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板带夹送矫直机

2012-12-11李小军韩继红

一重技术 2012年3期
关键词:带材酸洗机架

李小军,韩继红

如今,夹送矫直机广泛应用于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连续式酸洗机组、无头轧制冷连轧机组等冷轧带钢生产线上。由于来料在热处理、轧制和其他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应力变形和缺陷,都需要通过矫直机进行矫直,使其能够在平顺状态下进入轧制生产线。

1 夹送矫直机的功能

夹送矫直机位于冷轧机组头部,与开卷机联合工作以实现对带头矫直。主要工作过程是把来料带钢通过夹送辊自动送进矫直机内,由矫直机对带头和带尾进行矫直,以便于实现全自动穿带。由于带材一般都有很大变形或者表面有严重的质量缺陷,在矫直过程中矫直辊磨损非常严重,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受损的矫直辊,严重影响机组的生产效率。为此,本次设计的夹送矫直机都配有一套换辊装置,能大大节约换辊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夹送矫直机的结构特点

该矫直机为辊式矫直机,只对连续轧钢过程中的钢带头尾进行矫直,属于改进型矫直辊单侧倾斜布置的矫直机。

在酸洗冷连轧、连续式酸洗线上,这种结构的夹送矫直机也被称作直头机。由于其所轧制的来料多为热轧带材,表面大多会有氧化铁皮,在矫直过程中,会有大量氧化铁皮碎渣掉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该矫直机在辊系下加设一套带负压的管道接渣除尘系统,可将氧化铁皮粉末吸入收集器中,从而减轻轧制生产车间的环境污染程度。

3 工作顺序

开头机将带材头部打开送入夹送矫直机内,光电开关检测到带头信号并经延时,上夹送辊落下,同时夹送辊启动,上夹送辊转动;夹送辊夹紧带材送入矫直机内。同时,开头机铲头缩回,保护导板摆起,防止带材甩尾时“抽伤”铲头。上夹送电机上安装的旋转编码器计算出带头出矫直机的距离,上矫直辊压下装置由打开位置压下至下极限位置停止,此时矫直机的上辊与下辊必须重合。然后,根据来料厚度,由上矫直辊微调装置对矫直辊的重合量进行调整,该微调装置可以对每个上矫直辊进行单独调整(见图1)。

图1 夹送矫直机简图

4 矫直机换辊车的特点

以前该类矫直机的换辊过程都比较繁琐,需要先利用天车等辅助设备将机架顶盖拉到打开的位置,使矫直辊完全暴露,在将旧矫直辊吊走之后,才能更换新辊。因矫直机换辊致使生产线长时间停运,影响全线生产效率。

而本文所述新改进型矫直机均自带一套专用换辊装置,其辊系以“总成”的形式整体拉出或推进至机架内的工作位置,换辊效率有极大提高。

具体的换辊工作程序:

(1)上矫直辊压下,将上矫直辊辊系放在支撑块上(支撑块放置在轴承座预设位置上),上矫直辊辊系由人工辅助与上矫直辊微调装置分离。

(2)换辊轨道升降液压缸动作,使换辊轨道从机架上升起,在下矫直辊辊系的轴承座上人工放上支撑块,为保证放置位置正确,轴承座上设有定位卡口。

(3)人工辅助将矫直机换辊车与矫直辊机架连接在一起,依托换辊车将整个矫直辊辊系拉出矫直机机架,由天车将旧辊系吊走。

(4)换上新的矫直辊辊系,将新辊系用换辊车推入到矫直机内,按照拆卸矫直辊的反向程序将新辊辊系安装好即可。

从实际使用情况看,这种换辊方式不仅大大节省了作业时间,换辊程序得到简化,工人劳动强度也得以减轻,换辊效率有极大提高。

由于我们在机组头部采用上下通道的双开卷形式的设计,所以对于上下通道的1#、2#夹送辊矫直机,根据其上下通道的高度差,在上通道的1#夹送辊矫直机旁设置一刚性平台,根据矫直机换辊需要,由天车将换辊小车吊至相应位置。这样,只用一台换辊车就可以使1#、2#夹送辊矫直机的换辊要求都得到满足,节约设备制造成本(见图2)。

图2 矫直机换辊车简图

5 设计计算

5.1 理论计算

为便于计算矫直力,根据矫直机结构,可将其进行简化(见图3)。

图3 结构和受力简图

根据受力关系

P4、P5、P6同理可得。

由于只是对带头和带尾进行矫直,所以此处不考虑“相对曲率”变化情况。

式中,t—矫直辊之间的间距,此处t=250 mm。h—带钢最大厚度,h=4.5 mm;b—带钢最大宽度,b=1 280 mm。

假定钢板的每段都能达到屈服,则有:

则最大压力

5.2 有限元计算

根据矫直机结构和受力的特点,我们把矫直辊辊系结构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其中,将矫直辊简化为刚体,钢板简化为柔性体,根据带材的来料情况,钢板的厚度为2~4.5 mm,为了得到最大的矫直力,在此采用的钢板厚度为最大厚度4.5 mm。单元采用183号8节点四边形单元,接触单元采用169号、174号单元,划分后得到共7352个单元、12885个节点(见图4、图5)。

图4 整体单元

图5 钢板的局部单元图

通过多次模拟计算发现,只有当上矫直辊的压下量至少为2.8 mm时,才能使钢板的表面弯曲产生屈服。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钢板的应力分布情况(见图6),其中最大应力为468.22 MPa,大于屈服应力440 MPa,说明能够达到矫直目的。该最大应力的具体位置靠近第二上矫直辊(见图7)。

由上矫直辊第二辊的压力大小分布图以及矫直力分布数据可知该矫直辊处单位带材矫直力为51.68 N/mm (见图 8)。

图6 矫直结构的应力分布

图7 最大应力局部分布图

图8 矫直辊矫直力分布图

由于最大板宽为1 280 mm,所以根据有限元计算出的最大矫直力为 51.68×1 280=66 150.4 N,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接近。

6 结语

今后,如果能以该夹送矫直机替代以往在酸洗冷连轧、连续式酸洗、无头轧制冷连轧机等机组中普遍使用的七辊矫直机和五辊矫直机,不仅能够克服这两种矫直机换辊难的不足之处,节约换辊与维修时间,而且由于其将夹送辊把和于矫直机机架外侧,减小了矫直机机架尺寸,将更便于加工制造。

猜你喜欢

带材酸洗机架
质子治疗装置旋转机架滚轮支撑结构及本体稳定性分析
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机械特性研究进展*
非均匀高温超导带材对CORC电缆失超特性的影响研究
小型带式输送机机架动态仿真分析
高精度铜板带拉伸矫直工艺研究及应用
矫直单元段带材打滑分析
最多支持36块显卡 德国水冷品牌AlphaCool推出矿机机架
管道工程酸洗方法及应用范围研究
一种用于生产包裹色料的酸洗装置
机架锁紧方式对三辊连轧管机轧制精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