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凝灵对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2-12-07范一斌周晓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纤溶乙组甲组

范一斌 周晓玉

(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高邮 225600;①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re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IVH)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病理类型,是引起早产儿近期死亡和远期神经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PV-IVH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主要与早产儿特殊的解剖及生理学特点有关,凝血功能异常亦起一定的促发作用[1]。为提高早产儿PV-IVH的治愈率,我们在常规应用VitK1基础上加用新凝灵治疗23例早产儿PV-IVH并与16例单用Vit K1治疗比较,探讨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4年3月~2005年1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住院,经头颅彩色B超检查,确诊的早产儿PVIVH患儿39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为16、23例,各组患儿的基本情况见表1。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严格的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常规给予维生素K15mg静注3d;乙组加用新凝灵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030401)200mg,静滴,共5d。

表1 各组患儿的基本情况(s)

表1 各组患儿的基本情况(s)

注:*为确切概率法

组别 例数 性别(例)16 10 6 5.69±8.11 34.18±2.35 2.13±0.44 9 8 8乙组 23 12 11 4.35±7.76 34.01±1.74 2.12±0.40 13 15 8统计值 P=0.743* t=0.521 t=0.248 t=0.117 P=1.00* P=0.509*P轻度 重度甲组男女日龄(h)胎龄(w)入院体质量(kg)异常分娩史(例)出血程度(例)>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上述所有研究对象生后及母亲产前产时均未用过对凝血或纤溶有影响的药物,无家族遗传性出凝血疾病史。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所有早产儿均在入院当天采股静脉血3.6mL,其中1.8mL置于含有0.2mL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的试管中,以3 000r/min离心15min,收集血浆,即刻检测凝血试验指标和D-D的含量,待测vWF;另1.8mL置于含有0.2mL 0.2%EDTA-Na2抗凝液的塑料试管中,同法收集血浆,待测GMP-140;血浆放置在-20℃冰箱中保存。

1.2.2 检测方法。血浆GMP-140和vWF的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在酶标仪492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求得含量。D-D测定及凝血试验指标检测,采用美国产Sysmex CA 1500血液凝固分析仪。血小板(plt)数量的测定采用Sysmex XE 2100血液自动分析仪。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乙组患儿治疗后APTT、TT值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乙组患儿血浆D-D、GMP-140和vWF的水平与甲组比较,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两组血小板数值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血浆APTT、PT、TT、Fbg测定值(s)比较

表2 两组患儿血浆APTT、PT、TT、Fbg测定值(s)比较

组别 例数 APTT(s)PT(s)TT(s)Fbg(g/L)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 16 52.57±8.71 45.56±8.06 16.32±3.37 13.43±1.61 23.43±3.20 21.12±3.49 1.60±0.78 2.32±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99乙组 23 54.00±12.61 38.28±8.77 16.64±3.20 12.63±1.45 24.90±2.49 18.72±2.64 1.42±0.51 2.43±0.76 t 0.394 2.632 0.305 1.624 1.619 2.447 0.844 0.41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儿血浆GMP-140、vWF、D-D、Plt测定值(s)比较

表3 两组患儿血浆GMP-140、vWF、D-D、Plt测定值(s)比较

组别 例数 GMP-140(μg/L)vWF(%)D-D(μg/L)Plt(109/L)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 16 37.69±15.59 41.19±13.89 154.94±58.12 113.75±44.70 441.13±201.69 327.56±146.95 26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5±76.22 270.5±74.17乙组 23 44.43±15.51 54.04±17.89 168.98±49.22 81.3±38.81 509.57±212.32 210.87±114.53 279.09±85.06 323.4±123.07 t 1.333 2.410 0.814 2.413 1.01 2.786 0.709 1.43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5 >0.05

3 讨论

颅内出血后,随着血块的形成,富含凝血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的血浆进入周围的脑组织,这些凝血终末产物可引起炎症、诱导产生金属蛋白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等造成脑损伤,因此,尽早地给予有效的止血剂,遏制进行性出血,可改善预后[2~4]。

新凝灵注射液即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分子式C10H22N4O6),其药理作用通过以下3个途径产生促凝血作用:①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②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产生止血作用;③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5]。新凝灵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而产生止血作用,从而比以往单用VitK1止血更迅速、疗效更确切。

本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加用新凝灵注射液治疗后,其凝血试验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甲组比较APTT、TT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于维生素K主要作用于外源性凝血系统,而新凝灵可作用于凝血系统多个方面,更利于凝血功能的恢复。

乙组D-D、vWF水平较甲组明显下降,表明新凝灵在抗纤溶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方面发挥作用,可明显降低纤溶指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虽然两组治疗后在血小板数量上无明显差异,但两组GMP-140有显著差异,表明新凝灵可促进血小板的活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止血作用。而且乙组在使用新凝灵后未出现皮疹、皮肤潮红,无心律改变等不良反应,未发生血管梗塞及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新凝灵注射液可明显改善PV-IVH早产患儿的凝血功能,抑制纤溶,促进血小板活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而产生止血作用。而新凝灵注射液是否能减少早产儿PV-IVH的发生率和减轻凝血及纤溶系统在出血脑损伤的作用,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1]Amato M,Fauchere JC,Hermann U Jr.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in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ith peri-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J].Neuropediatrics,1988,19(3):154-7

[2]Mengzhou Xue,Marc R.Del Bigio,et al.Acute Tissue Damage After Injections of Thrombin and Plasmin into Rat Striatum[J].Stroke,2001,32:2164

[3]Matsuoka H,Hamada R.Role of thrombin in CNS damage associated with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opportunity for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J].CNS Drugs,2002,16(8):509

[4]Stephan A.Mayer,MD.Ultra-Early Hemostatic Therapy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03,34:224

[5]傅宏义.新编医院药物大全[M].第2版.北京:中国医院科技出版社,2002.633

猜你喜欢

纤溶乙组甲组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谁的力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