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湿疹患者的健康教育
2012-12-07孙丽英
孙丽英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河北唐山 063000)
我科对门诊治疗的122例肛周湿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于2007年10月~2010年11月就诊,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为肛周湿疹的患者,共122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87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2岁;急性期23例,亚急性期47例,慢性湿疹52例。病程1周~1.4年,平均0.4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
2 方法
2.1 药物治疗 两组均应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应用我院自制制剂黄柏洗剂(黄柏、蒲公英、明矾、苦参、白癣皮、五倍子等药物组成),每次100mL,注入200mL开水中,熏蒸肛门局部,待水温降至40℃时,嘱患者坐浸药液中,直至药液变凉为止。每次熏洗坐浴15min,早、晚各1次。
2.3 健康教育 ①心理疏导:肛周湿疹患者多存在2种心理状态:一种认为该病危险性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意用药,直到发展才就诊;另一种是对此病有一些认识,也经过一些治疗,但对其反复发作心理压力太大,情绪急躁。依此我们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详细介绍肛周湿疹的病因、病机、治疗、预后,使患者有充分了解,解除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②生活指导:依据其病因及诱发因素,告知患者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室内要清洁。避免过热的环境;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洗涤内衣时,选择中性洗涤剂,洗后必须漂洗干净,尽量减少残留洗涤剂对肛周皮肤的刺激;洗澡用温水冲洗,少用浴液、香皂刺激局部皮肤。洗澡要适度,洗澡过勤会使皮肤更干燥加重瘙痒感;洗澡太少,皮肤不能保持滑洁,容易因搔抓而感染。饮食上多吃豆制品,少食牛奶、海鲜、羊肉、竹笋等诱发性食物,另外,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可食用。
2.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皮肤损害有改善。未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观察症状消失时间。
3 结果
用药1个疗程(15d)后,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5.73±2.68)d,对照组为(7.53±3.0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痔病及其治疗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肛周湿疹病病因、发展、治疗有正确和基本的认识。治疗期间患者健康教育的开展,使患者在基本了解肛周湿疹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健康行为,从心理上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从而加快症状及体征的缓解。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问题,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急性、亚急性肛周湿疹以风、湿、热为其病因,湿热、血热是其病理基础;慢性湿疹表现出风甚血燥的证候,此时,血燥是其病理基础。西医多认为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基础上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目前推测其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我们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影响因素,针对患者开展具有护理特征的健康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健康干预,也是一种治疗手段[2]。做到防治结合,有效减轻了症状,降低了复发率,改善了生活质量。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2
[2]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南方护理杂志,1997,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