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2-12-09蔡中文
蔡中文
(蕲春县人民医院,湖北 蕲春 436300)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e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是乳腺癌中较为特殊少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其与一般浸润性癌相比,淋巴管侵袭性较强,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深受众多学者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27例IMPC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2011年间我院乳腺IMPC手术切除标本2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验确诊,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以上患者皆为女性,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2.7岁,病程8个月至5年,左乳腺癌14例(51.9% ),右乳腺癌13例(48.1%)。
1.2 病理检验及免疫组织化学
用4%中性甲醛将组织标本固定,石蜡包埋处理后5μm厚切片,行HE染色,置于20~40倍的电光镜下,观察标本病理形态。
采用SP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所用抗体包括上皮膜抗原(EMA)、雌激素(ER)、孕激素(PR)、CK7、CerbB-2、P53、Her-2、CD31,试剂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上海长岛生物公司提供。
2 结果
2.1 病理学特征
肿物切片标本直径1.7~7.5cm,边界模糊,切面为灰白色,质脆,多数为浸润性生长,部分呈放射状。肿瘤细胞以微乳头状、小腺样排列,组成的癌团大小不等,位于人工间隙内呈中空簇状生长,乳头中心缺乏纤维血管轴心。胶原纤维束将瘤细胞分隔,周围细网状纤维组织间质内富含血管、淋巴管。高度的淋巴侵袭性表现为淋巴管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20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送检淋巴结转移率为74.1%,转移癌的形态仍保持乳头状或腺管状结构。
2.2 免疫组化特征
本组27例IMPC患者ER阳性率59.3% (16/27),PR阳性率48.1% (13/27),Her-2阳性率59.3% (16/27),CD31阳性率59.3% (16/27),CK7阳性率100%(27/27),EMA阳性率100%(27/27)。PCNA阳性率94.0%,阳性最低值10.0%,最高值90.0%,P53阳性率38.0%,阳性最低值10.0%,最高值95.0%。
3 讨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1]提出的新类型乳腺肿瘤,属上皮性肿瘤项,IMPC被提出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乳腺病理学诊断标准。然而,乳腺IMPC的发病率差别很大,原因是其只是作为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形态,对于其成分究竟占多大比例才能诊断为IMPC目前尚无定论。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乳腺IMPC患者常为50~62岁的女性,肿瘤大小0.5~12.0cm[2],IMPC更易侵犯淋巴系统。此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多数中老年妇女均是由于乳房肿块而就诊,IMPC病理形态学观察无特异性,高度淋巴侵袭性表现为本组研究中20例患者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送检淋巴结转移率为74.1%,高于冯国勋[3]等人的研究结果(64.3%)。IMPC患者常伴有腋窝淋巴转移,有文献报道[4],IMPC患者腋窝淋巴转移率高达72%~90%,且该病症皮肤及胸壁的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不理想,恶性程度与不伴有IMPC的患者相比较严重。
IMPC的特点之一为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示肿瘤细胞簇外周细胞膜和中间腔隙EMA为特征性线样阳性[5],本组研究中27例EMA患者此项指标均表达为阳性,且阳性表达位于细胞团周边及中间腔边缘。电镜下观察瘤细胞周围的可见腺腔,表现为亲淋巴性[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是否与淋巴结转移率以及预后情况存在一定的关联目前尚不清楚。
IMPC的淋巴系统侵袭力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发病后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对IMPC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的检测分析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BOCKER W.WHO classificati on of breast tumors andtu-mors of the female genital organs:pathology and genetics[J].Verh Dtsch Ges Pathol,2002,86(1):116-119.
[2]张立涛,高东宸,卢晓梅.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2):838-839.
[3]冯国勋,李德昌,周晓武.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及预后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7):799-801.
[4]PETTINATO G,PAMBUECIAN SE,DI PRISCO B,et al.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invasive mieropapillay(pseudopapillary)carcinona of the breast.Report of 11case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J].Act a Cytol,2002,(46):1088-1094.
[5]张丽华,孙荣超,陈瑛.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99-101.
[6]张红莺,黄书亮,耿健祥.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7):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