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价值分析
2012-12-07刘晓梅姜桂萍
刘晓梅,姜桂萍
(哈尔滨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下腰痛(LBP)是一组以下背、腰骶、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多见于中老年人,下腰痛常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休息时症状减轻,弯腰工作或久坐、久站后腰痛加剧,适当活动或改变体位后又减轻。调查发现,80%以上的成年人都有过下腰痛的经历,且发病率有增龄性升高的趋势[2]。尤其在体育运动中,腰椎损伤严重地威胁着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运动成绩的发挥和运动寿命。在运动员中有 60%~70%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疾患,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适当休息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但复发率极高。下腰痛虽然极少危及生命,但常引起腰部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使患者活动不同程度的受限,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不同程度的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因此“腰痛问题”成为目前的“头痛问题”。
下腰痛的致病因素复杂而且多样,一般将临床上探测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一类腰痛称之为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占总腰痛病症的85%[3,4]。因此本文从发病率较高的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当今治疗该病的方法进行分析,试图为非特异性下腰痛科学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非特异性下腰痛
1.1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特点
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发病率高、恢复快、复发率高的特点,虽然致残率低但呈现出慢性反复进行性加重的特点[5]。
1.2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主要危险因素
下腰痛可因暴力而致,也可因慢性反复损伤累积而成。
NLBP 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①首次发作史。第一次发生 NLBP 后,再发的可能性极大,即NLBP的复发率极高。因此,NLBP 病史是最好的 LBP 预测指标[6]。②年龄的增长造成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20岁后,人体的椎间盘因丧失血液的直接供给,以及水分、蛋白多糖、胶原等成分的变化,以及代谢减慢影响组织自然修复而出现的脊柱退行性病变,大大增加了患腰痛的可能性。③职业因素。职业因素是导致 NLBP 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使脊柱局部负担过重或长期保持某一姿势的职业,如搬运重物的体力劳动者、长时间坐位工作者、从事机床、卡车司机等。但是有些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也常患有 NLBP,比如经常久坐的人,所以脊柱的耐受性也是NLBP危险因素之一。④遗传倾向。NLBP 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要远比职业因素等更为重要。⑤其他因素。如吸烟,肥胖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和可察觉到的较大的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等。
1.3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可能机制
脊柱构成人体躯干的中轴和支柱,具有支持负重的功能,其正常弯曲可使身体总重心稍向后移,移至人体中轴的垂线上,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人体直立和行走。脊柱的拱形结构,有良好的弹性。尤以有第二脊之称的腰椎,为人体之中点,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腰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入手,对理解下腰痛的发生机理及制定治疗方案是必要的。随着直立行走及头部的抬起,人的脊柱形成“S’形(从矢状面上观看)弯曲,此为正常的生理弧度,即七节颈椎、五节腰椎凸向前,十二节胸椎和骶椎凸向后。它的生理意义是传递生理负荷,缓冲震动,保持胸腔、腹腔和盆腔容量,同时也为核心部位肌肉提供附着点。一旦脊柱及周围结构发生病变或损伤,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就可能发生变化,从而破坏腰椎的静力平衡,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此外,脊柱各椎骨间的运动幅度虽然有限,但整个脊柱的运动范围仍很大,尤其腰椎在运动中承受的负荷最大,受剪性应力最大,因此要维持脊柱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则需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受到各种急、慢性损伤或劳损,特别是肌肉附着点、应力集中的部位,出现局部血肿、循环障碍、代谢产物堆积、致痛因子渗出,造成局部组织粘连,肌肉痉挛,出现疼痛。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实践总结出造成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可能机制有:
1.3.1 不正确的姿势改变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 良好的姿势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对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合理的姿势使脊柱受力不均,轻者使腰背部肌肉产生紧张、疲劳甚至强制性收缩,椎间小关节出现紊乱;重者累及肌肉、关节、韧带的劳损,加速脊柱退行性改变,使腰椎的局部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继而出现腰部两侧肌力不平衡、软组织粘连,椎间关节囊的肿胀式肥厚等病理变化,从而造成腰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和力平衡失调。使NLBP患者症状加重,甚至转至LBP。
1.3.2 各种原因破坏腰椎稳定性 使腰部生物力学结构发生变化。腰椎的稳定性由腰部的骨性结构、强大的腰背骶部肌肉及韧带共同维持。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使腰、背、腹部不等数量的肌肉、韧带参与,而在运动中下腰部受纵向的压应力、剪力、弯曲和旋转的力量较大,因此对脊柱的稳定性威胁亦增大。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下腰痛与腰背部伸肌肌力减弱具有共发性。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慢性下腰痛病人背伸肌力下降非常明显[7]。腰背、腹部肌力不均衡、腰椎的退行性变及腰部柔韧、平衡、灵敏、协调能力下降,使腰背肌的肌力储备和弹性回缩力降低,腰部组织新陈代谢减慢,使腰部生物力学机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造成NBLP的不同症状和体征。因此,提高腰背腹部肌力、改善柔韧性和协调性,减轻腰椎间盘及腰椎间关节的压应力,减缓退行性改变,维持腰椎前凸的正常生理曲线,从而减少或避免腰部疾患的发生。此外,腰部肌群的运动协调,维持腰部的动态平衡和生物力学平衡,从而得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2 当今治疗下腰痛的方法
治疗下腰痛的方法很多,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对下腰痛都有不同程度地缓解或治愈作用。2004年欧盟一些国家的学者在系统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正式发布了下腰痛治疗指南,该指南是迄今发布的最具权威性的下腰痛治疗指南之一。指南将运动治疗列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首选治疗手段,同时也明确指出运动治疗较其他被动治疗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更加有效。
我国著名学者王健、郭险峰、邓树勋等通过研究指出慢性下背痛的主动运动治疗与传统的按摩、针灸、牵引、固定等被动治疗手段相比,具有非损伤、特异、有效等特点,是一种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慢性下背痛的手段[8]。崇玉萍、高鸿辉等先后分别证明Hatha瑜伽和12周有氧练习、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三者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身体成分、腰部柔韧性和腰部力量。
有研究表明:太极拳锻炼有利于促进腰肌劳损肌群肌力恢复和腰肌肌肉力量的有效控制,在药物和理疗的配合下,治愈效果具有显著性和不复发性特征[9]。詹华宁、莫也将76例慢性腰椎病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正骨手法等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加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复发情况。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的痊愈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出采用针刺、手法正骨加太极拳运动治疗慢性腰椎病疼痛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可见,运动疗法对下腰痛的防治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在众多的运动疗法中,太极拳运动以其独特的运动健身特点和综合的健身价值为NLBP人群提供防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对防治NLBP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3 太极拳运动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价值分析
运动疗法可促进腰椎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保证腰部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纠正不良姿势,增强腰、腹、背肌肌力,协调腹背肌运动,加强脊柱稳定性,矫正腰椎前凸、骨盆前倾等异常,改善脊柱受力情况;消除原发痛点,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疼痛;促进代偿机制形成,发挥代偿功能,提高心肺功能,防止运动不足引起的并发症。因此,运动疗法作为一种积极疗法对急性后期的下腰痛患者非常有用,其目的是增强腰背伸肌的肌力,提高腰部柔韧性,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新的动力性稳态。
太极拳练习时对周身各部位皆有要求,如心静体松,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虚实转换,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等。圆弧形运动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都融为一体;从脏腑组织到肌肉组织、关节韧带、腱鞘肌群,都得到活动和锻炼。太极拳运动具有静、松、慢、圆、整的特点,在放松的基础上圆润旋转、阴阳交错的大小动作能使经络受到广泛的、深层的触动,并形成反复轻柔的压迫摩擦。太极拳所特有的这种触动、压迫、磨擦是一种良性刺激,其作用与按摩、针灸施加的刺激相类似[10]。练习太极拳时,身法总的要求是 “中正安舒”。太极拳的缠丝劲离不开腰这个枢纽,腰劲促动四肢运转。身体要保持不偏不倚,无论是进退、起落、旋转,腰部起着重要的作用。腰部向下松垂,可以增加腿部力量,使步法稳固动作圆活,帮助沉气,更重要的是腰部带动四肢活动起着主导作用。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例,明显的转腰动作即达50多次,腰的左、右转动,以腰催胯动、提脚、上步,完成重心的左、右移动。太极拳移动重心的变化,以及劲力达到肢体的远端,腰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腰部活动量大,增加了腰部的血流量,最终提高躯干肌的负荷能力,且有助于诱发腰椎与肌肉的适应性反应,打破慢性腰痛病程中的恶性循环[11]。拳论中有“主宰于腰” 、“以腰带动四肢”, “始于足、发于腰、达于梢”的说法,运动时身体各关节活动范围大多数是呈弧形的,这种弧形运动能使全身血液循环畅通无阻,经过一张一弛反复地缠绕绞转,使全身肌肉柔韧而富于弹性,并增强了收缩能力。肌肉的收缩牵引着全身骨骼,同时由于代谢的变化,骨骼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骨质更为紧密、坚固,这就提高了骨骼的抗折、抗弯、抗压缩与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性和畸形。从而使骨骼的结构与性能都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同时太极拳徐缓、连绵自然的动作,能使躯体的颈、背、腰、膝等关节得到全面的锻炼,增加骨供血量,促进钙、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钙在骨内的存留沉积,促使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易于生成骨蛋白基质,从而阻止或延缓骨骼的退行性衰老变化。这可能对脊柱各节段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有关。
太极拳的练习特别注重呼吸与动作紧密配合,起吸落呼有效地促进气血运行,具有通络活血、改善大脑和机体营养供应的作用。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能增加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体内淤血现象。深沉的腹式呼吸,有助于提高心脏血管的功能,从而为躯干肌肉、骨骼的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促进代谢产物的清除。此外,太极拳运动作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控制患者的体重,使患者心理功能好转,疼痛症状减轻[12]。
太极拳运动采用“体松心静、用意不用力”的练法,强调心、神、意、体相结合。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在姿势正确的基础上,保持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都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这些适度的刺激因素对腰脊有明显的调理作用,从而减轻了椎间盘内的压力、减少椎间盘的进一步损伤,改善了腰背部的血液循环,使腰背部积累的炎性致痛物质能够较快地清除,有效缓解疼痛[13]。同时,自然松腰有利于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使腰运转灵活,同时强化了竖脊肌、多裂肌及腰横突间、棘间肌等后方核心力量肌群的锻炼,为维持并加强关节、脊柱的稳定性,恢复局部生物力学的平衡,为巩固治疗和预防复发提供保障。
可见,太极拳运动作为我国传统的防治伤病的体疗方法,不仅具有有氧运动的健身作用,同时具有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以及活动全身各个关节和增加肌肉、韧带柔韧性等综合的健身价值。
4 结 论
太极拳运动的静、松、慢、圆、整的特点,以及在放松的基础上圆润旋转、阴阳交错的大小动作能广泛的刺激全身的经络和腧穴,有类似按摩和针灸的效果;太极拳“中正安舒”的动作要领,以及“始于足、发于腰、达于梢”的圆弧形运动,强化了腰腹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锻炼,最终提高躯干肌的负荷能力,有助于诱发腰椎与肌肉的适应性反应;同时肌肉的收缩牵引着全身骨骼,加速骨骼的新陈代谢,使骨骼的结构和性能发生良好的变化,从而阻止或延缓骨骼的退行性衰老。此外,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紧密配合以及“体松心静、用意不用力”的练法,都使全身各个部位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理论分析推测,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腰背伸肌的肌力,提高腰部柔韧性,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新的动力性稳态,可能有利于恢复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为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提供保障,至于太极拳运动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果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1]刘世杰.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114-2117.
[2]MCKENZIE R A.Mecha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for disor-ders of the low back.In Twomey LT.Taylor JR.Ed.PhysicalTherapy of the Low Back.2nd Ed[M].New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Inc.,1994:171-195.
[3]BERNARD T N,KIRKALDY-WILLIS W H.Recognizing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J].Clin Or-thop,1987(217):266-280.
[4]S W I N K H I C K S G,D A V I D W,DIDLESETON,et al. Lowback pain[J].Am J Mad Sci,2002(324):207-221.
[5]鲁玉来,孙永华.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25-327.
[6]王银霞.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等速运动时屈伸肌力学特征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王 健,方红光.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特征[J].体育科学,2004,10(24):31-34.
[8]王 健,郭险峰,邓树勋. 慢性下背痛的主动运动治疗[J].中国体育科技,2008(5):112-115.
[9]肖 兰,周 勇.太极拳锻炼对腰肌劳损患者康复的影响和机理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01-103.
[10] 郑松波.太极拳健身原理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3-25.
[11] 仇瑶琴,李树贞,成 鹏.运动疗法在下腰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55-57.
[12] 蔡仲林.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3.
[13] 高鸿辉.复合运动对下腰痛患者康复的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71-73.