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探析
2012-12-15左学礼
左学礼
邵阳武冈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武冈 422400
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准确的生化检验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1]。 伴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全自动的生化检测仪器已经融入到了日常医疗工作中, 如何准确的保证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越来越引起医疗工作者的关心和注意, 本人对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治疗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探析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 名参试人员(20 名参试人员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其中男性9 名,最高年龄35 岁,最低年龄25 岁,平均年龄29 岁;女性11 名,最高年龄32 岁,最低年龄23 岁,平均年龄28岁。 20 名患者身体状况均良好,临床检查后确定无血液疾病。 将20 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 人。 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指标 以每组参试人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作为统计指标。
1.2.2 研究方法 首次生化检测时,两组参试人员均按照正规临床生化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前准备[2]:参试人员在检测前进行禁食12h,并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保证平静的状态,检测前1d 晚上避免食用高脂肪食品,清晨空腹进行生化检测,检测时患者选用坐位,对于血管暴露明显者在使用止血带时,不超过1min,即当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取得的血液标本立即进行保存处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化检测结果。 首次生化检测完毕后,两组患者休息7d,7d 后进行第二次生化检测。 对照组参试人员仍按照正规临床生化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前准备;观察组参试人员按照指定的标准进行检测前准备,观察组参试人员在检测前进行禁食,晚上饮食无食品限制,清晨检测前吃完早餐。 取样操作以及标本的保存与检测与对照组相同。 统计两组参试人员第二次生化检测的结果。
1.2.3 分析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生化检测指标使用SPSS 统计学软件进行t 检验,依次进行组内检验和组间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 结果
2.1 生化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详细生化检测结果现见表1,表2。
2.2 统计学结果
分别使用SPSS 统计学软件对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检测数量和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数量进行组内和组间t 检验,得出:组间t检验(首次)P=0.97,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t 检验(第二次)P=0.02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内t 检验(对照组)P=0.92,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内t 检验(观察组)P=0.0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数量检测结果(单位1012/L)
表2 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数量检测结果(单位1012/L)
3 讨论
准确的生化检测可以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临床诊断,因此对生化检测的质量进行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常会对生化检测的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检验项目选择的正确性;②病人检测前的合理准备;③标本的正确处理[3];④生化检验的方法的选择和评价符合生化检测质量的要求;⑤生化实验室试剂用水的水质好坏;⑥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⑦开展规范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4]。
本人本次主要对病人检测前的准备对生化检测质量的准确性进行了探讨分析,由统计学结果分析可知:组间t 检验(首次)P=0.97,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用正规临床生化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前准备时,两组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基本相当;组间t 检验(第二次)P=0.022,P<0.05,说明观察组在采用不规范的检测前准备的条件下进行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t 检验(对照组)P=0.92,说明两次检验对照组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基本相同,同时也说明生化检测仪检测的准确性;组内t 检验(观察组)P=0.04,说明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测前准备进行生化检测,在生化检测仪检测准确的前提下,两次检测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第二次的检测结果(4.95)明显高于第一次(4.3)。 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可以得知,病人检测前准备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了生化检测质量的准确性,对于生化检测质量的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之,临床生化检测的质量控制对于医疗工作者的临床医疗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开展临床生化检测的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并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探讨分析。
[1] 林莉,陈富,郭龙华.临床生化检验的校准验证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7):836-838.
[2] 王赤华.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207-208.
[3] 胡礼仪.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0-82.
[4] 张红祥.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经验浅谈[J].中外医疗,2011,1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