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中“大龄未婚女性”寻求自我定位的伦理透视

2012-12-08刘胜梅

关键词:大龄婚姻

刘胜梅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都市中“大龄未婚女性”寻求自我定位的伦理透视

刘胜梅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大龄未婚女性”问题的出现,体现着社会性别制度建构的特征,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也是造成“大龄未婚女性”们择偶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之一,而理想的爱情与现实的婚姻的状况也是“大龄未婚女性”们徘徊于婚姻的围城之外的重要因素。“大龄未婚女性”们要摆脱择偶困境,就要以主体的身份来定义自己,建构起真正的自我,在通过婚姻建立的家庭这个伦理实体中达到自我与他人的统一。

大龄未婚女性;择偶;主体;自我

历经百年的女性解放运动的风雨沧桑,今天的中国女性终于可以在经济、政治地位上占有一席之地,终于可以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传统文化又时刻在以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影响着她们。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龄未婚女性”这个独特群体的出现,就反映出深受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建构影响的都市现代大龄女性,在定位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在婚姻问题上所面临的尴尬和矛盾处境。

一、“大龄未婚女性”问题的深层解读

“大龄未婚女性”这个词汇,近些年来频繁出现于报刊杂志上,“大龄未婚女性”问题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们纷纷探讨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更有部分男性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批评这些女性的存在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大龄未婚女性”开始表现出集体的焦虑,而且许多刚20出头的女性也开始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会成为“大龄未婚女性”群体中的一员。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价值取向,它所包含的深层含意值得我们探究。

(一)性别文化构建下的“大龄未婚女性”

“大龄未婚女性”通常是指已经超过所谓的“适婚”年龄,但是在婚姻上还暂时处于一种缺位的女性,她们是在都市这个特殊情境中存在着的一批优秀群体。这个群体的出现以及这个群体作为一个问题被关注,其本身就暗示了男性与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关系构成,男性是高高在上,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女性只是被动地待人挑选。男性是主体,女性只是客体。在这里,“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1](P309)

这种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正是源于传统文化所认同的男权文化及其所构建起来的男性话语系统,它充分肯定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性地位和女性的次要性地位。“大龄未婚女性”问题的出现就隐含着这种意识和倾向,反映出现代人在无形的男权话语系统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下对女性的心态及定位。

(二)“大龄未婚女性”问题与性别分工中的角色期望

男性和女性的区分,既是基于两性在生理上的区分,又是基于社会文化的建构。社会文化在男女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就是个体学习群体文化的过程中或者说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中逐渐地熏陶和培养起男女的性别分工,使他们分别获得了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

在长期的男权文化的濡染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男女两性性别特征的区分:“男性是勇敢、理性,而女性则是温柔、感性。并且在价值评判上当然地认为勇敢、理性等男性气质要高于温柔、感性等女性气质。基于这种文化区分基础上所形成的男女性别角色分工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掌握决策权力,而女性则处于社会边缘”。[2](P82)这种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男主女从的性别建构使得男性在婚恋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而女性则需要凭借自己的外貌、温柔贤淑等品德来换取男性的垂青,从而获得“夫荣妻贵”的社会地位。传统的“郎才女貌”的婚配模式就是这一状况的真实反映。在这种婚配模式的影响下,便产生了对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角色期待:男性因为承担着公共领域的主角和家庭领域养家人的双重角色,因而要有事业,而女性因为只与家庭这个私人领域相关联,则只需要恪守妇道,做好贤内助。

而都市里的现代大龄未婚女性们,恰恰颠覆了传统的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她们用行为深切地证明,女性同样也可以有事业。但是这种颠覆反而增加了她们的择偶难度,“大龄未婚女性”问题的出现,无疑是在传达一种现代人对这批优秀女性的否定的暗示,以及希望她们回归传统性别角色的期待意识。

(三)“大龄未婚女性”问题对婚姻的认同和对未婚状态的否定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家族本位主义的伦理特征,决定了“婚姻本质上是体现两个家庭之间关系的‘合两姓之好’,目的是为了‘事宗庙’、‘继后世’,也就是为了传宗接代。”[3](P166)女性要步入婚姻,从而完成生儿育女的基本职责,这是社会对女性的基本要求。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的生育目的已趋于弱化,但婚姻仍是制度设计下的一种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常态。社会生活的涵盖教育、福利、服务、商业等在内的所有制度体系,无不是按照“婚姻人”来设计的。

对于女性来说,遵循常态去步入婚姻无疑是一种最稳妥、最安全的生活方式,而不符合常态者在社会生活中则难以立足。因为“除非与绝对有效的行动有关,否则采取挑衅态度是有害的,因为它是浪费而不是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一个女人要是不愿意让自己引起社会的愤慨或贬低自己的社会价值,就应当以女性的方式去经历完她的女性处境”。[1](P775)

女性一旦结了婚,就意味着她从女孩变为女人,融入了这个社会的主流,摆脱了无所归属的游离状态,获得了“和别人一样”的心理安全感。而“大龄未婚女性”正是处于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状态中,这极大地挑战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龄未婚女性”问题的出现,真实地折射出人们对婚姻这种常态的认同和对游离于婚姻之外的大龄女性的同情甚至是贬低。

在社会的婚姻暗示和个人的心理认知指导下,“大龄未婚女性”也不否认婚姻是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一种生活规则。因而,尽管她们表面上优雅地生活着,但在周围人疑惑的目光和不断地询问中,自我又时时陷于一种恐慌的状态,从而不得不对自己的这种未婚状态持否定的态度。

二、“大龄未婚女性”所遭遇的择偶困境

实际上,自五四以后,女性婚姻就已经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是结婚极易,一是结婚极难。“那结婚极易的,往往在公园里、戏院里、会场上或其他地方,男女偶相接近,便致相爱,不久之后就结为婚姻——此类事实各地都有,大都会更多。”这种貌似恋爱的快速战,实“全为两性的热情所驱使”,后果将是十分危险的。结婚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事职业的女子认结婚为畏途”,二是受高等教育的女子,因为大学耽误了青春,并养成了看不起男人的高傲观念,所以难于择偶。[4](P402-403)

这段民国时期女性婚姻状况的写照,反映出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文化、思想上的解放带来人们在婚姻观念上的解放,婚姻已无需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二是有着良好的职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已经不再把嫁人看成是自己的唯一生活目标,她们开始反思传统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不再被动地等待男性的挑选,而是把选择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以一种高傲的姿态站在挑选者的角度上来挑选男性,从而也产生了择偶难的问题。

从民国时期知识女性出现的择偶难问题到现代“大龄未婚女性”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冲击。这种冲击对“大龄未婚女性”的择偶标准、动机及模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龄未婚女性”的择偶动机更多地是体现在对情感的需要和追求上,她们已不再屈服于经济的或者是生育子女的目的,而是为感情、为自我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但传统文化所建构的男权话语氛围和社会性别分工的根深蒂固,仍深深地影响着她们的择偶行为,使她们在面对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时,往往茫然而不知所措。

(一)经济独立与精神依附的矛盾

“大龄未婚女性”们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她们从中国几千年妇女的生存状态演变中看到,女性经济不独立,要想获得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的。她们深知女性只有摆脱了对男性的经济依附,才能彻底获得解放。因此,她们已不甘于传统女性把自己局限于家庭中的自我定位,而是试图用自己的行为证明,女性同样可以有自己的职业和独立的经济地位。

但经济上的独立以及思想意识的特立独行,并不能打破“大龄未婚女性”内心深处对社会文化的认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对男性角色的定位。她们在情感上和精神追求上依然不能彻底独立,男强女弱的角色分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依然在主导着她们的择偶选择。因此,尽管“大龄未婚女性”们已经相当优秀,但她们仍然希望择偶对象的条件要高于自己,或至少与自己条件相当: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翩翩的风度,更要有事业、财富、修养、智慧、权威和社会地位。她们无法容忍甚至极度鄙视在事业等各方面不如自己的男性。“大龄未婚女性”们这种经济上的独立与内心深处的依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她们难于择偶的重要原因。而且,优于她们的男性本来数量就有限,且又同样抱着男强女弱的传统思维,这就形成了在择偶过程中的一个错位,使“大龄未婚女性”们不幸成为宝塔现象的顶端,无形中更增加了择偶的难度。

(二)传统的恋爱追求模式与现代的“肉食女”的角色颠覆

基于性别分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男性和女性在恋爱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认同男性追求女性,认为男性应该是热烈、主动,女性则是含蓄、被动。而“大龄未婚女性”们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其自身条件的优越,当然也认同这种传统的追求模式。

而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所谓“肉食女”,她们在择偶问题上,少了含蓄和内敛,一改传统女性的矜持和自制,主动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极大地颠覆了“大龄未婚女性”心目中男追女的传统的恋爱追求模式。

因此,当深受着传统与现代思想影响的“大龄未婚女性”,被动地等待着男性的追求,以挑剔的眼光审视着周围的男性,抱着宁缺勿滥的心态等待缘分到来的时候,那些时刻在寻找机会的“肉食女”们已经在主动进攻了,这无疑使得“大龄未婚女性”们陷于“肉食女”主动出击下的竞争劣势上,择偶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崇尚和向往爱情与害怕步入婚姻的矛盾

作为伴随着琼瑶、三毛、张爱玲、席娟作品成长起来的“大龄未婚女性”,她们对美好爱情有着非常纯真的信仰。作品中的那些风花雪月、浪漫自由的爱情故事时时在感染着她们,使她们在潜意识里无不幻想着自己也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期待着自我在美好爱情中获得体验与升华。

同时,“大龄未婚女性”又有着对现实婚姻的理性的认识:爱情是甜美的,是永恒的,而婚姻则是平淡的,是离不开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再美好的爱情之花,在现实婚姻的摧残下无不零落成泥碾作土。因此,她们担心自己会在千篇一律的婚姻生活中迷失自我。

而且有着自己事业的“大龄未婚女性”们又不得不考虑,在步入婚姻之后,即将面临的承担家庭的照料和职业的发展的双重重担,处于家庭与事业兼顾的矛盾之中,这势必增加了她们对婚姻的恐慌。

尤其是当前社会上离婚率的持续攀升,家庭暴力等种种现实的社会婚姻状况又使她们加深了对婚姻的负面认识,也深切体会到现实的残酷,以及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的现实距离。这更增加了“大龄未婚女性”们对婚姻的恐惧心理,也更加剧了她们在面对婚姻选择时的犹豫和彷徨。

“大龄未婚女性”们害怕从爱的激情步入婚姻生活的平淡中,害怕自己的梦想破碎,更害怕梦想打碎后自己自食其果。于是在忧虑、徘徊与无尽的等待中,她们不知不觉错过了人生中最美的年华,错过了与之相逢的优秀男性,从而成为颇受人们关注的“大龄未婚女性”。

三、以主体的态度看待婚姻

“大龄未婚女性”们遭遇的择偶困境成了她们进入婚姻的障碍,要摆脱这种困境,重要的是她们要以主体的身份定义自己,摆脱男权文化和约定俗成的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不再接受社会所赋予的“他者”的悲剧性地位,不再在男性的审视目光中,把自己作为待价而沽的物品。

(一)摆脱他者的凝视从而构建真正的自我

“大龄未婚女性”们是在社会中他者的凝视之下建构自己的主体性的。“福柯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监狱,举凡军营、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无不充斥着监督与惩罚。人人都处于社会的凝视之下,不可越轨。后现代女性主义借用福柯的关于标准化或正常化及惩戒凝视的思想,说明女性就是生活在两种压力之下,即来自社会和自我的压力”。[5](P551)“大龄未婚女性”问题既体现了男权文化压迫的结果,也是女性自我遵从规范的结果。这正如福柯所说:“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5](P552)

“大龄未婚女性”要摆脱这种“他者”的凝视作用于自身所产生的自我的压力,就需要摆脱社会、文明习俗的束缚与男性强加于女性的限制、定义和角色,构建真正的自我,以主体的视角来批判和审视男权文化下形成的性别角色定位。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也不是不可能,正如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所指出的那样:“女人像男人一样,没有所谓先定的本质,她能够成为主体,能够在社会中从事积极的活动,也可以创造她自己的自我而不再作为第二性和他者。为此她必须克服环境的力量”,波伏娃强调,“尽管现存的性别压迫是结构性的,但解决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得靠个人战胜环境的努力。因此她尤为看重女性的每个个体的独立和努力,而非女性整体的行动。她认为女人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自主的个体,以创造性的设计构筑自己的未来”。[5](P535-536)

波伏娃还对女人如何构筑自己的未来提出了四条途径,这即是:第一,参加社会工作。这为女性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使得女性有机会把握自己的命运。第二是学习知识,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和定义,而不再是作为观察、思考和定义的对象。第三是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第四是拒绝社会强加于她的“他者”性,拒绝通过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群体的眼睛来认同自己,因为“他者的凝视”使得女性忙于照顾自己的身体而无暇去完善自己的精神。

波伏娃的这几条建议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对于都市“大龄未婚女性”来说,前三点已经具备,最重要的是第四点,也就是建构自己的主体性。而“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正如女性文学研究者刘思谦指出那样:“就是女性概念的质的规定性”。[6](P96)

这一主体性集中体现在女性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作为主体而不是作为“他者”所具有的表达自己意愿和选择的行为自主性。“只有当女性开始依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我的生活、做出自己的选择、决定自我的发展时,她才能够对生命存在的基本问题做出自己主体的选择和思考,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7](P39-40)

对于“大龄未婚女性”来说,主体性的构建就在于自我的构建,以自己独立的思想来要求、衡量和评价自己,从而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不再以男性为参照物来定义自己,以独立的精神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创造性地开辟自己的未来。而这种自主生活的选择,又要以孤独自我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而孤独自我的实现途径,既可以通过事业,又可以通过婚姻家庭的构建。也就是说,“大龄未婚女性”既可以自主地选择独身,把独身看成一种正常现象,通过发展自己的事业来实现和完善自我,也可以大胆步入婚姻,在婚姻关系中确证和实现自我。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实体的需要和回归实体的冲动,步入婚姻,从而建立起家庭这个伦理实体仍不失为一种较好地确证和实现自我的方式。

(二)在婚姻家庭中实现自我与他人的统一

婚姻是孤独自我确证自己的方式。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说过:“社会传统赋予女人的意义,就是婚姻。对于女孩子们,婚姻是结合社会的惟一手段,如果没人想娶她们,从社会角度来看,她们就成了废品。”[1](P489)这段话明确地表明了婚姻对于女性的意义:婚姻是女性获得自我实现的较稳妥的方式。实际上,“无论男女,一旦一个人变得骄傲和孤立自我,他就变得一钱不值”。

自我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具有现实的意义。而婚姻关系,无疑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正如思想大师劳伦斯在两性关系中所指出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赋予自我以鲜活的灵魂。一个从未与别人结成生命关系的人,是不会真正拥有灵魂的……,所谓灵魂是指我与我所爱的、所恨的或真正了解的人在生命的接触中自成一体的东西”。[8](P31)

自我与他人在婚姻中的关系构成了婚姻的精神性的意义。“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9](P177),婚姻不仅表明了一个人的成熟,更表明了一个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获得了全新的社会规定。[10](P410)它标志着一个人由孤独自我的状态进入到与他人合二为一,并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的阶段,这是一个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是完整人生的必经阶段。

婚姻的伦理意义在于它组成了实体性的家庭,在家庭中,个体作为家庭成员而存在,个体的行为以符合和维护家庭这个伦理实体的存在为前提,脱离了家庭这个伦理实体,个体就成了离群索居的找不到归属感的孤独自我。

不仅如此,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无论对女性来说,还是对男性来说,已不再是保守势力的流行用语。它是人们希望个人控制自己命运的最后领域,是满足最基本的人性需要的最后领域,是如今巨大的非人性化机构,无法控制的公司和政府官僚以及加速度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造成威胁时,培育人格本质的最后基地。与这种威胁斗争时,家庭也许是生存的关键,正如在反对野蛮、暴力和过时的愚蠢专政时,家庭成为关键因素一样”。[11](P180)

家庭的实体性功能和作用使得婚姻承载着夫妻双方相濡以沫的精神义务,它使孤独自我找到确证自己的途径,实现在他人身上找到自我,抛弃自我自然的和单一的人格,达到自我与他人人格的统一,并藉此找到生命存在的方式和意义。因而,建立家庭,实现自我与他人的统一,不仅是自我确证自己的需要,更是自我实现自己的需要。

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大龄未婚女性”们选择婚姻的必要性。在选择进入婚姻的过程中,基于一种对婚姻、家庭的完全负责的态度,审慎地择偶,慎重地选择。不是基于事业、外貌等传统的性别制度文化的影响来品评男性,而是站在真正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上,不拘泥于传统的追求模式和择偶模式,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创造机会,在择偶中充分把握主动权,消除男女二元对立模式中的绝对主体和绝对客体的观念,成为性别主体和社会主体,打破性别制度文化下女性在精神上对男性的依附,建构起真正的自我,走出未婚状态的迷茫,并且甘于从恋爱的激情到婚姻的平淡生活,最终实现自我与他人的统一,完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变。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王宇.女性新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桂蓉,等.和谐社会与女性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裔昭印,等.西方妇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1998,(1).

[7]王凤玲.女性生命意识与男权文化的博弈——乔叶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解读 [J].当代文学,2010,(10).

[8]罗滨.思想大师的婚姻智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美]贝蒂·弗里丹.第二阶段[M].小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杨国才)

Urban“Unm arried Female Elders"and their Self Identity in the Ethical Perspective

LIU Sheng-mei
(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1189,China)

The problem of“unmarried female elders”mirro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nder system of a society,while the influence of such deep-rooted gender culture is one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ir dilemma for marriage.The conflict between ideal love and the realistic status of marriage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helps produce“unmarried female elders”.If“unmarried female elders”want to get rid of their dilemma in choosing a spouse,they should define themselves as a subject,construct a true self,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ego and others by establishing the family as an ethical entity.

“unmarried female elders;choose a spouse;subject;ego

C913.68

A

1672-867X(2012)05-0073-05

2011-05-25

刘胜梅(1973- ),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猜你喜欢

大龄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幸福的婚姻,离不开这六件事
大龄女也该有春天
大龄儿童的春节萌囧CUT
大龄海蟾蜍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大龄单身女的囧途
绝望
大龄新妈瘦身也easy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