标准.学生通过表现标准,知道教师的期望,知道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通过阅读学科质量标准,可以判断孩子在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中的状态与差距,调动家长的力量参加教学,实现家、校教育联盟.

4.4 增强了课程意识 有利于清晰各年段的教学定位与衔接

在制订教学目标表现标准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小学自然常识、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都作了详细的了解[6],通盘考虑初中物理与小学自然、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的衔接问题.各年级应当强调哪些标准?每个年级哪种课程模式能帮助学生达成标准?什么是有意义的、值得学生花时间学习并达成的标准?在每个年级水平上,完成这些标准需要多少时间?课题组教师心中有一杆秤,制订表现标准过程中有效衔接,更好地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的整体性、十二年中小学课程连贯性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行为.

4.5 全员推动的结果之一是大家都期盼着有份量的后续研究

学科质量标准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坐标系和方向盘.随着我们的研究成果被全区教师的认同和支持,我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发现制定标准要规范化、科学化,它是一项长期实践、反思、积累的过程,需根据新形势、要求,不断地循环修订.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还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课堂中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已经有新的形式,如电子书包项目等.如何基于新技术,将表现标准形象、生动地呈现?

(2)课题组研制的达标习题主要针对知识与技能方面,仅限于用笔试加以检测,缺乏操作的内容,例如,完成实验报告,写小论文,制作小实验等等.如何在达标习题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也值得关注.

(3)如何在表现标准中体现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更好地发展?

我们在质量标准的道路上,只是进行了初步地摸索,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第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民生.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第1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雷新勇.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命题、标准设置和学业评价(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丁玉祥.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技术与案例评析.课改聚焦,2012(4)

5 夏雪梅.基于标准设计教学目标:课程实施程度的视角.全球教育展望,2010 (4)

6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教育发展研究,2007(10)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课题组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