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 Cube结合功能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控制的疗效

2012-12-29张廷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训练组肌电生物反馈

张廷峰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郑州 450000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虚拟现实(MR Cube)、腘绳肌肌力训练、运动控制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综合训练对膝关节控制的改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8-2012-03在我科住院或门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且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男20例,女10例;年龄32~75岁,平均53.5岁。入选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头部CT确诊,无重度昏迷、脑瘤,无严重心、肺、肾、神经、肌肉骨筋等并发症所致活动障碍。随机分为综合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康复训练方法 2组在临床治疗及药物使用上方法相同,均接受常规降颅压、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微循环等治疗。初期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疗法,4周后综合训练组利用虚拟现实(MR Cube)、腘绳肌肌力训练、运动控制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综合训练改善膝关节控制。综合训练组:在进行4周的常规康复治疗后增加虚拟现实(MR Cube)、腘绳肌肌力训练、运动控制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综合训练。具体方法:(1)虚拟现实[5]:我科室新进运动控制魔方制定训练项目,锻炼膝关节的控制。具体方法:通过挂钩接头配件连接股四头肌训练器运动杠,调节股四头肌运动杠并加铁饼使腘绳肌做抗阻训练,根据患者的运动控制情况设定相应的游戏项目,患者的信息和锻炼结果可以随时记录,以便日后查阅和对比康复结果,并可打印测试报告。(2)增加腘绳肌力量:患者利用股四头肌训练器做屈膝动作,增加腘绳肌主动力量。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坐于患者患侧,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一手拍打腘绳肌肌腱,诱发和增强腘绳肌肌力。(3)运动控制训练:患者取立位,让患者双膝共同屈曲、半蹲,保持10s。患侧下肢放于抽屉式阶梯上,保持膝关节屈曲20s[6]。(4)神经生物肌电反馈[7]:使用丹麦Am800神经网络重建治疗仪刺激腘绳肌,进行腘绳肌兴奋性反馈训练,诱发屈膝出现。

1.3 评定方法 2组患者于开始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进行评价。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式 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下肢运动评分进行评价,平衡能力用Berg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以BZ_15_1694_320_1782_360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对各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经过8周的康复治疗,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训练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 (BZ_15_1694_320_1782_360)

表3 2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BZ_15_1694_320_1782_360)

3 讨论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事物的虚拟环境,通过传感设备让患者“进入”到这种虚拟的环境中,使患者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够物、步行等训练。MR Cub运动控制魔方主要用于运动控制能力的康复训练,是利用无线设备将电脑和魔方连接起来,设计多种运动程序模式,让患者在这种虚拟的训练环境中找到真实的运动感觉,让病人实现生物反馈及运动控制能力的训练。

在康复训练中,虚拟现实技术被运用到运动功能和运动感觉的提高。运动控制魔方的趣味性可以提高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力量、协调性、本体觉的综合性控制训练。

偏瘫康复过程中,当患者开始用患腿负重时,膝关节通常由于股四头肌力量差而不得不屈曲,从而形成了患膝持续过伸的代偿,并一直保持至站立末期,这就影响了由屈膝而产生的正常、平滑、流畅行走。在患侧负重不足时,一些患者在步行训练时,强制让病人患肢处于轻度屈膝位,从而使患者在支撑相末期能够相对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6]。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控制的训练,加强了膝关节选择性的屈伸运动,同时增强了患侧肢体的负重能力,是步态训练中站立相向摆动相转移的必要条件。

[1]Guralnik JM,Ferrucci L,Balfour JL,et al.Progressive versus catastrophic loss of the ability to walk;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bility loss[J].J Am Geriatr Soc,2001,49(110):1 463-1 470.

[2]Nilsson L,Carlsson J,Danielson A,et al.Walking training of patients with hemiparesis at an early stage after stroke:a comparison of walking training on a treadmill with body weight support and walking training on the ground[J].Clin Rehabit,2001,15(5):515-527.

[3]纪树荣 .实用偏瘫技术图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65-566.

[4]全国脑血管病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周柳,王英华,刘强,等 .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11(5):957-960.

[6]纪树荣 .运动疗法技术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88-491.

[7]乔志恒,华桂茹 .理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40-241 .

猜你喜欢

训练组肌电生物反馈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运动可延缓衰老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