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牛王节的文化内涵

2012-12-08王志芬

关键词:道教

王志芬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试析牛王节的文化内涵

王志芬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中国牛耕的起源很早,因此,各地都有崇牛敬牛的习俗。但把牛王节作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唐宋以后的事。从牛王节的分布范围、来源传说、酬谢牛王的食品、对牛王节的称呼、牛王节时间安排和牛王节仪式内容等方面来看,牛王节是中国传统稻作文化的产物。牛王节的发源地虽然缺乏翔实的史料记载,但综合考察牛王节的传播情况,牛王节的最初发源地应在江浙一带。四月初八过牛王节、吃青精饭的习俗最初来源于中原和江浙一带的道教。南宋水稻种植的兴起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是牛王节在华南、岭南和西南地区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

节日;稻作文化;南宋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世代相传并主导该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人们的普遍内心价值与信息。传统文化不仅保持了中国政治的独特性,而且成为支撑中国社会稳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力量。[1]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形成了一系列的农耕文化,牛王节是其中一个重要节日。

一、牛王节简介

1.牛王节流布范围

牛王节又称牛节、牛王诞、牛神节、牛魂节、脱轭节等,是中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布依族、仡佬族、畲族、黎族等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有过牛王节的传统习俗。牛王节的流布范围覆盖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四川和鄂西、湘西、广西、贵州、海南、云南等地。

2.牛王节的内容

各地牛王节的节日活动内容大同小异,均以敬牛为主要内容,大都要在这一天让牛休息、修整牛栏、清除垫草、清洗牛身、祭祀牛神,并给牛喂食好吃的东西。江苏、安徽一带虽然不见了牛王节的踪影,但在四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仍有吃乌饭的习俗。

3.牛王节的节期

牛王节在中国南方流行普遍,但节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而桂西南、广东连山则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七月初七或十月初一举行。[2]

二、牛王节是中国稻作文化的产物

一般认为牛王节是人们敬牛、爱牛习俗在生活中的反映,但是更确切地说,牛王节是中国稻作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有以下原因:

纵观牛王节文化的流行区域,可以发现,牛文化的流行区域就是中国的水稻主要种植区域。中国水稻的主产区在江苏,安徽的南部,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而这一带刚好就是牛王节流行的地方。这并不是一种巧合。

从各地的牛王节传说来看,虽然有不尽相同的来源传说,但或多或少都与水田耕作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在浙江宁海的传说中,牛是一位善良的使者,因为不忍看到人间杂草丛生、百姓挨饿的景像,在四月初八那天偷偷背着天犁帮人们翻耕。玉帝知道后便惩罚牛王星永远留在凡间,吃过草耕地的清苦生活。人们感激天牛,就把它下凡的那天定为牛日。壮族故事和浙江宁海的故事大同小异:牛魔王也在四月初八这一天下到凡间保佑耕牛。[3]布依族民间故事《牛王节》说,以前布依族种水稻是把种子撒在沼泽地、河水边和水沟边,由它自己长,庄稼长得不好。后来用牛耕田耙地,同时用牛粪作肥料,庄稼越长越好,因此要过牛王节。[4]土家族和苗族的传说则是一条因犯天条被玉帝罚下凡间受罪的神牛,潜水渡过天湖,进入仙谷田为人们偷来了稻种,为了感谢牛神,人们用隆重的礼仪来祭奠神牛,由此形成了牛王节。[5]

过去,牛是水稻种植中最重要的生产力。感谢耕牛为人们辛苦劳作的意义不仅在牛王节的传说中十分明显,在牛王节的仪式中也十分明显。例如浙江宁海在四月初八这一天,耕牛一律放假。待牛如“上宾”,用准备好的乌饭麻糍饲牛,灌以黄酒,喂以鸡蛋,欢度生辰。而这一天,人们也要吃乌饭麻糍过节,名为“人牛共食”。由于耕牛平日吃的是青草和树叶之类东西,而乌饭麻糍是乌饭树叶酿汁制作,表示人们在这一天替牛分吃一半草,感谢牛一年到头无偿地为人们辛勤劳作。畲族在牛王节时所唱的牛歌“牛角生来扁扁势,身上负着千斤犁,水牛做饭给人食,四月初八歇一时”同样表示的是人们对耕牛的感谢。

从牛王节的称呼来看:浙江宁海将牛王节称作“浴牛节”,因为这种牛是水牛,黄牛一般是不会进水“沐浴的”,黄牛主要用于耕作山地,而水牛主要用于耕作水田。有的地方直接将牛王节叫作“开秧节”、“开秧门”,[6]而节日内容与其他叫牛王节、祭牛节的地方基本相同。如黔西地区就把这一节日称为“开秧节”、“开秧门”,贵州的安龙、兴义地区也叫“开秧节”。壮族的“牛王节”又叫“开秧节”、“拜秧节”或“插秧节”。[7](P158-159)苗族则将牛王节称为“跳米花节”。有“苗族不跳花、谷子不扬花”的谚语,说明牛王节是一个与水稻种植关系密切的节日。

牛王节是稻作文化产物的另一个证据隐含在壮族的牛王节仪式中。在壮族由道公主持的安栏仪式中,“龙”在仪式中反复出现,开坛仪式时,“栏底神位”下面写有“雨安雨龙雨护雨宅”的符记。开坛之后,招龙、安龙就是牛王节仪式中的重要环节,道公要带着众人前往河边举行“招龙”仪式。招龙时,道公们要一边敲锣鼓钹唱诵《招龙经》,一边向河面摇幡请龙,然后引龙神返回牛栏。龙神到达牛栏祭坛后再举行安龙仪式,祈请龙神留在牛栏,并将龙的模型捆扎在牛栏主柱横梁上。《招龙经》是这样念的:“龙在天宫,召龙则到。龙在地府,召龙则来。龙在海中,或在海藏,或居泉源,或在雷庭,或在山岭,或居家宅,安镇池塘。”[3]可见,龙在这里是负责雨水的“雨神”。中国古代大部分的稻田靠雨水种植灌溉,雨水在水稻种植中非常重要。从这个仪式中可看出,牛王节实际上不仅仅是牛的节日,更是将水稻种植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牛”和“雨水”经过道公的仪式呼唤到一起,来为即将开始的耕种祈求护佑的一个仪式。

从牛王节仪式的内容来看,虽然牛王节来源的传说各不相同,但敬牛、爱牛的习俗却是相同的,牛王节仪式的主要框架也是惊人的相似:都要给牛放假,梳洗、打扫牛厩,给牛吃好的补充体力或者慰劳牛。而人们在这一天吃乌饭、糍粑或者染色的糯饭等,说明上述的牛王节都是来自同一个母题,是同一个故事在不同地方,与地方民俗文化结合后的产物,其不同部分是这个母题遭遇不同文化时所发生的流变。

从节期来看,不同的地方过牛王节的日期虽然不同,例如壮族有的是在四月初八、有的在六月初六、有的在七月初七、有的在十月初一,但将这些时间综合起来考察可以发现,这些时间分别是开始种植水稻的季节,以及稻谷扬花和稻谷成熟收获之后。在这一时期出现牛王节,主要是因为马上就要开耕了。布依族农谚说“四月八开秧门”,说明牛王节与春耕的关系。牛王节出现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耕牛劳动力的倚赖和崇拜,在机器生产出现以前,一个家庭如果有一头牛,那相当于有几个劳动力,例如土家族有“牛当半边家”、“阳春一把抓,全靠牛当家”、“要得庄稼好,三犁两耙不可少”的谚语;仡佬族有“仡家一条牛,性命在里头”[8];浙江的台州也有“打人难打头,做贼难偷牛”、“百姓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的说法。可见以水稻种植为生的地区,耕牛是农家的得力助手,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农民对耕牛非常依赖和珍视。在春耕大忙之前给牛休整一天,让牛补充体力,以利于春耕时耕犁顺利进行,免得临事不力,这样的考量是非常符合现实的需要的。因此,在四月初八过节的民族,大都会采取一些措施增强牛的体力,如广西贺州八步区南乡壮族在四月初八这一天要用枫叶捣烂浸水做黑糯米饭,并把黑糯米饭用青菜叶包好,塞给牛吃。家中若有体弱的小孩,要与牛分享黑糯米饭,祈求上天保佑小孩今后能像牛一样健壮成长;浙江台州的人们认为这一天给牛吃乌饭麻糍可使耕牛长力气,不受蚊虫叮咬;温岭农民用乌饭麻糍喂牛,认为可以给牛补身子;瑶族要喂牛吃用乌拉叶、枫树叶合煮染色制成的黑糯米饭,祝祷牛儿健壮;广西三江、孟江一带的侗族,要采回一种据说能生津发力的树叶,用其汁水沤米,蒸成黑色米饭喂牛,为耕牛增强体质。

而农历六月或七月的牛王节与四月初八的牛王节所不同的是,六月的牛王节更多的成分是为了让牛在繁忙的春耕工作完成之后进行休息。因为在辛苦的劳作中,人们不免有鞭牛、叱牛之举,因而在此时的牛王节仪式中常出现给牛叫魂的情节。例如:广西巴马平寒屯村的壮族村民们认为在四月初八过牛王节后,要在农历六月初的一个丑日进行蓄牛魂仪式,这样,一年中的牛王节仪式才算完整。[3]贵州榕江、车江地区侗族农历六月初六的节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至三十日的“洗牛脚会”和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在农历六月初五日过“浴牛节”,当属于此种情况。

十月初一的牛王节更多体现的是秋收以后对牛的犒劳。在十月的牛王节中,除了给牛放假、喂牛吃好的等等与四月和六月的牛王节相同的情节之外,还出现了给牛戴红花或者在牛角上粘糯米粑粑的内容,表达的是人们对秋收的有功之臣的感谢。云南文山、四川、深圳[9]等地的牛王节就属此列。纳西族在九月十日至三十日举行“洗牛脚会”也是秋收后对牛进行犒劳之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月初八、六月和十月初一的牛王节实际上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节日,都是围绕水稻耕作的时间表来进行的,因而说牛王节实际上是稻作文化的产物。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32-1917)曾经提出过“文化残存”这一重要概念,认为文化残存是指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被习惯势力从他们所属的社会阶段带入到一新的社会阶段,成为这个新文化由之进化而来的较古老文化的证据和实例。这些“现实中残存着无意义的习惯,它们在当时具有实用意义,至少为了礼仪性的目的而曾为人们遵守,但当它被移植到新的社会后,由于完全散失了其原先的意义,于是就成了无聊的旧习……可是根据这种或那种习惯的原来所拥有的、但在今天已经丧失了的意义,我们能够解释用其他方法所不能洞察其的、一直被认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诸习惯。”[10](P28-29)牛王节就是中国古代稻作文化的历史遗存。

三、牛王节发源地的推断

虽然缺乏翔实的资料记载说明牛王节的发源地,但综合考察牛王节的传播情况,本文认为牛王节的最初发源地是在江浙一带。原因有三:

其一:四月初八过牛王节,吃青精饭的习俗最初来源于中原和江浙一带的道教传统。

南宋时成书的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说明人们吃青精饭是因为“食之资阳气”,同时也说明这种青精饭是道家的一种食品。同一时代成书的林洪《山家清供》第一款介绍的就是“青精饭”。其第一话就是“青精饭首者,以此重谷也。”表明把青精饭列为第一条的原因是为了以此表示谷物的重要性。接着说:“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既青精也。采枝叶捣汁,浸米,蒸饭暴干,坚而碧色,久服益颜延年。仙方又有青精石饭,世未知石为何也。按《本草》:用赤石脂三斤,青梁米一斗,水浸越三日,岛为丸,如李大,日服三丸可不饥。是知是石即石脂也。二法皆有据,第以山居供客,则当用前法;如欲效子房辟谷,当用后法。”这段文字除了介绍青精饭的制作方法外,还对“山居供客”和“子房辟谷”两种吃法进行了区分。由于《山家清供》是一本介绍山居人家民间饮食的书籍,因此“山居供客”指的就是一般平民,而“子房辟谷”说的是张良辟谷,指的就是道家的食用方法。由此说明在南宋时期,青精饭是道家一种极为常见的食品。

道家认为服食青精饭可以增强服食者体质,以至延年益寿,神通无穷。早期道教类书《无上秘要》卷83、84多处记载服食青精饭的神奇功效,如“王褒宇子登,前汉王陵七世孙。服青食饭,趍步峻峰如飞鸟,无津梁直度积水”。除了上述神奇之传说,唐王悬河《三洞珠囊》中还有道士用青精饭去除三尸治病之记载,《太平御览》道部13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三尸是道教对人体内三种作祟之神的称呼,是指人体中的寄生虫。宋《图经衍义本草》卷24说青精饭“日进一合,不饥,益颜色,坚筋骨,能行。取汁炊饭名乌饭,亦名乌草,亦名牛筋。言食之健如牛筋也。色赤名文烛。生高山,经冬不凋”。[11]在中晚期信奉道教的杜甫[12]在《赠李白》诗中提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意思是说吃了青精饭之后他身体强健、脸色变好,表达的就是道家青精饭能强身健体的观点。

由此可见,四月初八人们喂牛吃乌饭,让牛长力气,祛蚊虫叮咬的习俗,是道教养生观的承袭。四月初八在道教中也称“浴牛节”,据说四月初八是青牛成道日。道教认为,四月初九是老子西行日,初八是老子给青牛沐浴日。浙江宁海地区仍把牛王节称作“浴牛节”,很多地方的牛王节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给牛沐浴。清沈自修《西粤记》载:宣化、武缘之俗,“三月三日,各村以乌米饭祀真武”。宜化是指现在的广西邕宁县,武缘是指现在广西的武鸣县,两地都是壮族聚居地,乌饭即青精饭,也就是黑色的糯米饭;真武即真武大帝,为道教尊神。当时的壮族人用“乌饭”来祭祀道教尊神,因此,有学者认为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与青精饭的起源是一致的,青精饭早期是一种道家修炼时的食品,此食品最早是随道教一起传人壮族地区的。[13]

青精饭后来也是佛家的食品,这是因为在两宋时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与唐代相比,两宋统治者更崇尚道教,佛教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吸纳了道教的一些风尚,因此两宋时期也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重要时期。有学者经过研究指出,“约从宋代开始,佛家开始将青精饭作为斋食。尤其是在四月八日浴佛节,各界人士都要吃青精饭。”宋代诗人葛胜仲的《四月八日蒙文饷黑饭》诗描绘了当时浴佛节食用青精饭的情景:“热际初尝四月八,磨香灌佛晓泉寒。丞公忽致般木游饭,儿辈惊看欢喜丸。”自此,佛道两教共尚青精饭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14]

据此可以断定,牛王节、吃乌饭、给牛沐浴的习俗和道教有一定的关系。

两宋时期,中国的道教十分兴盛。北宋末期的宋徽宗父子曾下召把全国的佛寺改为道观。[15]南宋国力羸弱,为求消灾免难,保国延祉,高宗赵构仓皇南渡后,先后在钱塘府、江宁府、临安府、杭州西湖等地修建道观进行参拜。绍兴十六年,高宗下令在全国各地广建报恩光孝观,以奉佑陵神御。高宗还常亲自召见道流,并任命许多大臣为宫观使或宫观提举。作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他的这一做法为后来的南宋诸帝所承袭。孝宗赵眘还以自己的模样作为“样板”塑造道教神像,①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志.甲集卷二记载:“佑圣观,孝宗旧邸也……淳熙三年(1176)建,以奉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十二月落成。或曰真武像,盖肖上御容也。”道教在南宋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由此,由道教引申出来的一些习俗、风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是极有可能的。

其二:南宋水稻种植的兴起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是牛王节在华南、岭南和西南地区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南宋以前,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到了宋代,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之后,无险可守的中原地区就成了拉锯的战场,不论是北宋与辽、南北宋与金、南宋与金、金与蒙古、南宋与蒙古的战场主要都集中在这一地区。而南宋偏安一隅,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到南宋时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南宋定都临安(现在的杭州),地处当时稻作文化较为发达的江浙一带,水稻种植的地位因此而凸显出来。北宋时开始引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占城稻到南宋时已经成为主要农作物,占城稻在江浙和淮河流域开始广泛种植。

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增殖,使得原有的耕地已无法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在江南地区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势在必行,“田尽而地,地尽而山”,首先是将旱地改为水田,据《宋会要》载:当时江西和两浙一带的农民都努力把自已所有的山地和陆地“施用功力,开垦成水田。”江西是率先出现地改田的地区,当时江西有80~90%的旱地被改为水田,[16]说明南宋时的水稻种植有较大发展。随着水稻的大规模种植,水稻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粮食作物。到明朝末年,据时人宋应星的统计:“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17]

由于水稻种植对耕牛极其依赖,南宋政府明确规定“诏军民杀耕牛者抵死”[18],现实生活的需要和政府保护耕牛的举措让牛崇拜在宋代普遍兴起。原本在江南十分发达的牛耕技术随着水稻种植的推广而逐渐推广开来,江南一带的牛王节习俗也随之广为传播,成为南宋疆域内各民族的共同节日。这也是为什么牛王节习俗只在中国华南、岭南和西南地区流行,而同样是水稻主产区的东北却没有这个节日的原因。

其三:通过对南宋王朝的疆域、牛王节流行区域和中国的水稻种植区域的对比考察可以发现:这几个区域是基本重合的。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正式即位,以都城临安(今杭州)位于南方,史称南宋。南宋偏安一隅,与金、西辽、大理、西夏、吐蕃、蒙古等地方政权相并存。其中金国的力量相当强大,南宋的统治范围被迫限于淮水秦岭以南的华南地区,跟金国形成长期的军事对峙。江浙、福建、湖南、湖北、两广、海南、贵州、四川、云南东部正好是南宋王朝的势力范围,也是牛王节流布的区域。因此,牛王节在这一带的广泛流传代表了南宋时期稻作文化的兴起情况。

[1]袁峰.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卢敏飞.壮族“牛魂节”、“祭祖节”探因[J].广西民族研究,1998,(3).

[3]岑贤安.壮族牛魂节考察 [J].广西民族研究,2002,(1).

[4]李云坤.马关举办首届布依族牛王节[EB/OL].马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08-5-22.

[5]王平.话说牛王节[N].恩施晚报,2008-05-09.

[6]《民族词典》第158页牛王节词条.“牛王节”,亦称“开秧节”.民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7]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

[8]丁世忠.论土家族的牛崇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9]十月初一牛戴花 [EB/OL].文山政务网,2011-9-21.

[1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1]黄永锋.道教青精饭.豆丁网[EB/OL].2011-10-27.http://www.docin.com/p-242855.html.

[12]李乃龙.唐代诗人接受道教的若干原因 [J].东方丛刊,2004,(4);李乃龙.论杜甫对道教的态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2).

[13]黄颖.青精饭与五色糯米饭.神州民俗[J].教育科技,2008,(2).

[14]闫艳.释“青精饭”[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5]韩毅.宋代佛教的转型及其学术史意义 [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6]曾雄生.宋代江西水稻品种的变化——试论占城稻对江西稻作之影响[J].中国农史,1989,(3).

[17]游修龄,曾雄生.中国稻作文化史导言[J].中国农史(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2010,(3).

[18]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甲子条[D].北京:中华书局,1988.

(责任编辑 王东昕)

Cultural Imp lications of Niuwang Festival

WANG Zhi-fen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ie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It was quite early for humans to use buffalos or oxen for farming and there has long been the custom for respecting them.Niuwang Festival(King Ox Festival)emerged after the Song dynasty in Jiangsu and Zhejiang.The rich contents of Niuwang Festival reveal that it is a product of the rice culture of China.The date of this festival was associated with Taoism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especially in Jiangsu and Zhejiang.The rice-growing and the shift of economic focus 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 helped make this festival popular in south and southwest China.

festival;rice culture;South Song dynasty

K892.1

A

1672-867X(2012)05-0042-05

2011-08-25

王志芬(1970— ),女,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人类学博物馆副研究员。

云南大学民族学“211”三期项目“云南壮族民间传统美术图案研究”(项目编号:21132022-10010)、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中国牛王节研究”(项目编号:2012-05)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道教
《中国道教通史》述评
康儒博英译道教典籍《神仙传》的互文解读模式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道教对其影响思考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道家道教研究
道教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研究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
道教门派介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