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患者血清骨桥蛋白的影响
2012-12-07樊清波简立国
樊清波,简立国
1)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郑州 450003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 450014 △女,1973年5月生,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危重症的诊治,E-mail:fanqbpp@yahoo.com.cn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患者血清骨桥蛋白的影响
樊清波1)△,简立国2)
1)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郑州 450003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 450014 △女,1973年5月生,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危重症的诊治,E-mail:fanqbpp@yahoo.com.cn
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骨桥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的闭塞血管远端血流中断,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最有效的血管再通的治疗手段。研究[1]表明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可以合成骨桥蛋白(osteoprotein,OPN),其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对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甚至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向内膜迁移,参与PCI术后急慢性再狭窄的形成。有研究[2]报道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之外还有直接抗炎症反应的作用。作者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MI急诊拟行PCI前、后血清OPN的影响,以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急诊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并确诊为ST段抬高型AMI患者164例,其中男93例,女71例,年龄33~73(56.7±8.3)岁,筛选标准符合WHO AMI诊断标准,排除急、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缺陷疾病、肿瘤、近期没有手术和创伤史等重大疾病,近期未服用过他汀类或其他降脂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并在AMI后12 h内拟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每组41例,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对该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 治疗方案、检测项目和方法 PCI术前、术后4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咯雷、硝酸酯类药物;对照组常规治疗,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40 mg/d,术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针皮下注射,2次/d。对成功置入冠脉支架患者,于PCI术前后各时间点(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4周)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OPN含量,实验步骤按说明书进行(试剂盒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血清OPN含量的差异,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1.4 结果 不同组别AMI患者血清OPN含量不同,两两比较显示任何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OPN含量;不同时间点血清OPN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和组别之间有交互作用。见表1。
表1 PCI术前、术后各组AMI患者血清OPN含量比较 ng/L
2 讨论
OP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糖基化磷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4 000。研究[3]发现OPN可以被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在正常心血管系统表达甚少,但在机械应激压力负荷或缺血、缺氧状态下表达显著增加。其表达受多种细胞炎症因子调节,如血小板衍生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等,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OPN增加[4-5]。
研究[6]表明在人动脉粥样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内OPN呈高表达状态;且其介导细胞黏附、增殖和迁移,参与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高血压病血管重构过程[7]。急诊PCI术是AMI患者冠脉血管再通、梗死心肌恢复再灌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PCI术中由于球囊的扩张、支架释放以及其他手术材料机械刺激可导致冠脉内皮细胞受损、粥样斑破裂、血栓脱落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等,最终引起局部炎性反应、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促使OPN含量升高。Georgiadou等[8]发现行 PCI术后24 h,患者血浆OPN的含量增加,认为OPN含量的增加与冠脉损伤有关。Kato等[9]对PCI术后的CHD患者进行了7个月随访,发现PCI术后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患者血清OPN的含量高于未发生MACE的患者群。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药理作用外,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细胞炎性因子的作用,并能稳定粥样斑块。该研究发现,AMI急诊PCI术后各组患者血清OPN含量逐步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丁对OPN含量降低不同,40 mg组比20 mg组、低剂量组更明显。说明AMI患者PCI术后给予大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等,可能是改善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1]Romano M,Buffoli F,Tomasi L,et al.The no-reflow phenomen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rimary angioplasty:incidence,predictive factors,and long-term outcomes[J].J Cardiovasc Med,2008,9(1):59
[2]石先辉,贾如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抗炎作用及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8,14(12): 1888
[3]方欣,管思明.骨桥蛋白与高血压血管重构[J].心脏杂志,2007,19(2):232
[4]Momiyama Y,Ohmori R,Fayad ZA,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plasma osteopontin levels and the severities of coronary and aortic atherosclerosis[J].Atherosclerosis,2010,210(2):668
[5]傅国香,朱鼎良,刘建军,等.骨桥蛋白参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J].高血压杂志,2006,14(4):277
[6] Scatena M,Liaw L,Giachelli CM.Osteoprotein:a multifunctional molecule regulating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7,27(11):2302
[7]方欣,管思明.骨桥蛋白与高血压血管重构[J].心脏杂志,2009,19(2):232
[8]Georgiadou P,Iliodromitis EK,Kolokathis F,et al.Plasma levels of osteoprotein before and 24 h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Expert Opin Ther Targets,2008,12(12):1477
[9]Kato R,Momiyama Y,Ohmori R,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lasma osteo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irc J,2009,73 (1):152
10.3969/j.issn.1671-6825.2012.06.038
(2011-03-09收稿 责任编辑赵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